流言:吃荔枝會上火。
真相:很多人吃完荔枝后會出現一些不適癥狀,如口干舌燥、四肢無力、頭暈目眩、流鼻血、痤瘡發(fā)作等,有人將它們歸結為“上火”。實際上,“上火”是民間的說法,目前對其沒有明確的科學定義。
出現這些癥狀的原因分別如下:
1.口干舌燥
荔枝中的高糖分會讓口腔處于高滲狀態(tài),因此人們會感覺口干舌燥。
2.四肢無力、頭暈目眩
荔枝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果糖要在肝臟中轉化為葡萄糖后才能被人體利用,這個轉化的過程需要消耗能量。如果吃太多荔枝,雖然感覺已經吃飽了,但我們并沒有得到足夠的葡萄糖。缺少了葡萄糖,包括大腦在內的很多身體組織就會因為葡萄糖供應不足而出現四肢無力、頭暈目眩等癥狀。
3.流鼻血
有人一吃荔枝就流鼻血,一方面可能只是巧合,二者并沒有因果關系。另一方面可能是對荔枝過敏。
4.痤瘡發(fā)作
由于荔枝糖分高,如果吃太多,高糖會增加血糖負荷,從而加劇痤瘡發(fā)作。
5.其他癥狀
還有其他一些不適癥狀如喉嚨痛、發(fā)熱等與吃荔枝也沒有必然聯系,很有可能只是大家對這個季節(jié)容易發(fā)生呼吸道疾病的生活經驗的一種錯誤總結。
辟謠專家:阮光鋒(科信食品與營養(yǎng)信息交流中心 科學技術部主任)
出品方:科學辟謠平臺(微信公眾號:Science_F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