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興
余慶縣松煙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貴州 余慶 564499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Jacq.)P.Kumm.]為側耳科側耳屬,肉質肥厚、味道鮮美,富含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是經濟、營養(yǎng)的保健菜品[1]。由于平菇栽培技術簡單、適應能力強,目前已成為我國栽培規(guī)模最大的食用菌種類之一。
我國主要是利用木屑、玉米芯、稻草等栽培平菇,也有使用菌渣或中藥渣進行栽培。在平菇生產中,采用覆土栽培方式長出的平菇子實體肥大、柄短、蓋厚、色澤鮮亮,口感、風味俱佳,產量一般可提高30%~50%[2]。目前,學者對平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料、高產栽培及其影響因素等方面,對平菇栽培的覆土材料研究極少。查爾琦[3]研究認為,為保持透氣性與保濕性相協(xié)調,以畦邊覆土厚4 cm、中間覆土厚2 cm 為宜,此處理鮮菇產量最高。
中藥渣含有大量的粗蛋白、纖維素、木質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等,具有綠色、安全、無副作用等特點[4],但如處理不當,會對環(huán)境造成較大污染。據(jù)統(tǒng)計,我國中藥行業(yè)每年產生的藥渣高達數(shù)千萬噸。在大力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的背景下,只有充分利用中藥渣資源,才能真正實現(xiàn)中藥產業(yè)低碳、環(huán)保、集約的發(fā)展[5]?,F(xiàn)今其利用方式主要有提取其他有效成分、生產牲畜飼料及培養(yǎng)食用菌等[6]。已有研究表明,利用不同藥渣代替?zhèn)鹘y(tǒng)栽培料栽培平菇,平菇中的多糖、蛋白質、粗纖維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顯著提高[7-9]。
目前,利用中藥渣覆蓋栽培平菇的研究鮮見報道。筆者以不同比例中藥渣作為覆蓋材料進行平菇栽培,通過對平菇子實體生長、產量和品質等進行分析,研究中藥渣循環(huán)利用、變廢為寶的新途徑,以期為平菇高效生產和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參考。
試驗所用平菇為低溫平菇品種早秋509(購自安徽菌聯(lián)食用菌發(fā)展有限公司)。中藥渣全氮含量為3.02%、全磷含量為0.60%、全鉀含量為1.14%、全鈣含量為3.38%、全銅含量為0.26%、全鋅含量為0.76%、容重為0.33 g/cm3,由貴州漢方藥業(yè)有限公司惠贈。所用試劑盒及藥品購于北京索萊寶公司、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和蘇州科銘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2.1 試驗地點及時間。試驗于2018 年10 月至2019年5月在貴州省余慶縣松煙鎮(zhèn)大松村龍坪組食用菌大棚內進行。
1.2.2 試驗設計。試驗設5個處理(含1個對照)。平菇栽培中的覆蓋材料配方(體積比)見表1。
表1 平菇栽培的覆蓋材料配方
在平菇菌絲長滿菌袋后整地,整地前棚內灌足水,待水下滲后撒一層生石灰(用量為0.5~1.0 kg/m2),然后按長1.20 m、寬0.44 m、深0.20 m 挖溝;隨后將菌棒脫袋后從中間切開,按切口面朝下排于溝內,使菌棒與畦面相平,菌棒間距10 cm;然后用不同配比中藥渣材料覆蓋2~3 cm,覆蓋完畢后,搭蓋遮陰網,采用常規(guī)栽培管理措施。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每處理種植10個菌棒,設3次重復。
1.2.3 指標測定。采收每潮菇時,觀測子實體的生長情況(出菇時間、菌蓋直徑和厚度、菌柄直徑和長度、單個子實體質量),共采收3潮菇,最后統(tǒng)計各處理每潮平菇產量。平菇蛋白質、總糖和脂肪含量采用北京索萊寶公司的試劑盒進行測定,纖維素含量采用蘇州科銘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試劑盒進行測定,SOD、POD、CAT 活性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試劑盒進行測定。
采用Excel 2013 與SPSS 17.0 軟件進行試驗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
2.1.1 對平菇出菇和采收時間的影響。由表2 可知,平菇種植后最快(T3處理)第10 天開始慢慢長出菇蕾,第17天采收第1潮菇,連續(xù)采收6 d;間隔13 d后采收第2 潮菇,連續(xù)采收10 d;種植后第69 d 采收第3 潮菇,連續(xù)采收10 d;總栽培周期為79 d。除T1處理外,其他處理均比對照提前出菇;其中T3處理出菇時間分別比T1處理和CK 早7 d 和4 d,采收期分別比T1處理和CK提前6 d和4 d。由此可見,采用適合配比的中藥渣覆蓋材料可縮短平菇出菇時間,實現(xiàn)提早采收上市,其中以T3處理(添加50%中藥渣)效果最好。
表2 不同配比中藥渣覆蓋材料對平菇出菇時間的影響
2.1.2 對平菇子實體形態(tài)的影響。由表3 可知,對照處理的平菇菌蓋直徑和菌柄長度均大于其余處理,但各處理間均未達到顯著性差異水平。T2處理菌蓋最厚,比對照厚9.19%,但未達到顯著性差異水平。T2處理的菌柄直徑最大,比對照大4.62%。對照處理的單個子實體質量最大,T1處理質量最小,T2處理、T3處理、CK 間未達到顯著差異。由此可見,增加覆蓋材料中的中藥渣比例對平菇子實體形態(tài)影響較小,但以T2處理(添加75%中藥渣)效果最好。
表3 不同配比中藥渣覆蓋材料對平菇子實體形態(tài)的影響
2.1.3 對平菇產量的影響。由表4 可知,T1、T2、T3和T4處理的每潮菇產量均高于對照。第1潮菇產量最高的為T3處理,比對照增加43.26%,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T3、T2處理間差異不明顯。第2 潮菇產量最高的為T3處理,其次為T2處理,分別比對照增加39.42%和34.62%,均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第3 潮菇產量從高到低的排序為T3處理、T2處理、T4處理、T1處理、CK,且T3處理、T2處理均與對照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T1、T2、T3和T4處理平菇總產量均極顯著高于對照,其中T3處理產量最高,比對照高39.9%。各潮菇相比,第1 潮菇產量較其他兩潮菇高,第2 潮菇產量最低。由此說明,在試驗范圍內,增加覆蓋材料的中藥渣比例均可達到平菇增產的效果,其中以T3處理(添加50%的中藥渣)效果最好。
表4 不同比例中藥渣覆蓋材料對平菇產量的影響 kg
2.2.1 對平菇蛋白質含量的影響。由表5 可知,各處理的平菇蛋白質含量不同,T1、T2、T3處理蛋白質含量均高于對照。T3處理蛋白質含量最高,T1處理蛋白質含量次之,與對照相比,達到顯著性差異水平,未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T4處理蛋白質含量最低,與對照差異顯著,無極顯著性差異。由此說明,適當添加中藥渣的覆蓋材料可提高平菇蛋白質含量,其中以添加50%中藥渣(T3處理)的效果最好。
表5 不同配比中藥渣覆蓋材料對平菇品質的影響
2.2.2 對平菇總糖含量的影響。由表5 可知,T1、T2、T3和T4處理的平菇總糖含量均比對照低。T1處理平菇總糖含量最低,比對照低33.9%,且達到顯著性差異水平;T2處理總糖含量比對照低24.3%,且達到顯著性差異水平。T1、T2、T3和T4處理間總糖含量差異不大,均未達到顯著性差異水平。由此表明,在覆蓋材料中增加中藥渣均可降低平菇總糖含量。
2.2.3 對平菇纖維素含量的影響。由表5 可知,隨著覆蓋材料中中藥渣比例的降低,平菇纖維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但均低于對照。其中,T3處理纖維素含量最高,比對照低5.6%,未達到顯著性差異水平;T4處理纖維素含量最低,比對照低25.7%,達到顯著性差異水平。各處理間相比,T3處理纖維素含量顯著高于T4處理,T1處理、T2處理和T3處理間纖維素含量差異不顯著。由此表明,覆蓋材料中增加中藥渣均可降低平菇的纖維素含量,其中T4處理降幅最大。
2.2.4 對平菇游離脂肪酸含量的影響。平菇為低脂肪的食用菌類,其游離脂肪酸含量越低越好。由表5 可知,T1處理游離脂肪酸含量最高,比對照極顯著提高24.2%;其他處理游離脂肪酸含量則低于對照,T2處理和T3處理游離脂肪酸含量最低,均比對照低21.3%,且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T1處理游離脂肪酸含量與T2、T3、T4處理相比均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T2處理、T3處理游離脂肪酸含量沒有顯著差異。由此表明,覆蓋材料全部為中藥渣時,平菇中游離脂肪酸含量最高;覆蓋材料中加入適當比例的中藥渣可降低平菇游離脂肪酸含量,其中以T2處理(添加75%中藥渣)、T3處理(添加50%中藥渣)游離脂肪酸含量最低。
2.3.1 對平菇POD 活性的影響。由表6 可知,隨著覆蓋材料中中藥渣比例的減少,平菇POD 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T3處理POD 活性最高,T4次之,T1最?。籘3處理POD 活性分別比T4、T2、CK 和T1極顯著提升35.3%、57.5%、57.7%和60.4%。由此說明,覆蓋材料全部為中藥渣時,平菇POD 活性最低,覆蓋材料中加入適合比例的中藥渣可提高平菇POD 活性,其中以T3處理(添加50%中藥渣)POD活性最高。
表6 不同配比中藥渣覆蓋材料對平菇保護酶活性的影響
2.3.2 對平菇SOD 活性的影響。由表6 可知,隨著覆蓋材料中中藥渣比例的減少,平菇SOD 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變化趨勢。T3處理SOD 活性最高,且與其他處理差異極顯著;T1處理極顯著低于CK,即覆蓋材料全部為中藥渣時,平菇SOD活性最低。由此說明,覆蓋材料中加入適合比例的中藥渣可提高平菇SOD活性,其中以T3處理(添加50%中藥渣)SOD活性最高。
2.3.3 對平菇CAT 活性的影響。由表6 可知,隨覆蓋材料中中藥渣比例的減少,平菇CAT 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變化趨勢,且T1、T2、T3和T4處理均高于對照。其中,T3處理CAT 活性最高,分別比T4、T2、T1和CK 極顯著提高34.3%、38.2%、70.8%和79.4%;T1處理CAT 活性高于對照,并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由此說明,在試驗范圍內,覆蓋材料中添加適宜比例的中藥渣材料可提高平菇CAT活性,其中以T3處理(添加50%中藥渣)CAT活性最高。
張躍群[10]研究了不同配比中藥渣基質對番茄生長和產量的影響,得出中藥渣比例為50%和75%的基質應用效果最佳。此次試驗同樣得出50%和75%的中藥渣比例最有利于平菇生長和產量增加,其中50%中藥渣配比的覆土材料質地疏松、透氣性好、保水性高,有利于平菇子實體快速生長,縮短現(xiàn)蕾時間,其前期產量和總產量均最高;75%中藥渣配比的覆土材料可增加平菇子實體的菌蓋厚度和菌柄直徑;而純中藥渣和25%中藥渣比例處理(T1處理和T4處理)對平菇生長及產量的促進作用不明顯。這可能是因為純中藥渣持水性差,中藥渣含量低則透氣性差,兩者均不利于平菇生長。劉遂飛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用不同營養(yǎng)基質(菜園土、塘泥、稻田土)覆土能夠大幅度增加平菇產量,塘泥和菜園土增產效果要比稻田土要好,最高的可增加0.19 kg/袋。而在此次試驗中,平菇產量最高可增加1.7 kg/袋,主要是因為試驗材料及方法不同導致。
何桂芳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50%和70%的夏枯草藥渣替代棉籽殼栽培平菇時,出菇時間早,產量高,子實體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含水率低、灰分高。此次試驗中,T3處理(50%中藥渣)的平菇蛋白質和纖維素含量最高、脂肪含量最低,T2處理(75%中藥渣)的平菇總糖含量最高。這與前人研究結果相似但有差異,產生這一差異主要是因為此次試驗采用的中藥渣為混合藥渣,且試驗方法也有所不同。王向積等[13]利用馬鈴薯渣栽培平菇,馬鈴薯渣的添加量為5%時,與對照相比,平菇子實體總糖含量提高9.37%、粗蛋白含量提高18.97%、粗脂肪降低6.81%、粗纖維含量降低0.83%。此次試驗表明,T3處理(50%中藥渣)的平菇總糖含量較對照降低28.7%、蛋白質含量提高28.3%、脂肪含量降低21.3%、纖維素含量降低5.6%,即采用該處理方式較利用馬鈴薯渣更能有效栽培出高蛋白、低脂肪的平菇。
SOD 和CAT 是機體細胞內清除自由基的主要內源性抗氧化物酶,可以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有抗氧化的作用,是一類保健物質。莊慶利[14]研究認為,菌株培養(yǎng)階段菌絲過氧化物酶活性與第1 茬菇產量呈顯著的負相關,可作為第1 茬菇產量的一個預測指標。此次試驗結果表明,隨著中藥渣比例的不斷減少,POD、SOD、CAT活力均呈現(xiàn)先上升后降低的變化趨勢,其中T3處理(50%中藥渣)的酶活力均最高,且第1 潮菇產量也最高。這與莊慶利[14]研究結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此次試驗所用材料不同所致。曲洪磊等[15]研究認為,飼喂復方阿膠漿藥渣的驢血液中SOD活性較對照升高。此次試驗發(fā)現(xiàn),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藥渣可使平菇SOD活性升高,這與前人研究結果一致。黎智華等[16]研究表明,在飼料中添加中藥渣可使母豬妊娠早期血漿中CAT活性提高,說明適量添加中藥渣可增強母豬機體的抗氧化能力。此次試驗發(fā)現(xiàn),在覆蓋材料中增加中藥渣能提高平菇CAT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