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先
新高考語言文字運用題共兩道大題,其中語言文字運用Ⅰ三個小題;語言文字運用Ⅱ兩個小題,一道客觀題3分,一道主觀題6分。題目考查靈活,能夠真正反映出一名考生的思維水平和答題能力??v觀近年來全國新高考卷,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備考。
一、句子復位題
(一)設問方式
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二)答題技巧
句子復位題,要把握“六性”,我們具體來看:
一看話題的一致性。
話題的一致性,主要是指語段的句子之間要密切相關,圍繞一個中心來表達,集中表現(xiàn)一個事實,或者場景,或者某種觀點。重在表現(xiàn)觀點和材料的統(tǒng)一,主語和謂語的連貫統(tǒng)一。
二看意境的協(xié)調性。
有些語段,畫面感較強,畫面背后含有一定的獨特意境,我們要注意整體環(huán)境、畫面風格的和諧統(tǒng)一。不管如何,只有物象、景致高度統(tǒng)一的語段,才是整體連貫的語段。
三看事理的相承性。
我們要理清語段中的內在邏輯關系,弄清其中的總分、大小、輕重、因果、條件、難易、動靜、快慢、多寡等內在因素。語段在表情達意時,總會有著內在的邏輯性,如果違背了這種事理順序,就會破壞事理的相承性,語言表達就可能不夠連貫。
四看前后的呼應性。
前后呼應,主要是指句子間要做到前后連貫,這種連貫首先要保持前后意思的一致,不能前言不搭后語;其次我們還要注意文段后面的內容與前面的內容是否相呼應,不能想著后面而不顧前面。
五看句式的一致性。
我們尤其要注意句子結構中的相同詞匯,關聯(lián)詞語的固定搭配等書面標志,借助這些明顯的標志,以此來尋找空缺處與上下文連貫一致的選項。
六看音節(jié)的和諧性。
有些語段有著整句性的傾向,在做題時我們要注意語句在字數、平仄、句式以及音韻等方面的特點。
(三)特別提醒
1.要有主體意識。從整體上把握語段的論述主體是誰,緊扣論述的主體,也就能從全局上把握文段強調的重點內容。
2.注意句式和語言的選擇。注意題目的表述是“銜接最恰當”的一項,這就意味著,要優(yōu)中選優(yōu),選取“最恰當”的。有時這個“最恰當”,可能會從句式上進行斷定,如句式的工整、對稱性、簡略性、語言風格與文段語境相符,包括口頭語與書面語、嚴密性與文采性等方面。
二、句子補寫題
(一)設問方式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個字。(6分)
(二)題目特點
我們要切實把握“四看”:
1.從要求上來看,是“根據材料內容”補寫句子,而且不能照搬照抄材料,有明確的字數限制。
2.從來源上來看,補寫出的句子內容來源于文本,我們須從上下文的相關材料中去提煉和概括。
3.從關系上來看,補寫的句子或引領下文,或總結上文,或與上下文銜接連貫一致。
4.從規(guī)范上來看,既要內容上符合語言環(huán)境,也要句式上符合語言特征,把握內在結構中引領、總結、銜接的答題特點。
(三)答題步驟
1.加強閱讀。拿到題目不要著急答題,要先閱讀,把握語脈,理清層次和前后邏輯(如總分關系, 觀點與材料的關系,現(xiàn)象與本質的關系,并列、轉折、因果、條件等),要特別注意關聯(lián)詞語。
2.注重推斷。一是要根據上下文邏輯的發(fā)展,推斷出所補寫語句的內容,做到內容上扣得緊;二是由與上下文相關詞語、句式的照應,推斷出所補寫語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銜接語,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重在檢查。檢查補寫后內容是否符合題干要求,語言是否連貫,有無語病,是否簡潔等。
(四)解題技法
第一步,弄懂語段意思,不慌不忙,為正確補寫語句奠定基礎。
在拿到試題的時候,我們不要被語段里面的生僻詞匯以及不大熟悉的內容所蒙蔽,也不要立即就去補寫句子,這樣可能會因為你考慮不周全而導致答案不夠完美。我們應該先弄懂語段的主要內容,這樣會有助于我們站在高處,從全語段的角度來考慮所要填寫的語句內容。正確理解段意,為我們正確補寫語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步,審清題干要求,有的放矢,是正確補寫語句的先決條件。
這道試題的要求有兩個方面。一是要求補寫的語句在內容上意思連貫、貼切,邏輯嚴密。邏輯嚴密是說所補寫的語句必須符合上下文的行文脈絡;二是要求補寫的語句在形式上不能超過規(guī)定字數。這一點看似簡單,有的同學還是會犯低級錯誤,由于超過了字數而失分。
第三步,前后照應瞻前顧后,整段考量,是正確補寫語句的關鍵所在。
在前面兩步的基礎上,我們就真正進入到答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了。只要我們弄懂文段的整個意思,審清題干要求,瞻前顧后,整體把握,相信自己就能補寫出完美的答案,就會得到滿意的分數。
三、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其實分標號和點號。標號包括破折號、括號、省略號、書名號、引號、連接號、間隔號等,主要標明詞語或句子的性質和作用。點號包括頓號、逗號、分號、句號、問號、嘆號及冒號等,表示語言中種種的停頓。標點符號有很多種,但是高考語言文字運用考查的側重點并不一樣。??嫉臉它c符號主要有三種,分別是引號、省略號和破折號。
(一)引號
引號是標號的一種,標示語段中直接引用的內容或需要特別指出的成分。
1.表示直接引用
例如:工匠精神并非鼓勵離群索居、“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而是為了擦亮愛崗敬業(yè)的價值原色。
2.表示特殊含義
例如:閱讀這些文章,看看文中列舉了哪些錯誤現(xiàn)象,作者是如何給出精妙“藥方”的。
3.表示特定稱謂
例如: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4.表示突出強調
例如:《紅燭》化用“蠟炬”這一意象,賦予它新的含義,贊美了點亮世界的奉獻精神。
5.表示諷刺與否定
例如: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地掛過去,叫做“發(fā)揚國光”。
6.表示引用專有名詞
例如:用于某種特定的名稱、簡稱、節(jié)日、紀念日、成語、熟語、諺語等,如“五一”等。
(二)省略號
表示節(jié)略原文或語句未完、意思未盡或語句斷斷續(xù)續(xù)。在漢語中的基本形式是位于中線的六個小圓點,占兩個字的位置;整段文章或詩行的省略,用12個小圓點表示,自成一行,占四個字的位置。
1.表示說話的斷斷續(xù)續(xù)
例如:上級……派我……到這兒……工作,我沒……有……完成……上級……交給我的……任務。
2.表示列舉的省略
例如: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
3.表示語意未盡,讓人思索
例如:原來如此……
4.表示語言的中斷
例如:穿長袍的問:“這位是……”“我的兄弟?!贝鞫Y帽的回答。
5.表示語意的跳躍
例如:“我?”桑娜臉色發(fā)白,說:“我嘛……縫縫補補……風吼得這么兇,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擔心呢!”
(三)破折號
1.標明行文中解釋說明的語句
例如: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2.表示突然轉變話題或突出語意轉折
例如:今天下雨,不能出去了——莊稼這一下可喝飽了。
3.強調被引出的下文
例如:在這一刻滿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樣東西,這就是——對死者的紀念。
4.用于歇后語,引出語底
例如:別看他們鬧得這么兇,可是他們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5.表示說話中斷或間隔
例如:“班長他犧——”小馬話沒說完就大哭起來。
6.表示聲音延長
例如:賣——西瓜啦!
7.用于事項列舉分承
例如: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是國家政治經濟體制的核心問題之一。當前迫切需要確立的主要原則是:
——民主集中制法制化原則;
——黨的領導法制化原則。
8.標明副標題
例如:飛向太平洋——我國運載火箭發(fā)射目擊記
9.用于引文之后,交代作者、出處
例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薄ㄎ奶煜椤哆^零丁洋》)
四、句式變換
(一)長短句的互換
長句和短句是一個相對而言的模糊概念。句子使用的詞語多,形體長,結構復雜的叫長句;反之,就可稱為短句。
表意嚴密,內容豐富,精確細致,這是長句的特點。一般適用于詳盡地敘述事物或嚴密地闡述道理,它往往富于深沉的力度。多見于科技和政論內容的文章,以書面語為多。表意靈活,簡潔明快,節(jié)奏感強。它結構簡單,關系明顯,干凈利落,富于力度,適用性廣。它能簡明扼要地敘述事實,堅定地表現(xiàn)人物,反映事物的迅速變化,表達作者緊張、激越的情緒或堅決肯定的語氣,常用于口語體或文學作品中。
長句變短句,要先提出主干并單列為一個分句,然后將修飾語按順序變?yōu)槠渌志?,同時注意上下分句的連貫,有時還要看清題干中要求改寫成幾個句意連貫的句子。
短句變長句,在確定長單句的主干后,將其他幾個句子的內容改為長單句的定語(可以是主語的,也可以是賓語的)、狀語或補語,作為修飾成分出現(xiàn)。改好后還要檢查一下有沒有語法毛病,是否增加了不必要的信息或遺漏了原句中的重要信息,最后檢查結果是否成為單句。
(二)整散句的互換
整句和散句,是就多個句子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它的結構形式而言的?!罢焙汀吧ⅰ倍际窍鄬Φ?,是指句子的結構形式。形式整齊勻稱,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叫整句;形式不同,長短不一的,叫散句。
整句具有節(jié)奏鮮明,音調和諧,易于上口,語勢強烈的特點,散句具有富于變化,錯落有致,形式靈活,使用性廣的特點。整句和散句,各有優(yōu)點,常常結合起來使用。
我們先來看散句變整句。第一步,審清題目要求,分析句子結構、內容以及相關語境。第二步,選擇其中的一個句子,作為變換后整句的標準句。有時幾個句子都不能做標準句,可適當調整其中的一個句子,以調整后的句子作為標準句。
再來看整句改為散句。先對句子進行綜合分析,找出重復使用的詞語,將其提取出來作為統(tǒng)領詞,然后把有關內容組合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改變句子原意的前提下,不要遺漏內容要點。
五、高考真題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2022年新高考Ⅰ卷)
節(jié)日期間,無論是家人團圓,還是老友歡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節(jié)后很多人會增添新的煩惱,那就是“節(jié)日肥”“過年肥”,減肥也就提到日程上來。事實上,生活中你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整天嚷嚷著要減肥或者正在減肥的人,其實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應該減肥的人對此卻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斷是否需要減肥呢?從醫(yī)學角度來說,身材是否肥胖, ① ?。體質指數是用體重千克數除以身高米數之平方而得出的數字,國人的健康體質指數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減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慮減肥了。
提到減肥,不少人都為之“奮斗”過,節(jié)食、跳繩、跑步都是常用的減肥方法。臨床中還發(fā)現(xiàn),很多人用不吃晚飯來減肥,這種方式不但難以長期堅持, ② ?,有人就因此得了嚴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復吃晚飯,③ ,甚至比以前更胖。不僅如此,不吃晚餐,營養(yǎng)素供給不足,蛋白質供應下降,肌肉量也會隨之減少,體重反彈后,在同樣的體重下,體脂率反而會比減肥前更高。因此,減肥一定要講究科學。
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畫橫線處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你要覺得這段話對深化文章的主題沒什么幫助,就刪了吧。
B. 聽了老師的話,三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聲了。
C. 他是個非常用功的同學,尤其是鉆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 請你選三名學生參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夢想”演講比賽。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新題演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遠古記載:“舜耕地,牛不走道,舜鞭己不責牛?!迸2缓煤酶?,舜為什么要鞭打自己,① ?因為牛走得不對,是人沒有引導好,它自己是不知道的,但人知道該怎么引導它。由此推出:孩子不聽話,責任在家長,優(yōu)秀的孩子一定是管教出來的。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經歷任性的階段??稍叫〉暮⒆涌伤苄栽綇?,父母教他規(guī)則,他就知進退;父母教他善良,他就懂人情;②,他就識大體。對于孩子的問題,父母不妥協(xié)、不包庇、不縱容,孩子就不會變得調皮、任性。③,明天他才有實現(xiàn)理想的能力。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是我愛著你,但是我絕對不會縱容你。
3.下列各句中的引號,與畫線句中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于是就靠裝樣子嚇人,以為這一嚇,人家就會閉口,自己就可以“得勝回朝”了。
B.父親的話讓我意識到,要打破我們父子之間這層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難了。
C.韓愈“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透徹精辟而振聾發(fā)聵。
D.由這“文法”和“詞匯”組織而成的中國建筑的這種形式,已為廣大人民所接受、所喜歡。
4.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參考答案】
1.C這句話是段落作者對每一位讀者說的話,“你”泛指任何一個人;無論什么人;無論哪一個人。
A.這個句子是一句對別人說的話,“你”是稱呼說話的對方。
B.句中的你是指,“我”看了看另外兩個人,但并沒有特指看的到底是誰,因此,“你”的意思是:不明確指明的集團中的某一個體;任何一個;一般的一個。
C.句意是他的用功讓所有人都佩服。“你”泛指任何一個人;無論什么人;無論哪一個人。與例句用法一致。D.這個句子是一句對別人說的話,“你”是稱呼說話的對方。
2.①可以通過體質指數判斷;②而且會影響身體健康;③就會恢復以前的體重。
第一空,由前文“怎么判斷是否需要減肥呢”“身材是否肥胖”可知,本空應填寫與“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肥胖,需要減肥”意思相關的內容,再結合后文“體質指數是……”可知,是否需要減肥,需要看體質指數。說明肥胖和體質指數有關。綜合分析,本空可填“可以通過體質指數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