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霞
2022年,勞動課正式成為了一門獨立課程。作為班主任兼勞動教師,要精準把握各部分的關鍵點,在教學實踐中,立足新課標,不斷修正教學內容,讓學生達成勞動素養(yǎng)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我所帶的班級是四年級。根據(jù)勞動課程的三大類課程內容和學段目標的要求,三、四年級的孩子要“參加校園衛(wèi)生保潔、垃圾分類處理、綠化美化等勞動”,要具備“懂得在勞動中遵規(guī)守約,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勞動”的能力。
對于我們班這些之前一直處于“有事家長服其勞”的幸福環(huán)境中的孩子而言,這些勞動內容其實是不小的挑戰(zhàn)。所以根據(jù)學校課程要求,結合校園和班級的實際情況,我選擇了清潔與衛(wèi)生任務群的內容,將第一節(jié)勞動課的主題確定為“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把勞動的地點鎖定為學校二樓的兩個衛(wèi)生間和園林前的石雕,開展一次全班參與的校園衛(wèi)生保潔的勞動教育活動。
在活動之前,我先讓孩子們參觀衛(wèi)生間,討論需要用到哪些勞動工具,并讓他們每個小組根據(jù)所要清掃保潔的范圍自主進行更細致的分工。通過討論,孩子們一致認為需要準備會用到的抹布、手套、水盆、口罩、刷子等勞動工具,而且他們還自行做好了分工,確定了每個人的勞動任務和勞動范圍。
但是在參觀時,我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皺起了眉頭,還用手捂住口鼻小聲嘟囔著:“這個地方這么臭,干嗎要讓我們打掃衛(wèi)生間呀?”于是,勞動課前我還給他們布置了兩個任務:除了準備好勞動工具,還可以向家長請教清理衛(wèi)生間污漬的小妙招。同時思考一個問題:學校里有專門負責保潔的工人,為什么要讓學生去打掃衛(wèi)生間呢?
為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勞動實踐,同時凸顯勞動課程的教育性,我在第一節(jié)勞動課上首先播放了一組照片,讓孩子們認一認他們是誰,他們在做什么。孩子們發(fā)現(xiàn)照片中有校門前的保安,有正在打掃衛(wèi)生的清潔工阿姨,有正在上課的老師們,還有工人、農民、警察、工程師等。我以此引出話題,告訴孩子們,正是因為有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才有了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接著,孩子們一起朗讀名句“人生在勤,勤則不匱”,從中體會美好生活靠勞動創(chuàng)造的內涵。
隨后,我布置了新學期第一節(jié)勞動課的任務:從為校園做清潔衛(wèi)生開始,一起清潔二樓的衛(wèi)生間和園林前的石雕,為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文明校園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勞動實踐開始前,我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探究勞動的方法:這些勞動工具你會正確使用嗎?在勞動時要注意什么?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難?學生交流了抹布、噴壺和刷子的使用方法,還說要有順序地將每一處打掃徹底,以及使用工具時要注意安全防護,不能噴灑到自己或他人身上。同時,我還提醒孩子們在勞動之后,還要將勞動工具清洗、收納整理好,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于是,孩子們按照小組分工熱火朝天地動手干了起來。精力旺盛、活蹦亂跳的男生們用小刷子十分賣力地刷著墻上的頑固污漬;力氣小的女生拿著抹布擦洗地面縫隙,她們先用水清洗干凈,然后使勁兒擰干抹布,彎著腰,一點點擦拭著;還有些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幫大家打水、倒水。所有人都真正沉浸在勞動中,沒有一個人抱怨偷懶。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努力,大家把活動區(qū)域清理得干干凈凈。
勞動課到這里并沒有結束,班級“勞動之星”評選開始了。我發(fā)給每個學生兩顆彩色的星星,不同的顏色分別代表勞動積極星、智慧星、互助星、負責星和技能星。每個孩子根據(jù)剛才的勞動過程體驗和成果表現(xiàn),將其中的一顆頒發(fā)給自己,將另外一顆送給小組內的其他同學,獲得星星最多的同學即被評為班級“勞動之星”。
在交流時,有的學生因同伴的熱心幫助而感動,有的學生被伙伴認真勞動的態(tài)度所激勵,有的學生為同學的勞動小妙招點贊。這種方式引導學生從勞動態(tài)度、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以及勞動精神等多角度對自己和他人進行評價,使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正確的勞動觀念,理解了勞動實踐的價值與意義,提升了勞動素養(yǎng)。
當學生們歡欣雀躍之時,我又問起了那個問題:學校里有專門負責保潔的工人,為什么要讓學生去打掃衛(wèi)生間呢?通過這次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和感受呢?有的學生說:“保潔阿姨們太辛苦了!我們只打掃了一節(jié)課,就累得滿頭大汗,想想保潔阿姨每天一刻不停地保持著學校的干凈與整潔,非常辛苦!我想對她們說,您辛苦了!”有的學生認識到,在這次活動中大家各負其責、互相幫助,提高了勞動效率,也認識到了團結的強大力量。還有的說道,美麗的環(huán)境來之不易,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換來豐碩的勞動成果,應該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在評價與交流中,學生們明白了勞動的真正意義。學生從身體力行的實踐中獲取經驗與知識、理解勞動價值、感悟勞動精神,潛移默化地將“勞動最光榮”的價值觀內化于心、外顯于行。
最后我還給學生們布置了兩個課后小任務:一是運用今天勞動課上學到的勞動方法,幫助家人做一次家庭清潔活動。學生們也欣然接受,都想向父母展現(xiàn)一下自己的本領。二是在日記里記錄這節(jié)勞動課的過程和自己勞動后的收獲和感受。
雖然只是一次對勞動課的探索和嘗試,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但學生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勞動的理解,體味到勞動帶來的快樂,在實踐中領悟了“勞動最光榮”的深刻含義。
勞以養(yǎng)德,玉汝于成。勞動教育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必修課程。今后我還會不斷開發(fā)更多勞動課程,在致力于勞動觀念培育的同時,創(chuàng)設真實的任務情境,讓孩子們真實踐、真參與、真動手、真發(fā)展,在勞動中體驗生活的樂趣,靠雙手創(chuàng)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作者單位:太原市杏花嶺區(qū)柏楊樹街小學)
責任編輯郭維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