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新 周崟丹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勞動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強調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和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為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教育模式、發(fā)揮勞動教育在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方向。深刻把握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勞動教育重要論述,對于進一步強化勞動教育、培育時代新人,推動形成五育并舉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
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勞動教育重要論述的主要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勞動教育重要論述是在中國共產黨勞動教育思想的基礎之上加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汲取了馬克思勞動教育思想的重要精華,是現(xiàn)階段我國勞動教育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理論結晶。
構建五育并舉的教育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要建設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新格局,健全了學校育人總體目標。勞動教育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彼此緊密相連,是一個有機整體。首先,在勞動教育中錘煉品德。青少年在經歷勞動中,體驗勞作不易,能夠錘煉個人意志品德,逐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其次,在勞動教育中啟迪智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視親身實踐的重要性。勞動教育能夠使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主體和外界客體的良性互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在實踐過程中,學生手腦并行,啟迪智慧發(fā)展,增強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次,在勞動教育中強健身心。適當?shù)捏w力勞動如同體育鍛煉一般,能提高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性、靈敏性。因此,學生不僅要在以抽象為主的腦力勞動中磨煉品質,更要在現(xiàn)實的體力勞動中強健身心。最后,在勞動教育中提升審美。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勞動最美麗”的價值認知,從美學角度揭示了勞動的價值。人在勞動過程中,既對外在的客觀世界進行改造,又改變自身的主觀世界。學生在勞動教育過程中提升審美,形成“勞動最美麗”的價值認知。
形成知行合一的教育取向。勞動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現(xiàn)實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笔紫龋嘤龑W生辛勤勞動。辛勤勞動是誠實勞動和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重要基礎,是勞動者一種腳踏實地的勞動行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辛勤勞動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只有堅持腳踏實地、努力進取才能創(chuàng)造幸福,收獲幸福。其次,引導學生誠實勞動。誠實勞動是辛勤勞動和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內在要求,是勞動者真抓實干的勞動態(tài)度?!叭耸篱g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xiàn);發(fā)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绷暯娇倳浿赋?,誠實勞動既可以破解社會發(fā)展中的“疑難雜癥”,也能鑄就個人生涯的“輝煌成就”。因此,要教育引導學生在以法律為準繩的前提下從事相關勞動,在勞動中恪守誠實守信的原則,杜絕投機取巧的心理。最后,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是辛勤勞動和誠實勞動的不斷深化,是勞動者一種開拓創(chuàng)新的勞動品質。開展創(chuàng)造性勞動,必須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創(chuàng)造熱情。而青年作為社會上最具活力、創(chuàng)造力的主體,更應該邁向時代發(fā)展的前沿。
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氛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我國工人階級的優(yōu)秀品質,大力宣傳勞動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進事跡,加強對廣大青少年的教育,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蔚然成風?!?勞動教育要積極開展宣傳活動以弘揚身邊的勞動模范,通過主流媒體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報道出來。在宣傳優(yōu)秀事跡時,報道的內容既要注重把握材料的真實性,報道的方式又要和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相結合,促使學生在榜樣力量的激勵下實現(xiàn)青春理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開展宣傳學習活動,創(chuàng)新形式、注重實效,把道德模范的榜樣力量轉化為億萬群眾的生動實踐?!睘榇耍麄鞑块T應圍繞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發(fā)揮好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力。堅持網上網下同心同向,集中統(tǒng)籌網絡宣傳、社會宣傳、文藝宣傳等方式,奏響勞動光榮最強音。以主流媒體為載體進行傳播,使其各展特色,相互促進。使得崇高的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時代化、具體化。只有這樣,宣傳學習活動才能不停留于表面,才會使得先進人物的形象更具生動性和說服力,進而營造勞動光榮、熱愛勞動的社會氛圍。
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勞動教育重要論述的實踐路徑
深化勞動認知,促進勞動教育規(guī)范化。全面構建勞動教育體系。學校是進行勞動教育的主要場所,各級各類學校應根據(jù)相關要求合理設計各階段勞動教育的內容和目標,確保學生能夠得到有效鍛煉。優(yōu)化勞動教育課程設置,在大中小學校勞動教育銜接的基礎之上,采用不同形式的勞動教育,將勞動教育落實到教學課程、社團活動、校園文化等。健全學生勞動素養(yǎng)評價機制并將其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之中,做到評價參數(shù)科學合理,評價過程透明公正,評價結果令人信服。完善勞動教育保障機制。一方面,要增強勞動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勞動教育是否能夠取得成效關鍵在于師資力量的高低。學校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配備一定數(shù)量的勞動教育教師,對其進行職業(yè)培訓以提升教學技能。除此之外,學校要對教師的勞動教育專業(yè)知識、勞動教學技能等方面開展定期核查。另一方面,加大學校勞動教育資源的投入,提升辦學質量,增強校企合作,創(chuàng)建實踐基地,安排不同類型的活動。
培育勞動習慣,促進勞動教育日常化。重視日常生活的言行舉止。家長要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重視家庭勞動教育對孩子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家長要注重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履行作為家長的責任義務,引導和鼓勵孩子進行家務勞動,鍛煉其獨立勞動能力,使其養(yǎng)成“勞動最光榮”的價值理念。倡導崇尚勞動的優(yōu)良家風。家庭是踐行勞動教育的重要場地,加強家庭勞動教育,培育孩子從小養(yǎng)成熱愛勞動、愛惜勞動成果的行為。家庭成員要善于營造勞動氛圍,以故事熏陶、引導孩子完成一些家務勞動等方式,讓孩子感受到勞動之美,給予孩子更多的勞動機會,促進勞動教育日常化,使孩子體驗勞動樂趣。
營造勞動氛圍,促進勞動教育多樣化。弘揚勞模精神,發(fā)揮全國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的榜樣示范作用。勞模精神體現(xiàn)的是一種更高的道德追求,側重從外部鼓舞、帶領勞動者學習。社會應充分利用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技術,宣傳勞模精神,傳遞勞動積極能量,讓學生從中受到鼓舞,激發(fā)出內生驅動動力,從而形成崇尚勞動的良好社會氛圍。團結社會組織力量,優(yōu)化社會勞動教育大環(huán)境。各類企業(yè)應積極配合學校開展勞動教育活動,主動為其提供勞動實踐基地和相應的勞動實習崗位。社區(qū)作為學生生活的又一重要場所,也承擔著勞動教育重要職責。社區(qū)工作人員要注重將勞動教育內容滲透到社區(qū)文化建設之中,定期開展相關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服務他人,無私奉獻的觀念。
(作者單位:長春理工大學)
責任編輯/姜? ?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