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穎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當前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看重人才的綜合素質(zhì),因此教育行業(yè)針對此進行了一定完善和優(yōu)化,進而保證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其中體育是必不可少的學科。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好體育,并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教師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而激烈教育觀念是當前高職教師需要掌握的重要理念,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學生一定的自信,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并自覺加入教學活動之中。本文基于此,對激勵教育理念下的高職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進行探究分析。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體育學科教學的教學方法也需要進行完善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無法跟隨時代進步的步伐,同時也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各種問題和困難,也面臨著各種挑戰(zhàn)。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激勵教育理念融入到實際課程教學之中,堅持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差異性,滿足不同學生的各項需求,這樣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熱情,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各項活動。
1 激勵教育理念概述
1.1 激勵教育理念理論基礎(chǔ)
目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提出,當前越來越多的教育理念被應用到實際教學之中,激勵教育理念也是教育學理論的新興分支之一,但是經(jīng)過研究調(diào)查顯示,當前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激勵教育理念發(fā)展較慢,因此其相對于其他教育理念來說相對落后,但是激勵教育理念流傳至今也具備其自身的優(yōu)勢和價值的。激勵教育理念其實流傳時間較長,在我國古代就已經(jīng)初見雛形,儒家代表孔子作為我國著名的教育思想學家,其曾經(jīng)指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理念,這也是我國最初與激勵教育理念相關(guān)的理解。在國際上,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與雅克布森,針對皮格馬利翁效應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發(fā)現(xiàn)其可以作為激勵教育理念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且當前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德育教育體系也將激勵教育理念納入其中。美國心理學家韋納提出,學生通常會更加在乎自身的行為,并將其作為一種行為結(jié)果,而這也會對學生的后續(xù)發(fā)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高職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積極應用激勵教育理念,并將其融合到實際教學活動之中,而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1.2 激勵教育理念心理機制
高職學校在實際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來講學生會進行相同的動作,然后教師對學生的動作進行評價和考核,或積極或消極;與此同時,由于教師的教育觀念以及教學方法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學生對于教師也會有一定的考核,或是接受或是排斥,而學生的情感以及教師的評價會對學生學習質(zhì)量造成一定的影響。根據(jù)研究調(diào)查顯示,心理較為積極富有正能量的學生學習質(zhì)量更好,而且可以長期維持較高水平的心理能量。人們的行為運動具有一定的傾向性,可以通過不同的運行激發(fā)自身的心理。激勵教育理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職學生的熱情以及學習熱情,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感情,進而學生有效調(diào)控動作,提升高職學生的心理能量水平,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樹立自主能力[1]。
2 高職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中激勵教育理念應用的優(yōu)勢
2.1 有助于提升學生整體體能水平
在高職階段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具備完善的思想行為觀念,而且這個階段的學生更愿意挑戰(zhàn)任何事情,同時也更加喜歡追求自我,對于自身喜歡的事物和活動會采取一定的實踐,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融合激勵教育理念,對學生進行激烈,進而保證學生保持自信的心態(tài),而且激勵教育理念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也更能滿足學生心理上的需求,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不同的體育活動之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積累一定的實踐經(jīng)驗,而且也可以提升自身的體育水平以及綜合素質(zhì)水平。激勵教育理念不僅是對學生的一種激勵和鼓勵,同時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拉近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提升教學質(zhì)量以及教學效率,此外此種教學理念也可以幫助學生尋求更多的發(fā)展空間。
2.2 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職階段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心智較為成熟,具有自己的心理思想,對于自身的控制能力也在逐漸增強,同時自主學習能力也在不斷地提升,但是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課業(yè)較為繁重,學習壓力較大,這也導致學生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各學科理論知識的學習之中,很少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也沒有多余的時間參加體育活動,因此大部分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和熱情較低。因此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融合激勵教育理念,在課上,教師在帶領(lǐng)學生參與各種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的鼓勵,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加入到體育教學活動之中,將被動教學轉(zhuǎn)變?yōu)橹鲃訉W習,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
2.3 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鍛煉意識
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正在進行新課程改革,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堅持“終身體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這也是目前體育教學的發(fā)展趨勢和教學重點。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融合激勵教育理念,可以幫助學生確認自身的學習任務(wù)和學習目標,以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和其他學科的要求為標準,挖掘自身的潛力,并尋求更高的發(fā)展空間,學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盡全力,發(fā)揮自身最大的能力和潛力,完成制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wù)。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也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可以幫助學生達到強身健體的目標,提升身體素質(zhì),同時也幫助引導學生建立體育鍛煉意識,并加以重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體育綜合實踐能力[2]。
3 激勵教育理念下的高職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3.1 積極改變教學觀念
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改善教學觀念,并意識到激勵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也需要保持自信心,學生一般都會十分在意教師對自己的評價以及看法,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以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學生,不能對學生進行過度的打擊,這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師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心,適當?shù)膶W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即使是簡單的“好、做得不錯、動作標準”等這種簡單的詞匯,也可以幫助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對學生進行表揚時,教師也需要注意自身的語氣和態(tài)度,這樣也可以讓學生更加信服,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發(fā)揮出自身的優(yōu)勢,提升學生的興趣,進而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除此之外,在高職階段,學生的年齡雖然較大,但是一般還保持了活潑好動的特點,而且大部分的學生對于體育學科保持著較大的興趣和熱情,同時也喜歡參與到體育活動之中。在教師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雖然學生自身保持較大的興趣和愛好,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比如說身體素質(zhì)較低、沒有足夠的耐心等原因,都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身體狀況以及心理變化,而且也需要注意學生的差異性,并以此為基礎(chǔ),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并且在課上,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可以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這樣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之中,這樣可以幫助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3.2 教師需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其實就學生而言,無論年齡是多少都想得到教師的關(guān)注,其中也包括高職院校的學生,而且這類學生普遍已經(jīng)具備自身的思想特點,因此得到教師的鼓勵可以讓學生感受良好,而且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滿足,此外教師的鼓勵也可以作為一種學習動力,激勵學生努力向上。但是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重點關(guān)注對象通常是表現(xiàn)良好或者是在體育運動方面具有一定優(yōu)勢的學生,而這種現(xiàn)象導致一個班級內(nèi)的學生出現(xiàn)兩種極端情況,體育運動優(yōu)異的學生表現(xiàn)越來越好,而得不到教師關(guān)注的學生自信心受到一定的打擊,表現(xiàn)越來越平庸。
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厚此薄彼,一定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絕對不能以學生的成績作為激勵的標準,這樣才能保證激勵的公正性,并關(guān)照到每個學生。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是面對表象良好的學生還是面對資質(zhì)平庸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學習中遇見的難點,教師應該一視同仁,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對學生的動作進行相應的指導,幫助學生改正自身存在的問題。教師積極對學生進行激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提升自信心提供了一定的支持,進而引導學生主動參加各項教學活動[3]。
3.3 積極利用諸類方式
高職教師在實際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因此教師通常會對學生進行批評或者是指責,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自信心,降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主動性,而這也導致教學質(zhì)量達不到教師的預期效果。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高職學校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以此為基礎(chǔ)展開相應的體育教學,為了滿足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學生的心理需求,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教師可以積極利用諸類方式貫徹落實激勵教育理念,并且將其落實在體育教學的全過程中,而不是只選取幾次教學應用。
對于高職學生而言,激勵教學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比如說對于具備體育優(yōu)勢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采用正面鼓勵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而對于不擅長體育活動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采用負面鼓勵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教師在實際進行激勵的過程中,可以針對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進行相應的物質(zhì)激勵,可以針對在體育比賽或者是活動中取得良好成績的學生進行相應的精神激勵,同時也可以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進行情感激勵。除此之外,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對于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鼓勵方式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同時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提升身體素質(zhì),保證教學質(zhì)量以及教學效率[4]。
3.4 堅持因材施教原則
在高職院校之中,存在大量的學生,但是學生的性格、心理、情感以及特點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其對于體育運動以及體育活動的表現(xiàn)也是不同的,因此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教師在實際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體育項目或者是不同的強度,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激勵教育理念,激勵教學是因材施教的基礎(chǔ),而激勵教育理念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激勵機制。
但是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高職教師還是會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而這也為因材施教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而且傳統(tǒng)教學觀念之中,在學期末會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而這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此外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會受到一定的約束和限制,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針對此情況,可以對學生的體育評價體系進行優(yōu)化,各級政府和相關(guān)部門需要促進考評制度的建立,并建立監(jiān)督機制和考核機制,將體育運動納入到考核項目中,以便于提高學生認識。尤其就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來說,其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與自身相符合的科學考核評價機制,并建立規(guī)范制度,對工作進行指導,對激勵教育理念的落實情況進行監(jiān)督,保證高職體育教學貫徹落實激勵教育理念[5]。
此外,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同時也需要將其融合到評價體系之中,并且主要是應用兩種評價標準。其中一個是統(tǒng)一性評價標準,另外一個是靈活性評價標準;其中統(tǒng)一性標準主要是指對以學生的總成績?yōu)槟繕藰藴剩瑢W生的整體情況進行總結(jié)和評價,通常情況下來講在告知體育教學之中,可以將學生的體育成績分為4個等級,分別是優(yōu)、良、合格以及待合格,而不是用具體的分數(shù)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同時配合應用激勵教育理念,對學生進行激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而靈活性評價標準主要是指在不同階段對學生的體育活動情況進行評價。在實際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可以將兩種評價方式結(jié)合應用,這樣更有利于貫徹落實激勵教育理念,同時也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質(zhì)量以及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高職階段,教師在實際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激勵教育理念貫徹落實到體育教學的全過程中,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教師需要積極改變教學觀念,并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做到一視同仁;其次需要積極利用諸類方式貫徹落實激勵教育理念;最后需要堅持因材施教原則,并建立合適的評價機制,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 也可以提升教學質(zhì)量以及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林杰君.基于激勵教育理念的高職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21,38(4):106-108.
[2]王瑤瑤.高校體育教育創(chuàng)新理念與實踐教學分析[J].讀天下:綜合,2021,(4):0183-0183.
[3]李體法.基于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體育畫報,2021,(18):151-152.
[4]劉程.“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與創(chuàng)新策略[J].中州建設(shè),2020,(3):55-56.
[5]黃偉.協(xié)同育人理念下高職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實踐分析[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0(21):55-56
(作者單位:甘肅財貿(mào)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