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麗
統(tǒng)編教材中,既有散見于不同單元的神話類課文,又有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集中安排的神話文體閱讀單元,這足以說明神話類課文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學生閱讀神話,能夠從中感知希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著力引導學生從神話中找到成長的動力。
神話故事能夠從遠古流傳至今,一個重要原因是故事自身的獨特趣味性。這種趣味性隱含在故事的字里行間。因此,在神話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體會故事中的趣味性,讓學生讀得津津有味,自己讀了不算,還想把有趣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如教學《盤古開天地》,在學生初讀課文故事之后,教師可以提問:“你覺得這一神話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學生給出的結果不一樣,有的說是盤古拿大斧頭劈開大雞蛋,有的說是盤古一天隨著天地能夠長一丈多高,有的說大自然中的一切原來是盤古倒下后身上的器官變的,等等。這說明了這一神話故事的趣味很豐富,能夠適合不同學生的喜好。學生初讀課文感知的趣味還只是表面上的趣味,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神話趣味的獨特價值,如宇宙混沌一片時,地球到底是什么樣子,真的就像一個大雞蛋嗎,地球上的山川河流、花草樹木是怎樣形成的,盤古是一個人變成了今天的世界嗎……這些問題能夠促使學生進一步閱讀其他神話故事,并在神話故事中探究人類起源等問題。
想象是運用大腦中存儲的事物表象再造出新形象,這一過程中需要思維提供有效支持和參與,可見想象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神話故事中往往都有神奇的想象,教師可以利用它作為開展思維訓練的有效抓手。神話故事中的想象,需要排除無根無源的自由想象,遠古時代的人們面對一些無法理解或解釋的其他的自然現(xiàn)象時,只有借助想象來完成,而為了能夠自圓其說,就加進了具有神奇色彩的內容;漸漸的,隨著人們對自然現(xiàn)象的理解的增進,那些曾經的想象在傳播的過程中受社會性、邏輯性的改造,也就逐漸符合思維的規(guī)律特點,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理解神話中想象的發(fā)生與變化。
如教學《女媧補天》,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師在學生自主默讀課文時,可以提出要求:“故事中哪些想象讓你覺得很神奇,這種神奇體現(xiàn)在哪里?”學生以此為主問題自主學習神話故事,教師針對學生的匯報,相機引導學生理解與探究,發(fā)展思維。比如,遠古人們想象天塌地陷是“神仙打架”造成的,現(xiàn)在你認為這是怎么回事?學生會聯(lián)想到社會上的暴雨、洪水、颶風、地震、森林大火等自然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就是遠古時代人們想象的天塌地陷,并想象只有神仙能夠消除這些大災難以拯救人類。又如女媧煉五彩石補天是一個神奇的想象,但補的方法又很現(xiàn)實,需要尋找五彩石,似乎神仙的力量不見了,而將五彩石煉成“石漿”用的又是“神火”。這就是神話中用普通的方法難以解決問題時,神奇的想象就隨之出現(xiàn)。
感受神話中鮮明的人物形象是神話文體單元語文要素學習目標之一,這種鮮明的形象是由故事描寫的神的特點決定的,雖然也有個別反面的形象出現(xiàn),但所起的作用是陪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還是以正面的光輝形象為主,如盤古、女媧、精衛(wèi)等。在神話故事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體會神話人物的特點,尤其是故事的重點人物,感悟神話人物身上的崇高品質與偉大精神。
如教學《普羅米修斯》,課文是一篇外國神話故事,主人公普羅米修斯作為天上的神為了解決人類沒有火的狀況,將太陽車上的火星作為火種帶到了人間,給人類帶來了美好的生活。普羅米修斯觸犯了眾神領袖宙斯,并在拒絕歸還火種后遭到了宙斯的嚴厲懲罰,但他寧可長期忍受各種酷刑摧殘,也不向宙斯低頭認錯。讀這樣的故事,學生能夠從中體會到普羅米修斯是一位為了人類而勇于犧牲自己的英雄。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普羅米修斯這樣做的意義,幫助他們從小樹立奉獻時代、奉獻社會的崇高理想。
總之,在神話故事教學中,教師需要在神奇的想象中找到吸引學生閱讀的動力和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抓手,挖掘神話人物形象蘊含的價值觀,助力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