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紫妍
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兒童詩,有助于其在詩歌的浸潤中豐富語文涵養(yǎng),提升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筆者組織學生創(chuàng)編了《萌小詩》詩集,在不斷的探索中,總結出了兒童詩寫作教學的一些策略。
學生學習兒童詩,其實是“童心”與“詩意”的碰撞和對話。詩歌的語言,以凝練、優(yōu)美為特色,教師要引導學生品讀詩歌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語感,理解詩歌語言的言外之意。再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詩中擬人、夸張、象征的藝術手法,感受兒童詩的音樂美和形式美。最后要引導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描繪自己所感受到的詩的世界。
教師可以組織不同形式的誦讀活動,如個人誦讀、集體誦讀、配樂誦讀等,引導學生對兒童詩反復進行誦讀,從而使其發(fā)現詩歌中蘊藏的豐富情感世界和韻味,深入感知詩歌的情感基調。
在品讀了大量的兒童詩之后,孩子們逐漸明白寫詩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教師要及時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詩意。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特點鮮明的例子給孩子們學習,例如部編教材中《四季》《大還是小》《聽聽,秋的聲音》等。
1.仿寫短語,填補空白
兒童詩大部分是由重要的詞語或短語串聯(lián)而成。在引導學生品讀詩歌之后,我們不妨將文本做一些留白,讓學生來進行填空。例如部編版一年級上冊的《四季》:“草芽尖尖,他對小鳥說:‘我是春天?!扇~圓圓,他對青蛙說:‘我是夏天?!人霃潖潱现f:‘我是秋天?!┤舜蠖亲右煌?,他頑皮地說:‘我就是冬天?!边@首詩歌一共是四個小節(jié),詩中的景物貼近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去掉句子中的“草芽”“荷葉”等這些景物及其“尖尖”“圓圓”等特點,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和歸納景物所屬的季節(jié)和特點,再把詩句填寫完整。學生寫出了這樣的句子:“柳條長長,他對黃鶯說:‘我是春天。’西瓜甜甜,他對螢火蟲說:‘我是夏天。’”還有學生這樣寫:“高粱紅紅,他紅著臉說:‘我是秋天?!栝W閃,他開心地說:‘我就是冬天?!边@樣對于剛開始接觸童詩創(chuàng)作的孩子們來說降低了難度,容易獲得成就感。
2.尋找規(guī)律,仿寫詩句
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找出詩歌的句式規(guī)律,分析句式的特點。例如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二》的“字詞句運用”,書本上給的例子是:“田野/蔥蔥綠綠的/像一片柔軟的綠毯/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綿羊……”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的:“同學們,讀了這幾小節(jié),你發(fā)現了什么?”學生A回答:“老師,我發(fā)現這些句子都是先說一個事物,再說出它的特點,最后用上形象的比喻?!睂W生B回答:“我發(fā)現每小節(jié)都是三行,而且沒有標點?!弊x完之后,我讓他們學著這首詩的樣子來進行仿寫,有同學寫道:
柳葉/細細長長的/像一對彎彎的眉毛/河水/碧綠碧綠的/像一條柔軟的綢帶……
又有人寫:
風箏/花花綠綠的/像一朵朵綻放的花朵/田野/五顏六色的/像一幅展開的畫卷……
由此,孩子們領會到兒童詩的寫作不光可以靠填補短語,也可以按照詩句的規(guī)律來寫。
3.挖掘寫作資源,自主創(chuàng)寫
在之前的訓練中,學生已經掌握了寫作兒童詩的基本方法。隨著閱讀量的積累,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其他的角度進行創(chuàng)作。例如在學完部編版二年級下冊《找春天》后,可以延伸:“在萬物復蘇的時候,這群孩子們沖出家門找到了春天。其他的季節(jié)你們也能找到嗎?跟同桌互相說一說?!痹诮涣髦螅攀肿寣W生進行創(chuàng)作,有的寫:
銀杏葉變得金燦燦的,那是秋天的發(fā)卡吧?楓樹的葉子遠遠望去像著了火,那是秋天的裙子吧?火紅火紅的石榴咧開了嘴,那是秋天的笑臉吧?樹葉沙沙從枝頭落下來,那是秋天的歌聲吧?
還有的寫:
冬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她在雪人的身上玩滑滑梯,在光禿禿的枝頭和北風一起唱歌;她在蠟梅樹的枝頭笑,在閃閃發(fā)光的冰凌上搖啊搖。
其實,兒童詩寫作的資源和靈感不僅僅局限于課本。一篇課文、一節(jié)音樂課、校園中的景物、生活中的事情,都能成為孩子的寫作內容。教學完部編版二年級上冊《媽媽睡了》時,一個學生興沖沖跑來給我看他的作品《媽媽的愛》:
媽媽的愛像大樹,我是在大樹上安家的小鳥。媽媽的愛像河流,我是河流中嬉戲的魚兒。媽媽的愛像草原,我是草原上奔馳的駿馬。媽媽的愛像宇宙,我就是宇宙中轉動的小小星球。
九歲的孩子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體會,用形象而又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熱愛。在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孩子感受生活中的點滴,將校內外資源相結合,積累寫詩的素材。
當學生充滿創(chuàng)寫兒童詩的積極性時,教師應當給他們搭建起交流與展示的平臺,實現創(chuàng)作思維的碰撞?!睹刃≡姟吩娂阌纱苏Q生了,“萌”意為萌芽,也蘊含著童心的可愛之意,“小詩”即為篇幅短小的詩。
1.校內外展示相結合,提升創(chuàng)作自信
班級內展示是孩子們交流最多的途徑。首先我們要將孩子們寫得出色的詩歌當堂展示,進行交流與評價。其次,我們可以選擇精美的紙張,將孩子們的優(yōu)秀作品匯集成《萌小詩》,給予孩子們展示詩作的儀式感。接著,讓《萌小詩》在班級流動起來,利用晨讀和課間,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愛的詩歌進行賞析和誦讀。還可以組織詩歌朗誦大賽,讓學生朗誦自己或同學的優(yōu)秀作品。
年級展示和全校展示可以與一些校內活動相結合。例如校內閱讀節(jié),可以組織《萌小詩》在班級之間甚至全校范圍的流動與評比,讓學生選出他們心目中的“優(yōu)秀童詩”和“明星小詩人”,將小詩人的照片與作品進行展覽?;蛘咭詢和妼懽鞔筚?、唱響兒童詩、書畫兒童詩等形式,讓學生展示他們的作品。還可以邀請一些寫作童詩的作家和專家進行講座,為學生答疑解惑。
《萌小詩》不僅可以在校內流動,也可以在校外搭建展示平臺。班級中每天都有不同的學生將《萌小詩》帶回家向家長展示。但《萌小詩》的校外受眾并不局限于家長,我們可以將優(yōu)秀的作品加以整理,通過網絡平臺來發(fā)布。這樣一來不僅是家長,親戚、朋友都能夠欣賞到學生的作品。優(yōu)秀作品還能投稿到一些雜志社或兒童報刊,讓學生的作品能夠被更多人看到。
2.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交流互賞
對于《萌小詩》的評價,要堅持自評、他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在創(chuàng)作出兒童詩后,學生要自己檢查是否有錯別字,語句是否通順,想象是否生動形象。他評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交流,取長補短??梢詫W生的作品投影出來,邀請全班一起點評、修改。教師評價要及時,要有針對性地指出詩歌中的問題,讓學生學到寫作要點,提升作品質量。
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個層次來評價作品。首先品味詩歌的語言是否準確、規(guī)范,遣詞造句是否凝練。其次誦讀與想象,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悟詩歌的豐富意境。最后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感受作者構思的新穎和巧妙。
經過不斷嘗試,孩子們編出了《萌小詩》詩集,童心上開出了一朵朵詩意的花。學生在詩歌的天地中盡情地抒發(fā)著自己的真情實感,展示著自己的奇思妙想,極大地提升了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簡介: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跨塘實驗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