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玉
英語,作為高中階段重要的基礎性學科之一,理應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趨勢,更多地關注在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應在教學中確立新思路,探尋新方法,樹立新思維。任務型教學法是結合傳統(tǒng)教學法與交際教學法的優(yōu)勢所提出來的新型教學模式,具有強大的理論支撐與吸引力。任務型教學法將知識與技能巧妙融合,有助于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運用語言,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發(fā)展語言,將英語綜合能力發(fā)展到新高度。本文將圍繞任務型教學法的含義、優(yōu)勢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展開論述。
一、任務型教學法的含義與概述
任務型教學法是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完成教學任務,從而達到教學的要求與目標,是一種將教學的目標真實化、任務化的教學手段。在這個過程中,具體任務是教學的載體,完成任務是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發(fā)展過程中將知識與技能巧妙結合、熟練銜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任務型教學法更關注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它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一種有助于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打破了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將師生“為考高分而學”的固化思想徹底改變,讓師生雙方更關注英語學習的實踐性,發(fā)展英語學習聽說讀寫的綜合實力,實現(xiàn)“為用而學,在用中學”的教學目的。
二、任務型教學法的優(yōu)勢
(一)轉變英語教學“為應試而學”的現(xiàn)狀
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影響下,英語教學走入了誤區(qū),絕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將英語作為一門考試科目進行學習,卻忽略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在這種思維與教學模式的影響中,大部分學生都存在著“只會做題,不會運用”的問題,偏離了英語教學的最初目標。而任務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推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一問題,以制定任務的方式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學生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將所學的英文知識投入到實踐應用中去,在運用中學習,在學習中運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熱情低下一直是阻礙教學效果提升的關鍵因素,這是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致使“填鴨式”教學在部分英語課堂中“大行其道”,教師成為了教學的主體,課堂成了教師的“一言堂”,學生缺乏思考與探索的時間與機會,只能對教師所講的知識被動接受,長此以往,自然會導致學習熱情的喪失。而任務型教學法的出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固守陳規(guī)”的課堂模式,以豐富多彩的情境任務設定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參與其中,并且發(fā)揮學習的自主性。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能力,是新時代所需人才的一種重要能力。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過于刻板,讓學生缺乏創(chuàng)新的機會與空間,不利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養(yǎng)成。任務型教學法給學生營造了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于不同的人物場景之中,產(chǎn)生不同的想法,萌發(fā)創(chuàng)新的思想與動機。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一)任務型教學法在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有利于提高學生捕捉信息、獲取信息的能力。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常常會因為聽力文本語速過快、生詞過多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而無法高效率地捕捉提取關鍵信息。將任務型教學法運用到聽力教學中,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成果,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與聽力思維。
首先,在聽力開始之前,教師應先以聽力題目為基礎給學生設置“聽前任務”,讓學生通過對聽力題目的閱讀與分析確定聽力的基本主題,對聽力的內容進行猜想,并且在聽力過程中重點對自己產(chǎn)生的猜想進行印證,從而作出正確的思考與判斷。讓學生在聽力之前預設聽力內容,有助于幫學生確定聽力文本信息的重點關注方向,從而提高聽力學習的效率與準確度。
其次,如果說聽前任務是聽力訓練的前提與鋪墊,那么聽中任務就是聽力訓練的重點。教師可以通過聽中任務的設計幫助學生理清聽力文本的信息脈絡,捕獲關鍵信息,把握文本大意,提高聽力訓練的有效性。例如:當學生聽完以人物事件為主體的聽力文本后,教師就可以圍繞著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以及人物關系進行任務設置;當學生聽完以社會新聞為主要內容的聽力文本后,教師就可以圍繞著新聞的事件脈絡、反應的情況現(xiàn)象等問題進行任務設置。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梳理聽力文本的邏輯關系,理清脈絡。
最后,作為教師應注重聽后任務的布置。聽后任務是收尾,更是總結,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將聽力文本的內容進行復述,或者對文本內容的細節(jié)產(chǎn)生提問。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閱讀是高中英語學習的重頭戲,也是聽、說、寫三大能力的基礎。然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在閱讀的過程中忽視了文本之下隱藏的文化內涵,難以在現(xiàn)實生活的基礎上發(fā)展閱讀能力,致使閱讀只能成為一種應試題型,而無法助力學生提高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
將任務型教學法與閱讀教學相結合,首先就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既結合閱讀文本,又能與實際生活相連的真實情景,讓學生在真實、具體的英語情境之中提升英語能力。以高一英語必修三Unit4“Amazing Art”為例,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向日葵》等作品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內涵,讓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與交流提高思想境界,在課文閱讀時不僅關注于文本內容,而且注重挖掘文本背后的思想價值,交流闡述作者的思想情懷,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與提升。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寫作是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眼中的難點。將任務型教學法融入到寫作教學之中能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幫助學生提高寫作的技巧與水平。
一方面,教師在寫作任務設置時應以教材為基礎。教材是英語教學的核心工具,教師定要學會利用教材、挖掘教材。在高中英語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大的主題,教師可以基于這些主題進行寫作任務的布置。通過單元學習,學生對單元主題有了基本的了解與認識,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溝通交流,打開思路,豐富文章內容,致使英語寫作“有血有肉”。
另一方面,教師在任務設置時應結合學生的具體寫作水平,進行分層任務設定,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層次與能力范圍之內得到最大的發(fā)展,讓每一個任務的設置都能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四)任務型教學法在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想要改變我國英語教學“啞巴英語”的現(xiàn)狀,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之中重視學生口語能力的重要性。在傳統(tǒng)英語課堂的口語訓練中,學生的口語練習往往只是根據(jù)教材上的對話內容“照本宣科”,缺乏靈活性,致使學生的練習難度低、思維受到限制。
將任務型教學法在口語教學中實現(xiàn)應用,就應設置出一些具有靈活性與實踐性的口語話題任務,讓學生在口語練習之中能夠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做到有話可說,并且讓學生的口語訓練為英語實踐相適應,讓學生在訓練中提高英語水平,讓英語學習服務于學生的日常生活。
四、結語
綜上所述,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課堂的實踐與應用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趨勢,有利于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作為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正確認識任務型教學法的優(yōu)勢,運用科學的策略將任務型教學法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相結合,全方位地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