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明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職業(yè)教育提質培優(yōu)行動計劃(2020—2023年)》提到:要實施職業(yè)教育信息化2.0建設行動,鼓勵職業(yè)學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這意味著中職學校應當順應時代潮流,提升教師和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使學生能有效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學習優(yōu)質在線資源?;旌鲜浇虒W本質上就是教師通過“線上教學+線下面授”的深度融合,為學生提供不受空間、時間限制的更具個性化的教學。
二、目前中職教學存在的問題
學生層面:中職學生存在學習基礎比較薄弱、自學能力較差、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等問題,部分學生只能掌握PLC的一些基本知識,編程往往只能按照教材或教師提供的流程來輸入。
學校層面:實訓項目受限于學校設備往往難以真正開展,教師普遍反映課時不夠。雖然本??荚u方式按作業(yè)占20%、小測提問占30%、期末成績占50%,但缺乏實踐操作的考評。
教學模式層面:目前采取的傳統(tǒng)線下教學模式學生參與性和積極性低,應用能力差。線上授課的信息化技能是新時代教師應掌握的,但線上教學仍有一些問題,例如: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的上課情況;網絡和音質較差,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學生行為無法有效監(jiān)管等。
三、PLC課程混合式教學分析
(一)課程特點分析
PLC理論及實訓是機電專業(yè)重要的基礎性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PLC控制基礎知識和電器元件的原理,以及典型的PLC系統(tǒng)的設計及應用,在較短時間內掌握PLC的控制和編程。
知識與技能:認識電器元件、掌握控制原理、學會PLC程序編寫和調試。
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設計、編程、調試,用PLC控制系統(tǒng)的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具備愛崗敬業(yè)的價值觀。
(二)線上學習資源環(huán)境搭建
如今網絡上的學習資源種類豐富,授課平臺各有特色,但流行的教學軟件不一定是最優(yōu)解,例如騰訊課堂取消了直播回放功能,超星學習通有泄露用戶信息的負面影響等。我們要結合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對各個教學平臺進行優(yōu)化組合。
本文采用的是“Flat在線教室直播錄課,雨課堂發(fā)布課件、微課、習題測試,QQ群通知及答疑,國家職業(yè)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拓展補充”的平臺組合。
“Agora Flat在線教室”優(yōu)點在于教師可以免費使用、無任何限制,可以下載軟件,也可以在網頁直接打開使用,方便快捷。具有直播上課、在線白板、錄制、回放等功能?!坝暾n堂”的優(yōu)點在于學生觀看教師上傳的微課、PPT等學習資料便捷,可以網頁版或微信小程序一站式操作??荚囅到y(tǒng)功能豐富,教師可下載考試數據,方便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
搭建線上學習資源環(huán)境的好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提前上傳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網絡教學資源,監(jiān)督學生做好課程的預習和基礎概念的學習,同時可以在網上布置課后學習任務,使學生不必把時間浪費在找學習資源上,幫助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內化知識。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學習平臺的數據,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動態(tài),從而根據每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來因材施教,也借助網絡平臺分水平分階段地安排習題,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情況為自己規(guī)劃個性化的學習目標。
第三,改進評價方式,線上平臺可以記錄每位學生的簽到、互動次數、學習時長、作業(yè)成績等,通過大數據更加科學地對每位學生進行評價。
四、混合式教學整體設計思路
(一)課前線上自學
制作線上教學資料(微課、PPT)和自學測試題并發(fā)布到雨課堂,在QQ群內通知學生學習目標和自學內容,用思維導圖形式整理學習內容。
PPT:把重點概念、可視化內容整合到PPT中,增加動畫、圖片、視頻的數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方便日后記憶背誦。
微課:考慮到許多學生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學習,微課的設計要對知識內容進行劃分,讓每個知識點的講解控制在10分鐘以內,再在上傳時分板塊歸納好,便于學生隨時預習復習。微課關于課程知識點的介紹可以用Camtasia制作,關于習題講解等需要較多板書的可以用flat在線教室錄制。
QQ群通知:以“自動車庫門控制”這一節(jié)為例,學習目標:鞏固常開指令,串聯常開、常閉指令;學習邊沿脈沖指令使用方法;理解PLC編程方式;利用時序圖分析PLC運行過程。學習任務:觀看雨課堂微課,做好課程筆記;閱讀課件和教材,背誦重點概念;完成雨課堂內預習測試題。
線上學習資料要根據混合式教學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合理規(guī)劃,例如PLC課程的第一章第一節(jié)介紹了基本電器的各種概念性知識,這部分可作為微課自學內容,其中的難點在線下進一步解釋,而第二節(jié)的基本電路原理和操作都更加復雜,且可以結合實驗講解,這部分可以放到線下課程中。
(二)線下理實一體化教學
線下面授主要是針對學生課前線上學習情況反饋,做進一步的課程重點難點講解,在做好理論準備后進入動手操作的實訓環(huán)節(jié)。
為了推進職業(yè)教育環(huán)境的信息化,應大力支持中職學校建立理實一體化教室。考慮到儀器數量限制,教師可以采用分組實訓、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在PLC技術應用實訓中,學生最好能夠上機進行軟件仿真。要完成一個具體任務的程序編寫,學生就要掌握PLC基本知識、程序工作原理、圖形符號、梯形圖或指令表等知識。學生小組完成項目后,教師應對學生的編寫過程、結果等進行評價,幫助學生總結反思自己操作或理論上的不足,并肯定學生完成得好的部分。學生的實驗過程也是過程性評價的一環(huán),教師應做好每次實驗作業(yè)的評價記錄。
(三)課后知識鞏固
課后教師根據線下授課情況發(fā)布拓展任務,利用雨課堂在線考試系統(tǒng)定期檢測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對難度較高的題目,用Flat在線教室直播講解,并上傳直播回放,以便學生反復觀看。同時可以推薦智慧職教平臺上的優(yōu)質課程給學生作為自學和知識拓展的方式。
測試題目難度設置不同梯度,低難度:自學后及時線上考核;中等難度:授課時提問或授課后作業(yè);高難度:授課后小組討論、直播講解。
(四)教學考核標準
根據混合式教學的特點,在原來考核方式基礎上新增線上測試、仿真軟件操作評價、上機考試等評價標準,重新安排考核標準: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權重各為0.5,平時成績中平時表現、線上測試、仿真軟件操作評價權重分別為0.2、0.4、0.4,期末成績中理論考試和上機考試權重分別為0.6和0.4。
五、總結
“互聯網+”背景下中職學校積極探索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線上采用“Flat在線教室直播錄課,雨課堂發(fā)布課件、微課、習題測試,QQ群通知及答疑,國家職業(yè)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拓展補充”的平臺組合,可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yè)素養(yǎng),為日后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