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樂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然而,在教學實踐中,閱讀教學常常讓人頭痛。教師雖然對自己的授課思路和教學技巧充滿信心,但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為了提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教師應優(yōu)化教學理念和方法,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
一、閱讀教學困難的原因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面臨閱讀教學困難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對于學生而言,語文基礎的薄弱不利于深入理解文字,更阻礙了學生對文本深層意義的感悟,使得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語文教師首先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認真審視這一問題,仔細分析其根源。對于那些在語文基礎知識學習和閱讀學習方面遇到困難的學生,教師應該對他們提出的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其次,有的學生在閱讀上的積累不夠,閱讀量和閱讀水平均存在欠缺。此外,有的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缺乏自主思考,甚至草草了事,沒有真正地理解和體會文章的內(nèi)涵,導致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回應失之空泛。還有,有的學生缺乏閱讀技巧和方法,使閱讀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其二,有的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常存在一個問題,那便是過度關注學生的答題和成績等指標,這種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誤解,認為閱讀只是為了迎合考試需求。但實際上,閱讀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因此,教師需要全面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優(yōu)化教學理念,巧妙運用教學策略,以養(yǎng)成更為良好的閱讀教學習慣。
二、優(yōu)化閱讀教學的策略
1.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只有對閱讀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熱情才能夠被有效激發(fā)出來,才能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因此,教師要潛心研究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明確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教師不能僅僅是單純地備課,更重要的是根據(jù)教學目標確定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而且,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個性特征出發(fā),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知識。比如,小學生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將閱讀內(nèi)容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給予學生直觀的感受,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主要介紹了西沙群島的位置、海水、巖石、魚以及鳥等內(nèi)容,教師可在網(wǎng)絡上搜集相關的素材,如圖片、視頻等,將課文內(nèi)容具象化,使學生能夠充分地感受富饒美麗的西沙群島,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
2.讀寫結(jié)合的策略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閱讀和寫作是非常重要的,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學生通過大量閱讀能夠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為寫作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寫作,學生能夠?qū)⑺鶎W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整合起來,這是閱讀體驗的延伸,也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使用讀寫結(jié)合的教學方式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好詞好句,學生可以將其摘抄下來,再附上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并將其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這不僅能夠深化學生的閱讀體驗,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漸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由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例如,在學習《一只窩囊的大老虎》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細讀賞析的方法讓學生品味文章的趣味性,感悟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細讀找出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句子,在空白處加上批注,談一談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這樣寫有哪些好處?其次,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廣泛交流,共同品味這些細節(jié)描寫的精妙之處,感悟作者語言中所蘊含的真情實感。最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同類型的故事,組織學生去閱讀和感悟,拓寬學生的眼界,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
3.提供個性化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注重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與健全的人格。對于閱讀教學目標來說,最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增強學生對于不同類型文本的感受和體驗,積累更多的素材,積極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讓學生與文本獨立對話。這是目前比較實用的一種閱讀方式,能夠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生活經(jīng)歷不一樣,對于同一篇文章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閱讀體驗和感悟。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組織學生積極開展自主閱讀探究活動,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內(nèi)容。
比如,在學習《金色的魚鉤》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對于這篇文章的感受和體會。有的學生側(cè)重于體會歲月的艱苦,感慨現(xiàn)在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有的學生體會到了革命先烈最崇高的奉獻精神;有的學生側(cè)重于分析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以及動作描寫等。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能夠自由交流和討論自己的觀點,成功地打開了學生的閱讀思維,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4.采用小組合作策略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們常常面臨一個難題:如何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閱讀能力?在這一點上,小組合作策略或許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式。
小組合作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和切實的優(yōu)勢。在閱讀課中,教師可以針對不同文章的類型和難度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自主合作。通過交流、討論和分享,學生可以逐漸深化對文章的理解,提升閱讀能力。這種策略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獲得更加深入的閱讀體驗,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例如,在學習《獵人海力布》一課時,教師可以從課文題目入手,讓學生首先談一談,通過閱讀題目自己獲得了哪些信息,然后再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一些有價值和有意義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隨后,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和表達自己的看法,借鑒他人的思考逐漸完善自己的答案。例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文中有哪些你不懂的知識?通過自主學習課文,你學到了什么?如果你是海力布,你會不會為了鄉(xiāng)親們犧牲自己?為什么我們要贊揚海力布,海力布身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獲取知識的過程,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策略,學生能夠較為輕松地掌握文章的重難點知識。
綜上所述,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對于學生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合理優(yōu)化閱讀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多措并舉,有效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