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艷,劉怡雯
商丘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卵巢癌早期多無明顯癥狀,隨著疾病進展,患者會出現(xiàn)下腹不適、腹脹、貧血等癥狀,甚至會擴散至鄰近器官,導致患者死亡[1]?;熓侵委熤型砥诼殉舶┗颊叩某S梅椒ǎ捎行б种颇[瘤細胞增殖、擴散,阻礙癌癥進展,延長患者的生存期[2]?;熕幬镌谝种坡殉舶┘毎耐瑫r也會抑制骨髓造血細胞,導致外周血小板減少,誘發(fā)化療相關性血小板減少癥(CIT)[3]。CIT 會導致卵巢癌患者化療藥物有效劑量減少,影響化療效果,延長化療期限,甚至會導致化療終止,增加患者的負擔[4]。臨床治療CIT 以輸注血小板、促血小板生長因子為主,但輸注血小板會導致輸血反應,誘導機體產(chǎn)生抗血小板抗體,加速血小板的破壞,危害患者健康。重組人白介素-11(rhIL-11)為骨髓基質(zhì)細胞的蛋白質(zhì)產(chǎn)物,可刺激紅細胞、巨核細胞生成,促使血小板計數(shù)增多[5]。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對巨核細胞生成的各階段均有刺激作用,可誘導巨核細胞成熟分化,加快血小板生成,常用于CIT 治療中[6]。rhIL-11、rhTPO 均可治療CIT,但哪種藥物預防卵巢癌化療CIT 效果更好需作進一步探究。本研究旨在探究rhTPO、rhIL-11 預防卵巢癌化療患者CIT 的效果,以期為卵巢癌化療患者CIT 的預防提供參考。
本研究經(jīng)商丘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20 審(025)號],選取2020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商丘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0 例卵巢癌化療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0 例。rhTPO 組年齡范圍40~73 歲,年齡(56.58±5.35)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范圍20.12~26.68 kg/m2,體質(zhì)量指數(shù)(23.35±1.24)kg/m2;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38例,黏液腺癌1 例,透明細胞癌1 例。rhIL-11 組年齡范圍39~73 歲,年齡(56.54±5.32)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范圍20.09~26.69 kg/m2,體質(zhì)量指數(shù)(23.34±1.23)kg/m2;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37 例,黏液腺癌2 例,透明細胞癌1 例。比較兩組一般資料(P>0.05),有可比性?;颊咭押炛橥鈺?。
(1)納入標準:①均符合卵巢癌診斷標準[7];②均接受含吉西他濱或鉑類相關化療藥物治療,且至少已完成≥2 個化療周期,劑量調(diào)整不超過±10%;③預計生存期>6 個月;④可耐受本研究用藥。(2)排除標準:①自發(fā)性出血者;②心肺功能異常者;③活動性出血者或血栓患者;④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⑤精神疾病者。
兩組患者初始化療方案包括紫杉醇+卡鉑或紫杉醇+卡鉑+貝伐單抗;復發(fā)化療方案包括:紫杉醇+奈達鉑、紫杉醇+卡鉑、吉西他濱+卡鉑。
rhTPO 組預防性使用rhTPO 治療:患者于本周期化療結(jié)束后第1 天皮下注射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沈陽三生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S20050048,規(guī)格:15 000 U/1 mL)300 U/kg,1 次/天,用藥途中需監(jiān)測血常規(guī),當血小板≥100×109/L 時或較用藥前升高50×109/L 時,停止用藥。
rhIL-11 組預防性使用rhIL-11 治療:患者于本周期化療結(jié)束后第1 天皮下注射注射用重組人白介素-11[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30016,規(guī)格:1.5 mg(1 200 萬U)/瓶]25 μg/kg,1 次/天,至少連用7~10 d,用藥途中需監(jiān)測血常規(guī),當血小板≥100×109/L 時或較用藥前升高50×109/L時,停止用藥。
兩組治療期間,如患者有出血傾向、心臟衰竭或出現(xiàn)血小板<25×109/L 時,立即停止用藥。
(1)比較兩組預防性用藥后1 個周期內(nèi)CIT的發(fā)生率。CIT 診斷符合相關診療共識中[8]標準,即抗腫瘤化療藥物應用后外周血中血小板計數(shù)<100×109/L。(2)血小板最低值:比較兩組用藥前(用藥前3 天內(nèi),下同),用藥結(jié)束時的血小板最低值。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邁瑞B(yǎng)C-5000血細胞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檢測血小板計數(shù),取最低值。(3)血小板恢復正常時間:比較兩組血小板恢復至(75~100)×109/L、≥100×109/L 的時間。(4)凝血指標:用藥前、用藥結(jié)束時,抽取患者空腹肘靜脈血3 mL,采用即時凝血分析儀(四川科儀誠科技有限公司,型號:OCG-102)檢測患者的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時間。(5)不良反應:比較兩組用藥期間的關節(jié)痛、發(fā)熱、水腫、心律失常發(fā)生率。
采用SPSS25.0 處理數(shù)據(jù),以例(%)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表示計量資料,組間以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以配對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ɑ=0.05。
rhTPO 組的CIT 發(fā)生率為7.50%(3/40)低于rhIL-11 組的CIT 發(fā)生率25.00%(10/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0,P=0.034)。
用藥前,兩組血小板最低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藥結(jié)束時,兩組血小板最低值較用藥前升高,且rhTPO 組高于rhIL-11 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小板最低值比較() ×109/L
表1 兩組血小板最低值比較() ×109/L
預防性用藥后,rhTPO組血小板恢復至(75~100)×109/L、≥100×109/L 的時間均短于rhIL-11 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用藥后血小板恢復正常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用藥后血小板恢復正常時間比較()d
用藥前、用藥結(jié)束時,兩組患者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凝血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凝血指標比較()
rhTPO 組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較rhIL-11 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例(%)]
CIT 的發(fā)生與化療藥物所致的血小板破壞增加、血小板減少等密切相關,其具體發(fā)病機制與化療藥物種類有密切關系[9]。CIT 為卵巢癌化療期間常見的不良反應,會導致化療藥物劑量減少、延遲化療等,嚴重影響患者的化療效果,須及早采取藥物預防CIT 的發(fā)生[10]。rhIL-11、rhTPO 是臨床治療CIT的常用藥物,均可促進血小板生成,減輕患者病癥,但有關二者治療CIT的對比效果仍需作進一步探究。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rhTPO 組的CIT 發(fā)生率低于rhIL-11 組,血小板最低值較rhIL-11 組高,血小板恢復時間較短,說明相較rhIL-11,rhTPO 預防卵巢癌化療患者CIT 的效果更顯著,能有效改善血小板最低值,加快血小板恢復正常。分析原因在于,IL-11 由人體骨髓基質(zhì)細胞、間質(zhì)細胞分泌生成,可刺激漿細胞增殖,加快巨核細胞的形成與成熟,提高血小板計數(shù)[11]。rhIL-11 可通過刺激巨核細胞、造血干細胞增殖來參與機體造血過程,提高血小板水平,加快血小板恢復正常[12]。但該藥物治療CIT時可能會誘發(fā)心悸、水腫、發(fā)熱等不良反應,甚至會誘發(fā)心衰。血小板生成素為特異性造血生長因子,可特異性結(jié)合受體MpI,調(diào)節(jié)局核細胞的分化、增殖并分裂為有功能的血小板[13]。rhTPO 可直接刺激巨核細胞集落形成,誘導該細胞成熟、分化,加快巨核系祖細胞增殖,促使造血微環(huán)境得以改善,從而加快血小板功能恢復[14]。韓瑛等[15]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rhIL-11 相比,rhTPO 可以更快地促使卵巢癌CIT 患者的血小板恢復正常,改善血小板最低值,與本研究結(jié)果相似,進一步證實了本研究結(jié)果的可靠性。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用藥前、用藥結(jié)束時,兩組患者各凝血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且用藥前后各凝血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卵巢癌化療患者預防性使用rhTPO、rhIL-11 不會對患者的凝血功能產(chǎn)生影響。
本研究還顯示,rhTPO 組的不良反應較rhIL-11 組少,說明相較rhIL-11,rhTPO 預防卵巢癌化療患者CIT 的不良反應較少,患者耐受性較高。分析原因在于,rhIL-11 雖能治療CIT,但其會誘發(fā)水腫、發(fā)熱、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甚至會導致既往有心臟病患者發(fā)生心衰,毒副作用較大。rhTPO 治療期間患者并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僅有發(fā)熱、關節(jié)痛等癥狀,對患者危害較小。但因本研究所選樣本量不多,可能會導致有關藥物不良反應的研究結(jié)果存在偏差,未來可擴大樣本量,延長研究時間,對此展開深入探究,以期為該類患者的臨床治療藥物的選擇提供指導。
綜上所述,rhTPO、rhIL-11 均可預防卵巢癌化療患者CIT 的發(fā)生,相較rhIL-11,rhTPO 預防CIT的效果更顯著,能有效改善血小板最低值,加快血小板恢復正常,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且不影響患者的凝血功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