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 徐暢
[摘要]文章基于2017—2022年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的譯介與研究,通過韓國大韓出版文化協會、阿拉丁等權威機構官方網站的統(tǒng)計數據,梳理了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的研究現狀,歸納分析了其在韓國的譯介特征,探討了推動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譯介與傳播的對策與措施,以期為中國文學“走出去”提供參考。
[關鍵詞]當代推理小說;中國;韓國;譯介;傳播
從先秦兩漢法律文獻到歷代史書傳記,再到宋元話本、明清公案小說,中國幾千年深厚的文學傳統(tǒng)與積淀為偵探小說的出現提供文化基礎。直至清末,隨著《駝背人》等西方偵探小說的涌入,一時間社會上形成翻譯、閱讀、創(chuàng)作偵探小說的浪潮。隨后,在程小青、孫了紅、陸澹安等作家的推動下,我國偵探小說日益發(fā)展壯大。
20世紀50年代,因為松本清張等一大批日本小說家大膽創(chuàng)新小說寫作手法,自此偵探小說開始邁入“推理時代”,推理小說的名稱也應運而生。但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受當時間諜小說熱潮的影響,古典解謎式的傳統(tǒng)偵探小說幾近絕跡,推理小說更無從談起。直到改革開放之后,隨著日本推理小說的傳入,我國一批批本土推理小說作品才開始出現。全國偵探推理小說大賽、“推理之門”網站、北京偵探推理文藝協會、《歲月推理》等各類推廣載體也如雨后春筍。21世紀以來,周浩暉、紫金陳、雷米、陸秋槎、陳浩基等作家的小說作品逐漸走出國門,在國外引起熱烈反響,為國外讀者所熟知和喜愛。至此,中國推理小說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一、2017—2022年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的傳播概況
根據大韓出版文化協會的統(tǒng)計資料,2017—2022年間共有31種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翻譯出版。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傳播過程中表現的特征具體如下。
第一,作家群體層次合理,后續(xù)發(fā)展?jié)摿薮蟆?017—2022年傳播至韓國的中國當代推理小說作品共涉及我國海峽兩岸和香港地區(qū)的16位作家,其中有作家馬燕楠、雷米、阿乙、紫金陳、陸秋槎、諸葛文、何慕;有臺灣地區(qū)作家寵物先生、平路、天地無限、紀蔚然、臥斧、昆侖、舟動;有香港地區(qū)作家陳浩基和文善等。在這些作家中,既有平路、紀蔚然等50后老一輩作家,也有雷米、阿乙、陳浩基、臥斧等70后中堅力量,更有紫金陳、陸秋槎、何慕、寵物先生、舟動等80后新銳作家。這些作家的專業(yè)背景各不相同,例如,寵物先生、陳浩基、雷米、紫金陳、陸秋槎、臥斧分別畢業(yè)于資訊工程專業(yè)、計算機科學專業(yè)、法學、水利工程專業(yè)、古典文獻學、醫(yī)學工程學專業(yè),真正文學專業(yè)出身的作家寥寥無幾。作家專業(yè)背景的多樣性催生了推理小說藝術流派的多樣性,諸多風格迥異的作品又以其獨特的魅力推動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的發(fā)展。
第二,譯者的專業(yè)化與職業(yè)化趨勢明顯,譯本質量顯著提升。我國絕大部分推理小說的韓籍譯者畢業(yè)于韓國大學中文系或韓中翻譯專業(yè),非外語類專業(yè)出身的譯者已不占主流。例如,《13.67》《山羊獰笑的剎那》《第歐根尼變奏曲》《網內人》的譯者Kang Choa畢業(yè)于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系,《心理罪:畫像》《殉罪者》《低智商犯罪》的譯者Park Sojeong與《三國諜影》(1—4)的譯者Hong Mingyeong在高麗大學中文系和淑明女子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又在梨花女子大學翻譯研究生院攻讀韓中翻譯專業(yè)。同時,譯者的職業(yè)化程度也明顯提高,大部分譯者專職從事中韓翻譯或與圖書出版相關的工作。例如,Kang Choa與Park Sojeong是韓國翻譯集團“絲綢之路”的中文圖書專職譯者;Hong Mingyeong則在Enterskorea出版社從事中文翻譯和圖書版權代理工作。譯者的專業(yè)化與職業(yè)化水平的提高,不僅保障了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的翻譯質量,也極大地改善了其在韓國譯介與傳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第三,中國當代推理小說深受韓國本土出版社關注,獲得韓國讀者青睞。近年來,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已成為韓國眾多出版社爭先出版的對象,這些出版社每年都向市場推出不同流派的中國當代推理小說。比較有代表性的韓國出版社是Hansmedia出版社、Mongsil出版社、現代文學出版社等。Hansmedia出版社曾出版紫金陳的《長夜難明》《無證之罪》、陳浩基的《網內人》《13.67》、寵物先生的《虛擬街頭流浪記》、雷米的《心理罪:畫像》、天地無限的《第四名被害者》等諸多中國推理懸疑小說。Mongsil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的第一本書是中國作家罪惡傾城的《以罪為名》,譯為《與死神捉迷藏》。該出版社的代表朱娟智也曾在采訪中說道:“自己喜歡讀懸疑小說和推理小說,Mongsil出版社也主要出版推理小說?!爆F代文學出版社出版了紫金陳“社會派”推理作品三部曲中的《壞小孩》、平路的《黑水》、臥斧的《FIX》等。韓國本土出版社不斷出版本格派、社會派、法庭派、懸疑派和冷酷派等不同類型的中國當代推理小說,這使其活躍于韓國文學市場,在韓國引起廣泛的閱讀熱潮。
第四,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的傳播效果良好,讀者評分較高。韓國圖書平臺阿拉丁的讀者對2017—2022年中國當代推理文學作品的評分大多集中在8.5—10分(滿分為10分)。其中,《虛擬街頭流浪記》《黑水》《FIX》《第四名被害者》等作品曾位于BEST TOP100的行列?!堕L夜難明》(銷售指數1998)、《心理罪:畫像》(銷售指數1092)、《網內人》(銷售指數2388)等作品在韓國出版發(fā)行多年后,仍能夠保持較高的銷售指數。另外,韓國讀者的讀后感也能體現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的傳播情況。以紫金陳的《無證之罪》為例,讀者“doona09”留言道:“我之前看過小說《長夜難明》,這是我第二次看紫金陳作家的書,這本書充滿了社會主義推理小說的魅力,章節(jié)不多卻能如此吸引讀者,紫金陳作家是我深深崇拜的作家。”從上述的讀者評分、銷售指數和讀者留言可以看出,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傳播狀況良好,受到韓國讀者歡迎。
第五,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的影響力有所提升,受到眾多韓國媒體的關注和認可。2018年12月28日,韓國新聞周刊《SisaIN》在文化專欄中刊登了一篇關于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家紫金陳的《長夜難明》的報道,該報道詳細介紹了整本書的邏輯結構,并稱贊作家紫金陳為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界三大作家之一。2021年9月23日,《首爾經濟》在《文化·體育》欄目中更新了一篇名為《推理小說重新詮釋歐洲古典童話》的新聞,稱陳浩基的作品《杰克魔豆殺人事件》利用推理小說手法再現童話故事,將作品主題直接地傳達給讀者。從上述的韓國媒體報道可以看出,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的譯介和傳播影響力日漸增強,獲得業(yè)界好評與專業(yè)認可。
二、2017—2022年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的研究狀況
相較于其他類型的小說題材,韓國學術界對中國推理小說的研究歷史雖然較短,但是研究熱情較高。據筆者統(tǒng)計,早在2001年就有韓國學者高淑熙在韓國雜志《韓國中國小說學會》上發(fā)表一篇名為《犯罪和推理的世界:公案小說》的學術論文,專門研究中國公案小說題材內容。學者樸光準也曾在2016年發(fā)表論文《清末與外國推理小說的翻譯研究:以〈時務報〉的外國偵探文本翻譯為中心》,研究我國《時務報》上收錄的外國推理小說翻譯問題,并將其刊登在韓國的學術期刊《中國文學》上。此后,眾多韓國學者在《比較文學研究》《中國研究》等韓國學術期刊上發(fā)表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的相關論文。
2017—2022年,韓國學術界對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的研究主要側重于三個方面。第一,研究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的韓譯本翻譯方法,代表性論文有高雨欣的《中國推理小說的韓文翻譯研究:以小說〈法醫(yī)秦明〉為例》。第二,中韓推理小說的比較研究,如崔恩京的《通過中國推理小說了解韓國讀者對中國現代小說的接受:以小說〈13.67〉為例》。第三,研究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的寫作風格,如李仙美的《公案小說和推理小說比較:以〈三言〉中的公案小說和程小青中短篇翻譯小說集〈霍桑探案〉為例》。另外,樸曉仙的《東亞推理小說與近代文明:近代東亞推理小說類型的起源及接受》從傳播學角度出發(fā),比較東亞各國推理小說類型的接受情況,探索近代東亞推理小說的發(fā)展特征以及傳統(tǒng)犯罪小說體裁等異質文學的歷史脈絡。
隨著韓國學術界對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的深入研究,筆者發(fā)現與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相關的韓國碩博論文也逐漸增多。從近年的韓國碩博論文研究內容來看,主要可分為兩大類研究方向。第一,對當代推理小說作品及作家的相關研究,如樸恩惠的《程小青偵探小說研究:以近代認識和敘事方法為例》。第二,研究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的韓譯本翻譯策略,如陳福的《蔡竣的〈北京一夜〉中韓翻譯研究》。但從整體來看,韓國學術界對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的研究還是相對較少,且研究深度和廣度還有待拓展,研究成果的數量和質量還有待提升。
三、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譯介與傳播的對策與措施
近年來,中國當代推理小說憑借風格多樣、邏輯成熟等特點,潛移默化地影響韓國讀者的閱讀趨向,并在專業(yè)能力強的譯者團隊、健康良好的市場機制的加持下,其在韓國的譯介與傳播取得重大進展,長期占據韓國圖書市場的較大份額,未來發(fā)展空間廣闊。然而,與龐大的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出版規(guī)模相比,譯介到韓國的中國當代推理小說作品數量微乎其微。因此,我國多方主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進一步推動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的廣泛傳播。
第一,出版機構要擴大對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家在韓國的宣傳,提高作品知名度。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傳播已有幾十余年,但韓國讀者基本只能在圖書館或書店看到中國推理小說,很少能從其他途徑了解相關作品。同時,韓國讀者較為熟悉的中國當代推理小說作家僅有陳浩基、雷米、紫金陳等,對平路、寵物先生、文善等其他中國推理小說名家知之甚少。因此,若想解決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傳播的困境,出版機構可以通過跨界合作,在韓國主流媒體上提升推理小說名家的曝光度。為此,中國圖書出版社、各級圖書協會等機構可以聯合中國推理小說作者定期在韓國舉辦國際書展,并邀請韓國各大出版社、職業(yè)譯者、插畫師、主流社交媒體等多方主體參與,促進專業(yè)人士之間的交流,從而提高中國當代推理小說作者的知名度,進一步擴大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的市場。
第二,高校要重視對優(yōu)秀翻譯以及文學批評人才的培養(yǎng),培育中國當代推理小說職業(yè)譯者。據筆者調查,影響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銷售的前兩個直接原因是作者和譯文質量。目前,在韓國傳播的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的作者基本是雷米、紫金陳、天地無限、臥斧、陳浩基等名家大師,這些名家的作品原文的可讀性毋庸置疑,但譯文質量卻較難得到保障。如果譯者的譯文水平不足,其所翻譯的譯文無法滿足目的語讀者的需求,那么經典的推理小說在傳播過程中可能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因此,高校培養(yǎng)職業(yè)譯者,提高譯者的翻譯能力至關重要。目前,國內已有百余所高校開設朝鮮語MTI與亞非語言文學專業(yè),每年能為翻譯界培養(yǎng)一大批翻譯人才,但這些翻譯人才轉變成推理小說職業(yè)譯者的實際情況還不夠理想。為此,高校在培養(yǎng)職業(yè)譯者時,可以多開設關于推理小說翻譯的相關課程,為后期翻譯專業(yè)學生從事推理小說職業(yè)翻譯工作奠定扎實基礎。
第三,出版機構要規(guī)范版權經紀人管理制度,提供專業(yè)化版權交易服務,加強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的傳播平臺建設。版權經紀人又稱版權代理人,在圖書國際貿易中,其介于作家與出版社之間,是為作家出版作品提供中介服務的中間人[1]。版權經紀人不僅熟知國外文化環(huán)境和出版慣例,還擁有較好的國際圖書出版網絡資源。我國版權經紀人隊伍建設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近年來發(fā)展趨勢逐漸穩(wěn)固,但面對浩大的圖書市場,版權經紀人仍屬稀缺人才?,F今,中國當代推理小說“走出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國外版權代理機構,已出版的推理小說的出版機構以中小型獨立出版社為主,且圖書版權輸出交易均由獨立出版社或文學代理人負責,我國版權經紀人未能在出版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作用。因此,為了讓更多的中國當代推理小說“走出去”,出版機構需要打造專業(yè)化版權交易服務,重視對版權經紀人才的培養(yǎng),組建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的韓國版權經紀人隊伍。
第四,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可聯合國內出版集團在韓國創(chuàng)辦中國書刊社,設立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專題,豐富讀者視域。政治、文化等眾多因素導致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進入韓國時易遇到傳播壁壘,韓國本土出版社難以為中國當代推理小說開拓韓國市場而另辟資源。為解決該困境,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可聯合出版集團在韓國創(chuàng)辦中國書刊社,由此,我國無須與韓國本土出版社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也可以保障中國當代推理小說譯作在韓國市場傳播。例如,2002年,中國外文出版發(fā)行事業(yè)局與香港聯合出版集團進行投資,在美國成立第一家中國書刊社—長河出版社,并出版了一系列中國兒童文學圖書,吸引國外讀者的閱讀興趣。因此,我國政府相關部門也可嘗試與其他出版集團合作,在韓國成立中國書刊社,下設推理小說專題進而直接推廣,將優(yōu)質中國當代推理小說推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
四、結語
2017—2022年,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的譯介與傳播取得重大進展,以紫金陳、雷米、阿乙、陳浩基、天地無限為代表的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家的眾多作品已在韓國譯介和傳播,但從整體來看,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傳播過程中仍面臨諸多困境,導致推理小說在韓國的譯介與傳播仍處于初始階段。為此,中韓兩國的圖書出版界、翻譯界應進行深入交流,可以采取提高推理小說作者知名度、培養(yǎng)推理小說職業(yè)譯者、完善版權經紀人制度、在韓創(chuàng)辦中國出版社等舉措,大力推動中國當代推理小說在韓國的譯介與傳播以及學界研究,從而進一步打開韓國圖書市場,讓凝聚著中華民族獨特理念的中國當代推理小說獲得更高質量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楊.中外版權代理市場起源比較[J].東南傳播,2011(07):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