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在老家生活,拒絕我給她生活費,她說自己掙的錢花不完。老媽都是六十多歲的人了,一沒固定收入,二沒退休金,她是怎么創(chuàng)收掙錢的呢?當我提出這個問題時,老媽笑哈哈地說:“如今社會好,只要你勤快,手腳不閑著,到處可以抓到錢!”
老媽打聽到鄰村有個手套廠。由于手套的最后一道工序需要手工加工,廠里便把活兒分給附近村民,村民也得以掙點手工費。老媽干活利索,漸漸地,她便不再滿足于只掙手工費。于是,她從手套廠批發(fā)了一些手套,帶到集市上試著賣。手套廠答應(yīng)她,賣不完的可全部退貨。有了這個承諾,老媽便放開手腳干起來。沒多久,老媽便收獲了一筆錢,她用這些錢給孫兒們買衣服、買玩具,哄得孩子們開心,老媽也樂開了花。
老媽創(chuàng)收,妙招可不少呢!冬天過去了,手套賣不動了。老媽便去另一個工廠批發(fā)絲巾和枕巾去集市賣,她很會把握農(nóng)村人的消費心理,進的貨特別受歡迎。不過,老媽趕集賣貨掙的錢雖然不少,卻很辛苦。趕集要起早貪黑,而且吃飯也不規(guī)律,我勸老媽不要去了。她說:“沒事,我也不是天天去,累了就歇歇。我知道,掙錢是好事,但不能掙錢不要命,掙的夠吃夠花就行了?!?/p>
我家的菜園子旁邊就是李叔的櫻桃園。李叔家的櫻桃園規(guī)模很大,吸引了不少人前來采摘,很是熱鬧。老媽便巧借東風,待游客摘完櫻桃之后便招呼他們來我家小菜園里看看。沒想到,游客對老媽的小菜園非常感興趣,經(jīng)常有人光顧。如此一來,老媽也不用趕集,游客摘完櫻桃,順便就到小菜園里割點韭菜,摘幾根黃瓜,拔點小蔥。老媽坐在菜園里,負責給游客稱重結(jié)賬。小菜園里的菜綠色又新鮮、實惠又好吃,回頭客很多。有的游客再次回來,竟然不是為李叔家的櫻桃,而是為了老媽的新鮮蔬菜。就這樣,櫻桃園與小菜園的游客互相帶動,實現(xiàn)了“雙贏”,李叔和老媽都很開心。老媽感謝李叔家的櫻桃園做廣告引來了這么多顧客,李叔夸老媽有經(jīng)濟頭腦。
老媽的創(chuàng)收妙招還有很多,她從中不僅找到了價值感和成就感,還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安排得很充實。老媽很滿足這種生活。看著老媽有滋有味地生活著,我也非常欣慰。
在老媽的影響下,我想到利用自己的特長也搞點小創(chuàng)收。于是,我便開始了業(yè)余寫作,文章時常見諸報端,為自己賺了不少零花錢。最重要的是,寫作充實了我的生活,這也算是新時代好家風的一種體現(xiàn)吧。
(河北? ?王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