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波 邊素英
一、活動背景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把培育時代新人、提升社會文明程度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p>
學校是育人的主陣地,建設文明校園,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進而推動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需要教師的精心引導和栽培,引導學生增強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而馬鞍中心小學一直將學生文明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
自2021年9月起,學校推出“馬鞍有禮 善澤童心”德育品牌創(chuàng)建活動,旨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文明習慣,而這恰恰與2022年紹興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推出的“浙江有禮·德潤越地”實施內容不謀而合。
二、典型做法
為落實“馬鞍有禮 善澤童心”德育品牌建設,學校設計了“七禮四范一愛”的整體架構,從學生、教師、家長、社會等多個維度全方位推進“有禮教育”的有效實施,形成家、校、社會多發(fā)合力的良好教育氛圍,切實提升學生的有禮指數和文明素養(yǎng),引導學生做“馬鞍七禮”好少年。
(一)價值引領 立德樹人——落實“四范”要求
“教書育人”乃師者天職。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清楚自己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更要清楚我們要為誰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此,我們要求教師做“四范”教育者,根據教師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制定教師“四范”實施標準。“四范”即儀行有范、遵紀有為、文明友善、守土有責。教導處制定細則,將教師的儀表體態(tài)、考勤守紀、敬業(yè)愛生、專業(yè)能力等方面進行每月定性考核。結合“四范”要求開展“最美教師”“十佳優(yōu)秀輔導員”等評比活動,推動老師們樹立為人師表的使命感,積極工作的責任心,提升教師思政教育水平,努力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多方聯動 協(xié)同育人——推進“一愛”行動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學校、家庭、社會三者有機銜接、協(xié)同配合,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迫切需求,更是促進兒童青少年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的必然要求,為此,我們推出家長和社會“助學有愛”的“一愛”系列活動,促進家、校、社合作的協(xié)同發(fā)展。
1.奔跑吧,潮少年!校企聯建星睿課堂
2022年11月,學校與共青團柯橋區(qū)委、馬鞍街道團工委聯合推出“校企聯建—企業(yè)家星睿課堂”品牌,開設,開辟德育第二課堂——“潮課堂”,邀請馬鞍街道優(yōu)秀企業(yè)家每月走進校園,將他們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奮斗歷程、人生經歷帶到課堂中,通過宣講的形式,讓學生們感悟企業(yè)家們勇于拼搏的奮斗精神、敢于創(chuàng)新的實踐精神,從而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志向,培養(yǎng)責任擔當,在學生們的“拔節(jié)孕穗”期,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 好爸好媽好交警”護學崗
由于學校門口緊鄰馬路,為了杜絕學生們上下學期間發(fā)生危險的隱患,因故,學校開設了“好爸好媽好交警”護學崗。在上下學期間,家長志愿者、交警志愿者每天風雨無阻地為學生們開辟一條“安全通道”,為他們每天安全上下學保駕護航。
3“. 家長進課堂”活動
為了更好地拉近學校與家長的距離,發(fā)揮學生家長不同的特長資源優(yōu)勢,豐富學生集體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眼界,助力學生們全面健康成長,我們學校積極開展家長、企業(yè)、社會機構進課堂活動,通過隊課、晚托素質拓展時段給班級學生開展豐富多元的生活小知識教學,例如編織課堂、扎染課堂、小小銀行家、“潮少年”搏擊社等。此外,我們還與馬鞍交警中隊聯動,開設“警校課堂”,定期為學生開展交通知識與技能培訓?;顒臃e極發(fā)揮了家長和社會愛心群體的力量,他們協(xié)助參與學校工作,營造了和諧的育人氛圍。
三、涵養(yǎng)文明 潤澤心靈——踐行“有禮”活動
(一)積極宣傳,營造氛圍
學校通過開學典禮、國旗下講話、少先隊活動等渠道,進行動員宣傳,營造“有禮教育”的活動氛圍。結合學生日常的文明教育中存在的難點、重點,創(chuàng)編成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的“馬鞍七禮”三字經,從儀態(tài)有當、飲食有度、言談有禮、舉止有節(jié)、游賞有致、觀儀有章、作息有序7個方面創(chuàng)編三字經。利用晨間誦讀、課前背誦、午間播放等方式,在全校開展“七禮”三字經誦讀活動,做到人人會誦讀,人人能遵守。
(二)豐富內容,扎實開展
為使活動實施更為有效,學校制定了“馬鞍七禮”校園文明實踐活動內容。立足少先隊的校園常規(guī)檢查評比活動、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學校現有的德育特色活動,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形式新穎、載體豐富、參與面廣并具有時代特色的校園活動。
1.儀有禮。我們開展了“巧動手,會生活”生活技能賽、“小巧手,會創(chuàng)造,迎五一”校園創(chuàng)意勞動節(jié)、“文明有禮展風貌,薪火接力迎亞運”等系列迎亞運活動等,加強學生儀容儀表的規(guī)范教育。
2.食有禮。在習總書記的節(jié)約糧食的號召下,學校組織策劃了“節(jié)能減耗,杜絕浪費”系列活動。例如“美好‘食光,拒絕‘盛宴”活動,“詩配畫”“菜單設計”“宣傳招貼畫”評比;“美好食光”每月光盤示范班評比、微信小程序光盤打卡、“我是光盤小明星”等評比活動,打造節(jié)約型校園的同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杜絕校園餐飲浪費,營造“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的濃厚氛圍,人人堅守“光盤崗”。
3.言有禮。開展五項競賽常規(guī)檢查、微笑視頻征集活動、校園“笑臉墻”建設、文明禮儀崗等活動,加強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
4.舉有禮。開展“孝孝善善”征集活動、每月“孝心娃善行娃”評比、每年“十佳善德好少年”、“十佳善德好家庭”評比、“孝善志愿團”、“石榴花開,籽籽同心”系列活動等。
學校善行活動深入社會,我校曾與新疆阿克蘇地區(qū)阿瓦提縣烏魯卻勒鎮(zhèn)阿依庫勒小學的“手拉手,心貼心”被央視《焦點訪談》欄目組播出,繼央視“焦點訪談”欄目進行專題報道后,《浙江日報》《浙江教育報》《紹興日報》等省市級主流媒體在顯著位置對該活動進行了跟進報道,省教育廳《今日擇報》等信息刊物也刊載了相關情況,引起了較大反響。
近幾年,我校的民族團結教育仍舊繼續(xù)深入推進,就在去年,我校的民族團結教育經驗在團中央???,與區(qū)民宗局開展“民族團結我宣講”活動。
前幾天,學校的“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共筑民族團結精神”民族風情節(jié)活動也在笛揚新聞上報道,學校后期還將在藝術節(jié)中陸續(xù)開展少數民族“現場繪畫”“書法大賽”“少數民族一臺戲”等展評活動,讓學生全方位體會民族文化風采,近距離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善德教育的熏陶感染下,我校的孩子也耳濡目染,人人爭做善德好少年。就在前不久,我校的幾名學生幫助迷路孩子找到了家人,收到柯橋區(qū)公安分局馬鞍派出所民警特意送來的一封感謝信,并在“柯橋警方”“百味柯橋”“越牛新聞”等媒體大肆表揚??梢姡寣W生敬孝行善,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在生活中已日行見效。
5.賞有禮。我們開展手繪校園窨井蓋大賽、成立“一米潔凈”護衛(wèi)隊、種植畢業(yè)樹、“校園化腐朽為神奇”評比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愛護身邊環(huán)境的習慣,增強環(huán)保意識。
6.觀有禮。學校開展國旗下展演、國旗下征文評比、“紅色網上游”等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的意識,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
7.作有禮。開展眼保健操和廣播體操“兩操賽”、每月“運動小明星”評選、“迎亞運,促團結,向未來”春季體育節(jié)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作息時間,確保每天室外一小時的運動量,良好的作息循環(huán)下,學生激情煥發(fā),神采飛揚,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
四、評價引領 助推發(fā)展——實施“七禮”評比
(一)設計“馬鞍七禮”書簽
為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持續(xù)養(yǎng)成文明習慣,學校結合評價開展“集書簽,共參與,爭當七禮好少年”活動。為此,學校少先隊特根據“七禮教育”內容,開展“馬鞍七禮”書簽團隊設計大賽,全街道小學近90個中隊參加,收到作品160余套。各中隊從不同角度入手,設計制作了一套套精美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書簽。活動共分從初評、入圍、網絡投票三個階段,設“最佳設計獎”“最佳人氣獎”“最佳制作獎”等獎項,最終評選出能一套具有馬鞍特色、符合“七禮教育”的書簽,并批量制作,用以激勵學生,爭做“馬鞍七禮好少年”。
(二)制定“馬鞍七禮”評價細則
評價是教育教學中的一種有效途徑,為使“七禮教育”真正助推學生文明素養(yǎng)的提升,學校緊扣“七禮”內容,以校園德育活動為依托,以學校常規(guī)管理中的“牛皮癬”問題為突破口,制定了具有導向性、發(fā)展性、激勵性的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馬鞍七禮少年”評價細則,并將學生的有禮指數納入學生的綜合評價報告單和星級學生評比中。
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中隊輔導員們根據“馬鞍七禮量化考核記錄本”組織隊員自薦七禮小考官,依據馬鞍七禮細則中的七禮——儀有禮、食有禮、言有禮、舉有禮、賞有禮、觀有禮、作有禮這七個方面內容展開互評、他評,采取每一禮一考官,配備臂章進行考核,周評、月評、學期評,綜合評定“七禮少年”。
根據“七禮小考官”們的周評、月評考核結果,學生們可獲得相應稱號,并獲贈相應定制款書簽一枚,集齊一套七禮書簽的學生,則可頒發(fā)馬鞍“七禮少年”榮譽證書,該學生期末直接獲得五星級學生的“美德星”。
這種以參與、達標和表揚、鼓勵為主的評價細則,沒有門檻、人人參與,人人獲獎,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了學生日常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五、主要成效
經過一年多來的實踐,在學校、家庭、社會的多方努力下,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有了明顯的提升,主動問好的學生多了,微笑待人的學生多了,課間追跑的現象少了,光盤行動自覺了,學生儀容儀表改變了,集會的紀律改善了。
學校的“馬鞍七禮”品牌也逐漸成熟,組織開展的各類“馬鞍有禮”活動在國家、省、市、區(qū)媒體上多次宣傳報道;活動在區(qū)級輔導員工作經驗交流中被教體局領導點名表揚;家校合作活動案例在區(qū)家庭教育促進會上做經驗分享介紹;學校有一名學生被評為省優(yōu)秀少先隊員、一名學生獲市五號學生;一名學生獲得省“最美浙江人——身邊的美德少年”稱號;有三名教師獲得省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稱號。三個課程獲區(qū)精品課程;一個課程群評為區(qū)精品課程群,一個課程被評為市精品課程;學校被評為教育科研工作先進集體;一名老師被評為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個人;兩名老師獲柯橋區(qū)“國旗下講話”征文比賽二等獎;兩名學生獲“百年潮涌·紅星閃閃放光彩”征文比賽一等獎、三等獎;13篇反詐行動實踐活動報道在越牛新聞上發(fā)表,多人獲得紹興學校市消防安全繪畫征文獲一、二等獎;一名老師的微黨課視頻在學習強國發(fā)布;學校還榮獲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市紅領巾示范學校、“金色陽光”十佳德育特色品牌、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單位、區(qū)首屆無詐校園、市首批“無詐校園”、市平安校園、紹興市無廢校園等先進榮譽。
通過各種評選活動,激發(fā)了老師們無私奉獻,求真務實的工作態(tài)度;家、校、社活動,促進了親子關系的和諧發(fā)展,形成了教育的合力發(fā)展的新面貌。
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喚醒人內心的潛能。我們立足馬鞍現狀,從學生“七禮”建設,教師行為準則,家長以身示范,社會能量傳播多個方面進行輻射,初步促進了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逐步更新了家長的教育觀念。德育需要“靜待花開”,在培育具有馬鞍烙印的新時代少年路上,我們將繼續(xù)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