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曹羽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英昌外相俊美、帥氣、安靜,內(nèi)心樸茂、野逸、不羈,性靈卻極有穿透力,自內(nèi)而外,勢如破竹。
他寫詩,一葉落傷情,一花開歡神,他說自己要的是一份審美感受。在香界寺賞玉蘭,他吟道:“一樹婆娑舞,應(yīng)為冰雪魂。嫩芽新有意,老干舊時痕。露冷青云影,花開白玉樽。東風(fēng)渾不解,何事入空門?”看徐文長的墨葡萄,他脫口:“水墨淋漓墨不干,青藤老筆寫心酸。世人不解風(fēng)流意,多買胭脂畫牡丹?!边@樣好詩,他還自謔打油,那格調(diào),能是打油?
格調(diào)高古,是英昌的一以為之。葉淺予先生說:詩、書、畫、印,不是加法,是乘法。英昌深以為然,所以他的詩、書、畫、印,彼此里都有氣息。
英昌最近曬出書法《二十四詩品》,每一品書寫風(fēng)格迥異,雖不能盡善盡美,但該勁健的勁健,該疏野的疏野,該高古的高古,詩意入書,各具二十四詩品的豐神,可見其平日博采眾家之長的功力。古人說:書者,如也,如其心。朋友問他:風(fēng)格不一,算不算花心?英昌大笑,說這只是對過往用功的梳理,他尚年輕,有自由揮灑的空間和能力,任性得起。
吳英昌 陶淵明詩34cm×100cm2022
吳英昌 杜牧詩16cm×50cm2021
不過,他平日更鐘情懷素的《自敘帖》,寫一遍,酣暢一次,寫了無數(shù)遍,也酣暢了無數(shù)次。從字的以圓破方,到人的從禪入狂,我想英昌更喜歡的是那份極限對立中的大統(tǒng)一。書法上他追求氣象宏闊又不失細膩,希望在法度內(nèi)享受一份自由自在,其中張力恰在于對立統(tǒng)一。
英昌把這一切都入了印。在首都師范大學(xué)攻讀碩士期間,他把精力放在了鳥蟲篆印上,從先秦魏晉南北朝切入,直追漢印的源頭。我看過一些鳥蟲篆印,大多華美得失去了原始圖騰的神性,那吉祥寓意也著了匠氣、俗氣。雖然也有吳子健、韓天衡那樣的鳥蟲大家,但畢竟寥若晨星。英昌的鳥蟲篆印追求高古和寫意,這個藝術(shù)歸屬,讓他最終能戴著鐐銬舞出自在和禪意。
英昌師從篆刻名家馮寶麟先生,卻沒有走上老師的元朱文印之路,這是師生彼此的大智慧。馮寶麟先生告訴他:大樹底下長不出大樹,你要保持距離。這個守望的距離,當(dāng)是做人的格局和藝術(shù)的真髓。
我和英昌探討格局。他說追求第一不是格局,追求唯一才是格局;我說人在山頂不是格局,和大地一體才是格局。
英昌淡泊,他的心思從不在名和利。在藝術(shù)上,他人好活兒高,掙點兒干凈錢也挺容易,但他的心思不在這里。這無關(guān)是清高還是物質(zhì),天性使然,如此而已。這樣天性,最得藝術(shù)的眷顧,上天公平,也在于此。
人生多不如意事,英昌貌似一直歡喜。藝術(shù)安放了他的天性,這雖然是一份大歡喜,但他的終極追求還是安頓生命。所以他的藝術(shù)不是事業(yè),是他的副產(chǎn)品,安頓生命才是他更大的事業(yè)。這么年輕,如此胸次,讓我訝然,隨之贊嘆。
我們也聊弘一法師的“華枝春滿,天心月圓”,他說那是彼岸的目標。當(dāng)下,只能不斷回歸到自己的一顆心,把詩、書、畫、印都攏到了心上,在心上下功夫。他這才真是用對了方向,英昌是一個大聰明人。
他偏說自己笨,也喜歡用笨功夫,我說他和馮寶麟先生一樣,是聰明人下了笨功夫。英昌號啞者,他確實嘴笨,人也安靜,但內(nèi)心世界極其豐富,心里話從來比嘴上話多得多。他長得辯證,活得也辯證,在藝術(shù)之路上注定是個永遠的行者。
惟其行著,才稱行者,才成行者。那行者的盡頭,便是沒有盡頭。行者英昌,果然了得。
丁酉深秋于含弘齋
吳英昌 文行忠信2cm×2cm2021
吳英昌 心慕手追3cm×1.2cm2021
吳英昌 萬柳齋2.5cm×2.5cm2021年
吳英昌 萬事昌2.2cm×2.2cm2022
吳英昌 美意延年3.5cm×2cm2022
吳英昌 既壽永昌(附邊款)3cm×3cm2018
吳英昌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節(jié)錄34cm×34cm×32018
吳英昌 呂坤《呻吟語》節(jié)錄32cm×24cm×102021
吳英昌 田依晨印2cm×2cm2022年
吳英昌 大樸不雕3cm×3cm2021
吳英昌 隔江山寺聞鐘3cm×3cm2019
吳英昌 觀僧山印3cm×3cm2020
吳英昌 豈能盡如人意3cm×3cm2018
吳英昌 宜有千萬5cm×4cm2021
吳英昌 梅花小壽一千年(附邊款)4.5cm×4cm2018
吳英昌 待閑看秋風(fēng)洛水清波5cm×3cm2022
吳英昌 富且貴壽而康6.5cm×4cm2016
吳英昌 愿持常與五言聯(lián)138cm×30cm×22021
吳英昌 西山東海四言聯(lián)138cm×34cm×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