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銘業(yè)
(東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骨科醫(yī)院骨外科,廣東 東莞 523320)
膝骨性關節(jié)炎主要發(fā)生于老年人,發(fā)病本質為:關節(jié)軟骨基質發(fā)生分解代謝與合成代謝的失衡。其中高血壓影響重要臟器,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多數高血壓患者伴隨有各種疾病,包括高胰島素血癥、脂蛋白代謝異常、物質代謝障礙,包括胰島素抵抗等,也容易出現膝骨性關節(jié)炎[1-2]。塞來昔布作為環(huán)氧化酶-2抑制劑,可產生抗炎、退熱、鎮(zhèn)痛等效果[3]。現代研究表明腎素-管緊張素系統(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在骨代謝發(fā)病過程中存在,膝骨性關節(jié)炎伴隨有為骨組織RAS表達水平升高,并且血管緊張素Ⅱ(Angiotensin II,AngⅡ)的表達量會升高。高血壓是多種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影響重要臟器,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3-4]。多數高血壓患者伴隨有各種疾病,包括高胰島素血癥、脂蛋白代謝異常、物質代謝障礙,包括胰島素抵抗等,也容易出現膝骨性關節(jié)炎[5-6]。阿利吉侖是一種新型的非肽類腎素抑制劑,能有效抑制RAS系統的功能發(fā)揮,進而減少AngⅡ的生成,從而可能進一步改善胰島素抵抗,調控骨代謝最終抑制骨量流失[7]。塞來昔布作為環(huán)氧化酶-2抑制劑,可抑制環(huán)氧化酶-2的表達,阻止炎性前列腺素類物質的產生,達到退熱、抗炎、鎮(zhèn)痛等作用[8-9]。本文通過探討阿利吉侖聯合塞來昔布對老年膝骨性關節(jié)炎合并高血壓患者的療效及機制,以明確阿利吉侖的應用價值。現總結報道如下。
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選擇在本院診治的老年膝骨性關節(jié)炎合并高血壓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1)符合膝骨性關節(jié)炎和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5-6];(2)年齡60-75歲;(3)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意進行保守治療;(4)患者依從性良好;(5)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1)于入院前4周內,有使用過鎮(zhèn)痛藥或激素類藥物;(2)合并骨折的患者;(3)凝血障礙、有出血傾向;(4)對本研究藥物過敏或體質過敏者;(5)膝部皮膚有感染或破損者;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
根據隨機信封1∶1抽簽法把患者分為阿利吉侖組與對照組各3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一般資料對比
兩組都給予塞來昔布治療,口服塞來昔布膠囊(國藥準字H2014010,Pfizer Pharmaceuticals公司),200mg,1次/d。
對照組:給予氯沙坦鉀(國藥準字H20058541,北京萬生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治療,口服氯沙坦鉀,50mg,1次/d。
阿利吉侖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阿利吉侖治療,口服阿利吉侖(國藥準字J20180081,意大利Novartis Farma S.p.A公司),300mg口服,1次/d。
兩組都治療觀察1個月。
(1)膝關節(jié)療效對比:(治愈+有效)/組內例數×100.0%=總有效率。治愈:患膝疼痛、腫脹消失,局部無壓痛,關節(jié)活動恢復正常;有效:患膝疼痛、腫脹減輕,關節(jié)活動功能有所改善;無效:無達到上述標準甚或惡化[7]。
(2)在治療前后測定與記錄患者的血壓,測量3次血壓較高側上肢的坐位血壓,包括收縮壓與舒張壓,取平均值。
(3)在治療前后與胳膊肘處取3mL靜脈血,室溫放置30min后,以轉速2000r/min進行10min的離心,取上層血清,經化學發(fā)光全自動免疫法進行空腹胰島素的測定,計算胰島素敏感指數。
(4)取上述血清采用,經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進行白介素的測定(Interleukin,IL)-1β和IL-6濃度,嚴格依據試劑盒步驟進行檢測(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采用SPSS 19.00軟件進行分析,檢驗水準為ɑ=0.05。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數據以百分比表示,對比為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阿利吉侖組的總有效率為97.4%,高于對照組的86.8%(P<0.05)。見表2。
表2 組總有效率對比(n)
兩組治療后的收縮壓、舒張壓低于治療前(P<0.05),阿利吉侖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變化對比(mmHg,均數±標準差)
兩組治療后的胰島素敏感指數高于治療前(P<0.05),阿利吉侖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胰島素敏感指數變化對比(均數±標準差)
兩組治療后的血清IL-1β和IL-6水平低于治療前(P<0.05),阿利吉侖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IL-1β和IL-6水平變化對比(ng/L,均數±標準差)
膝骨性關節(jié)炎是一種進行性慢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特別是大量老年膝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多伴隨有高血壓狀況,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對于治療的要求也顯著增加[10-11]。塞來昔布具有鎮(zhèn)痛和抗炎作用。氯沙坦鉀長期使用可使患者產生耐藥性,且很難改善膝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預后。阿利吉侖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低分子量、高選擇性、作用維持時間長等特點,減少血漿腎素活性,降低AngⅠ、AngⅡ的水平,抑制鈉和液體滯留[4]。本研究顯示治療后阿利吉侖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后的收縮壓、舒張壓較治療前低,阿利吉侖組較對照組低,表明阿利吉侖的應用能促進降低患者的血壓,提高治療效果。從機制上分析,阿利吉侖有利于血漿腎素活性的降低,并可能通過作用于RAS進而達到保護膝骨關節(jié)軟骨組織和細胞,從而改善患者的膝關節(jié)功能[12]。
膝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多伴隨有原發(fā)性高血壓,導致機體出現胰島素抵抗。高血壓時,腎臟會降低對胰島素清除率,進而影響靶細胞中葡萄糖的傳輸和彌散,并引起血流分布的不均勻性,導致血胰島素的高表達。而膝骨性關節(jié)炎可刺激交感神經系統,使得血管緊張性增加,進而提高內皮素的表達;也可增加循環(huán)血容量,加重高血壓的病情,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10]。本研究顯示兩組治療后胰島素敏感指數較治療前高,阿利吉侖組高于對照組。從機制上分析,阿利吉侖可通過調控骨代謝致骨量流失,可有效抑制血管緊張素原轉化為AngⅠ,從而改善機體的胰島素抵抗狀況,促進降低患者血壓,恢復或改善關節(jié)功能[13]。
膝骨性關節(jié)炎也是一種自身的炎性反應,機體在發(fā)病時可釋放大量炎癥介質,進一步誘導軟骨細胞發(fā)生過氧化反應,破壞軟骨。兩組治療后的血清IL-1β和IL-6水平低于治療前,阿利吉侖組低于對照組[14]。從機制上分析,塞來昔布作可通過抑制環(huán)氧化酶-2的表達進而阻止炎性前列腺素類物質的產生,達到抗炎等作用。阿利吉侖也能降低機體的紅細胞沉降率,從而能阻止組織粘連,減輕軟骨破壞,抑制炎癥因子的表達[15]。但本研究未進行長期隨訪分析,且阿利吉侖的應用費用比較貴,未對非老年人進行分析,將在后續(xù)研究中進行探討。
總之,阿利吉侖聯合塞來昔布在老年膝骨性關節(jié)炎合并高血壓患者的應用能促進抑制炎癥因子的釋放,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況,從而更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壓,提高治療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