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梅
“我讀的故事是《朝三暮四》。宋國有一個養(yǎng)猴的老人,很喜歡猴子。老人寧可減少自己和家人的食物,也要滿足猴子的需求。不久,家里的糧食越來越少了,他決定限定猴子的食物數(shù)量。但是,他又怕猴子不同意,就說:‘以后,我每天早上給你們?nèi)w橡實吃,晚上四顆,可以嗎?猴子們一聽都十分惱怒地站了起來。老人想了想,又說:‘那早上四顆,晚上三顆,這總可以了吧?猴子們一聽,高興得在地上打起滾兒來?!?/p>
蛋蛋磕磕巴巴地讀完,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孔雀老師帶頭鼓起掌來:“嗯,讀得很好哇!就是這樣。下次再放松一些,會讀得更好?!?/p>
蛋蛋也很開心。
下課了,蛋蛋意猶未盡,他來到講臺前,對孔雀老師說:“我媽媽說,‘朝三暮四是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故事,可我覺得不是?!?/p>
“哦,為什么呢?”
“我覺得,老人并不是真的喜歡猴子?!?/p>
“哦,你是這樣想的?這樣想也很有趣。”孔雀老師用眼神和微笑肯定他。
蛋蛋受到鼓勵,又說:“媽媽說,老人很智慧,猴子很愚蠢??晌矣X得,老人既然很喜歡猴子,就不應(yīng)該欺騙愚弄它們!”
“蛋蛋,這不是欺騙,是策略!”不乖走過來,重重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其他同學(xué)也圍了過來。
不乖解釋說:“媽媽批評我前,總是先大大地表揚我一番。這樣,我的心情就會非常好。等到她開始批評我時,無論她再說什么,我也不會太在意了。老人這樣做也是為了讓猴子感覺好受一些?!?/p>
紗紗說:“猴子只看到眼前利益,不值得同情!”
“猴子的確不值得同情,可是,老人也不值得被贊揚?!卑舶膊遄斓馈?/p>
“老人和猴子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其他人好像也管不著?!焙坪普f。
“他們說得對嗎?”孔雀老師問蛋蛋。
蛋蛋沉吟著:“又對又好像不對……”
孔雀老師點點頭:“其實答案有很多種,只要平時勤于思考,就能得出正確的那一個。”
這一天,可能是全班開學(xué)以來最其樂融融的一天。面對問題,所有的人都很冷靜;所有的見解既不偏激,也不主觀;每個人都力圖就事論事,并且心平氣和。
“我想送每個同學(xué)一個禮物,不過,要等明天。”蛋蛋突然說。
沒人吭聲,大家面面相覷。
不乖不忍心讓蛋蛋冷場,問:“真的呀?”
蛋蛋的聲音低了下來:“沒想到……我打過你們好多人,你們還對我這么好……”
放學(xué)了,蛋蛋拿起書包,規(guī)規(guī)矩矩地從小伙伴身邊走過,一邊走,一邊回頭對大家說:“我要趕快回家,把今天這個好消息告訴媽媽!昨晚準(zhǔn)備故事的時候,她還說我這次肯定又白費力氣了。我要讓她大吃一驚!”
紗紗悶悶地坐到座位上,說:“我不想回家!”
“怎么啦?”浩浩關(guān)心地問。
“你們不覺得,爸媽一點兒都不了解我們嗎?昨天,一位叔叔來我家做客。他看見我長得這么高了,很吃驚。我媽居然問他,記不記得我小時候偷吃他家巧克力的事。這么難為情的事,她都往外說。”
“嗯,我媽也是。說起我小時候的一些糗事來,毫無保留,真是煩人!我要是不讓說,她就更加大聲地嚷嚷:‘你是小孩子,有什么關(guān)系?難道小孩兒就沒有自尊心了?”
“你們完全可以跟父母好好溝通啊!”聲音從他們身后響起。
原來,孔雀老師剛好來到教室,聽到了他們的談話。
“我們是小孩兒,他們哪里會聽??!”
“有時候,我哪怕多說一句話,他們就嫌煩了?!?/p>
孔雀老師輕輕一笑,像平常上課那樣對他們說:“溝通是有技巧的。溝,是指管道;通,是指順暢。管道順暢了,就是溝通。溝通嘛,光是傳達出自己的意見還不行,還得讓別人愿意理解和接受你的意見。所以,你所說的必須是別人想聽的?!?/p>
看到同學(xué)們越聽越糊涂,孔雀老師又說:“打個比方,你要是不希望媽媽到處宣揚你的糗事,你就必須說好話,讓她愿意按你的意思去做?!?/p>
“憑什么呀?她說我的壞話,我還要去求她?”紗紗一聽就急了。
其他人也覺得這很不公平,這明明就是壞人壞事嘛,怎么能向壞人壞事妥協(xié)呢?
孔雀老師耐心地解釋說:“跨欄你們會吧?跨欄前先退幾步,是為了跳得更高!”
“我還是聽不懂?!焙坪凭趩实卣f。
“大家先回家吧,我會找時間跟你們詳細說的?!笨兹咐蠋煶麄償[擺手。
大家一頭霧水地離開了教室。
第二天,蛋蛋果然送給大家每人一個小禮物——仿銅蜻蜓。
蜻蜓小巧玲瓏,很精致,跟真的一模一樣。
“蛋蛋,你家怎么有這么多蜻蜓???”安安高舉著蜻蜓問。
“我小姨是做小商品生意的,生意失敗了,她就把剩下的東西送給我玩了?!?/p>
不乖用蜻蜓敲了一下蛋蛋的手:“蛋蛋,昨晚回家你媽媽驚訝了嗎?”
蛋蛋愁眉苦臉地說:“唉,我媽死都不信我讀了故事?!?/p>
“可你就是讀了呀!”紗紗一邊說,一邊把蜻蜓拋到空中,再接住。
寫? 作? 指? 導(dǎo)
有時候,我們很想在作文中表達一個觀點,可又不知道如何做,這時,可以借助某個故事將話題引出來。本章節(jié)開頭就是運用了故事套故事的寫作手法,通過蛋蛋的口,講述了一個《朝三暮四》的古老故事。通過大家對這個故事的不同解讀,引出孔雀老師想告訴同學(xué)們的一個道理:答案有很多種,只要大家平時勤于思考,就能得出正確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