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俊
微? 課? 堂
將幾秒鐘內(nèi)發(fā)生的事變成幾百字的文章,這可能嗎?我們先來看一篇學生習作。
我先關注左邊的謝沛熹,他抬起頭,望著教室的天花板,然后,使勁地叫:“汪汪汪”;而鄭煊滎與謝沛熹不同,她沖著全班同學叫,在叫的時候,有的同學嚇得蜷縮起來,有的沒什么反應,有的嚇得哇哇叫;而歐陽文飛就不像剛剛的那“兩只狗”,他先捂住嘴巴,無力地叫了幾下,我猜測,他是在扮演一只懷孕的母狗;徐小雯就更與眾不同了,只輕聲地汪了幾下,像只剛出生不久的小狗,真是逗人,要真有這樣一只小狗,我一定把它抱回家。
——蔡浩堃《“小狗”發(fā)狂錄》
這是一堂語文課中出現(xiàn)的一個瞬間,同學們在一兩秒間學狗叫,出現(xiàn)了精彩的一幕。作者仔細觀察“小狗”的不同叫法,而且善于聯(lián)想,這樣就可以把作文寫得具體、生動,也就不擔心作文寫不長了。
微? 薦? 讀
我看見一只小燕子被大貨車撞到了地上。只見它躺在冰冷的水泥路面上,先是不停地掙扎,兩腿微微顫抖著,一會兒工夫就一動也不動了,鮮血從它的嘴角流淌出來。這時,一只大燕子飛了過來,落在小燕子的身邊,它應該是小燕子的媽媽。只見母燕張開嘴巴沖小燕子尖叫著,那聲音嘶啞、焦急,仿佛在喊:“孩子,你怎么了,你快醒醒啊……”見自己的呼喊沒有用,母燕又飛落到小燕子身上,用爪子輕輕觸碰著小燕子,想把它喚醒,可是小燕子依舊躺在那兒一動也不動。終于,母燕絕望了,它一步一回頭慢慢離開了自己的孩子,眼里滿是悲傷。
——廖欣怡《回來吧,孩子》
微? 點? 評
觀察加上想象,一段小燕子遭遇不幸的瞬間,變成了一段母子情深的凄涼故事。
微? 訓? 練
生活中很多打動人心的畫面都是“曇花一現(xiàn)”,試著描寫一個瞬間的場景,運用觀察和聯(lián)想或想象,讓瞬間定格為永恒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