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要想提高教育質量,達到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要借助先進教育思想,科學教學模式,為幼兒構建良好的學習和成長氛圍。親子繪本閱讀現階段廣泛受到幼兒教育工作者的青睞,通過立足家園共育角度,開展各種親子繪本閱讀活動,可推動幼兒知識提升以及能力發(fā)展?;诖耍疚膹牟煌嵌仍敿氷U述家園共育視角下幼兒園親子繪本閱讀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家園共育;幼兒園;親子繪本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22-0181-03
隨著人們教育意識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幼兒階段的教育質量,也在積極配合幼兒園參與各種教育活動。繪本閱讀作為幼兒掌握知識的主要形式,教師和家長都要引起高度重視,并且要從繪本資源的篩選,教學評價的完善,閱讀氛圍的構建,閱讀資源的拓展等角度,構建良好家園共育合力,使幼兒能夠在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中達到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一)有助于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
從本質上講,繪本作為連接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之間的橋梁,在家園共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借助繪本閱讀活動,教師可了解幼兒的成長需求,而家長也會積極配合教師完成各種教育活動。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增多,教育理念逐漸統一,教育行為也會高度吻合。幼兒在這一氛圍中會產生更多幸福感,有助于心理健康發(fā)展。家長在繪本閱讀中也會掌握更多教育幼兒的方法,而教師借助繪本閱讀也可了解家庭教育中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之上采取針對性的指導措施。家長愿意花更多時間與幼兒溝通,教師也有更多機會了解家長的教育理念。家長不再以完成家庭作業(yè)為主指導幼兒參與閱讀,而是真正從幼兒角度出發(fā)借助繪本發(fā)展幼兒智力。
(二)有助于傳播科學的育兒理念
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在組織幼兒開展親子繪本閱讀時都會增強對幼兒閱讀能力的認識,家長也會了解自身在教育中所出現的問題,并積極借助繪本引導進行改正。在與幼兒進行互動時,原有的錯誤的互動模式也逐漸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科學的,更加有效的,以素養(yǎng)為導向的指導方式。即使幼兒在閱讀中出現困難或阻礙,家長也會采取更加科學的方式進行引導,繪本中的圖片資源,文字資源對家長來講更是寶貴的教育資源,越來越多的家長也會在繪本中尋找美好,科學的育兒觀念也會逐漸在家長群體中得到共享。
(三)有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實踐證明,通過開展幼兒園親子繪本閱讀活動,幼兒對繪本閱讀明顯增強興趣。這是由于繪本不僅能夠讓幼兒獲得學習成就感,同時與家長和教師的相處也能夠讓幼兒感受到被關注和被鼓勵,家長通過及時為幼兒購買優(yōu)質繪本資源,能夠讓幼兒持續(xù)豐富閱讀儲備,幼兒也會在語言發(fā)展過程中逐漸獲得更多的進步。不同的繪本能夠讓幼兒發(fā)現不同的現象,刺激幼兒大腦思維持續(xù)處于活躍狀態(tài),再借助教師的引導,家長的溝通,幼兒能夠感受到溫暖,也會對繪本中所傳遞的思想情感,價值觀念增強認同,如提升道德品質,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念,知道如何與人相處等,從而推進幼兒各種能力的提升。
(四)有助于豐富教師的教育資源
傳統幼兒教育工作中,一些幼兒教育工作者并不重視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和教育資源的拓展,認為帶領幼兒玩一玩即可。在現代教育理念中,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不斷被改變,在為幼兒構建課堂教學活動時,也通過在線搜尋資源等多種形式拓展課堂教學內容。繪本已經成為幼兒成長中必不可少的伙伴,不管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家長的引導,借助繪本能夠輕而易舉獲得多種教育資源。另外,繪本并不僅是靜態(tài)的紙質閱讀資源,更是幼兒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拉近與教師,與家長,與同伴之間關系的紐帶。從這一角度來講,基于家園共育的幼兒園親子繪本閱讀活動能夠不斷豐富教師的教育資源,具有較強的可推廣性和可操作性。
(一)親子閱讀時未能選擇高質量的繪本
雖然教師和家長都能意識到繪本在幼兒學習以及成長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師或者家長能夠正確篩選高質量的繪本。通過觀察現階段一些幼兒教師或者家長選擇繪本過程可發(fā)現,不管是繪本形式,繪本內容,在選擇上依舊存在若干問題。例如,家長并不了解通過繪本需要培養(yǎng)幼兒哪種能力,因此盲目購買繪本。對于繪本中出現的錯字或者錯誤理念置之不理,這樣一來,很容易使幼兒受到其中的影響,產生錯誤的價值觀念。
(二)教師與家長對繪本的理解缺少深度
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在利用時也需要優(yōu)質的解讀方法,每一本繪本都能夠從不同角度讓幼兒增長知識。為此,教師和家長在對繪本進行解讀時也要從多個角度開展,并立足幼兒的具體生活經驗。但一些教師或者家長在講解繪本時,只是按部就班地從第一頁講到最后一頁,并沒有帶領幼兒思考主人公的行為、語言或者其中所包含的社會現象。幼兒也只能停留在淺層的讀繪本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無法感受到繪本學習的優(yōu)勢,就會逐漸降低對繪本的興趣。由此可見,家長和教師在解讀繪本時應當更加深入。
(三)未能凸顯幼兒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閱讀是個性化行為,不同的幼兒在面對同一個繪本時也會產生不同的想法,教師和家長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時應當關注幼兒的個性行為,并鼓勵幼兒進行積極表征。但一些教師或家長在開展親子繪本閱讀活動時,過于干預幼兒的閱讀行為,只讓幼兒跟著自己讀,不讓幼兒按照自身的想法去觸摸,去思考?;蛘哂變涸陂喿x時記不住生字,也會引來家長的斥責。這樣一來,幼兒的自信心會受到打擊,逐漸出現不配合教師和家長進行閱讀的行為,甚至也會出現缺少想象力,缺少創(chuàng)新力等各種問題。
(四)親子繪本閱讀活動組織形式較單一
在組織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時,幼兒園管理者,教師和家長都要重視形式的創(chuàng)新,內容的豐富,對于不同的繪本內容采取不同的引導模式,如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組織幼兒進行實踐活動,或者讓幼兒進行分組朗讀。幼兒會在不斷探索,不斷思考中掌握繪本中的內容。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師或者家長都重視繪本閱讀活動,若不了解繪本閱讀活動的重要性,在帶領幼兒學習繪本時形式會過于單一枯燥。
(一)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幼兒繪本閱讀體驗
不管是幼兒教師還是幼兒家長,在組織幼兒開展繪本閱讀時,首先要明確繪本閱讀的目的和教育價值。繪本作為語言類教育資源,首先會影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教師和家長要重視邊引導邊觀察,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對故事進行概括,或對圖片展開合理想象,這一過程可有效鍛煉幼兒的圖文解讀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并循序漸進提高幼兒閱讀繪本的興趣。若幼兒在觀察圖片或解讀繪本時有自身獨特的見解,教師和家長也要鼓勵幼兒進行表述,必要的時候可通過進行問題引導,讓幼兒大膽質疑,拓展思維。如“在這個圖片中,你覺得哪個圖案更有意思?生活中是不是也能見到圖片中的一些資源?”若幼兒聯想到生活經歷,教師就可組織全班幼兒共同進行討論,讓幼兒在交流中,在討論中不斷強化語言邏輯。當然,若幼兒在表達中出現錯誤或阻礙,教師以及家長也要本著引導性和啟發(fā)性的原則,讓幼兒逐步完善表達結果。例如,在為幼兒講解《大衛(wèi)上學去》這一繪本內容時,教師就可先讓幼兒觀看繪本圖片,讓幼兒思考為什么大衛(wèi)的表情不是高興的,大衛(wèi)在上學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阻礙?幼兒會聯想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看法。教師還可以讓幼兒模仿大衛(wèi)的語言,動作,神情,從而提高繪本閱讀的趣味性。在家庭教育期間,教師要為家長分享這一繪本內容,讓家長再一次幫助幼兒鞏固對繪本的理解。若遇到問題,家長也可以教師進行溝通以及交流,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繪本閱讀體驗。
(二)注重擴展繪本閱讀內容,創(chuàng)新繪本閱讀開展形式
不同的繪本內容不同,篇幅各異,教師在為幼兒講解繪本內容時,不僅要立足繪本主題信息,同時也要篩選一些與繪本相關的其他資源,鼓勵幼兒發(fā)散思維。家園共育視角下,教師和家長應當從各自的角度對繪本內容進行一定的延伸和拓展,積極鼓勵幼兒開動腦筋對故事進行創(chuàng)編或改編,這樣一來,幼兒通過自己編寫不同的故事內容,能夠體會到語言的神奇。教師可在最初引導過程中為幼兒提供一些素材,使幼兒的創(chuàng)編更具趣味性,后期可讓幼兒自主選擇主題,這樣一來,借助教師和家長以及幼兒共同的努力,繪本情節(jié)會變得更加開放,內容也會更加豐富?!缎●R過河》這一繪本有著較強的趣味性,多彩的畫面,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能夠有效吸引幼兒的興趣。在講述繪本時,幼兒可先自己翻看每頁的相關內容,從故事情節(jié)以及每個動物的動作猜想故事的具體發(fā)展。然后教師或家長對幼兒詳細講解故事的具體內容,在講到有探究意義的話題時也要讓幼兒自主思考,如為什么小松鼠覺得河流很深,但黃牛伯伯認為河流很淺,兩個人誰在說假話?小馬應該聽誰的話?此時,教師或者家長可以引導幼兒把小河的圖片畫出來,然后再畫出松鼠和黃牛的大小,鼓勵幼兒對比河流的深淺和松鼠以及黃牛的大小,說出自己的看法。通過涂一涂,畫一畫的形式,幼兒的思維可以得到有效發(fā)散。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的理解,教師或者家長可以延伸到幼兒的生活經驗中,聯想上車時,爸爸媽媽可以自己走上車,但幼兒自己需要借助爸爸媽媽的幫助才能上車。幼兒就會明白,不管什么事情都要自己試一試,才能知道哪種方法更加適合自己。如此一來,借助幼兒動手操作和生活經驗的拓展,豐富趣味的閱讀開展形式可讓幼兒感受到繪本學習的有效性。
(三)營造良好親子閱讀氛圍,激發(fā)幼兒閱讀參與興趣
在家園共育視角下開展親子繪本閱讀時,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重視為幼兒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使幼兒一點一點地提高興趣,從而為將來自主閱讀繪本奠定基礎。家長和教師要善于利用環(huán)境資源以及其他各種媒介,從空間,時間等多個角度讓幼兒感受到趣味性,不僅可以在閱讀場地開展繪本閱讀,也可以在走廊間、活動區(qū)域開展各種繪本閱讀。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繪本主題與環(huán)創(chuàng)互相融合,讓幼兒在充滿童趣的環(huán)境中產生強烈的代入感。而家長在組織幼兒進行閱讀時,也要重視家庭閱讀氛圍的構建,盡可能尋找安靜的場所和幼兒一起閱讀。家長利用工作之余,也要重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這樣能夠潛移默化的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針對一些繪本中涉及的場所或經驗,家長可以帶領幼兒實地進行感受,例如參觀或者游玩,使幼兒進一步提高閱讀參與興趣。在選擇繪本資源時,一方面家長要提高自身的甄別能力,不能盲目選擇。另一方面也要積極與教師進行溝通,了解幼兒園處于這一年齡段對繪本資源的需求?;蛘吒鶕變鹤陨淼哪挲g特點,知識儲備,性格愛好,科學選擇,從而有效滿足幼兒不同階段的閱讀學習需求。
(四)積極邀請家長參與活動,完善繪本閱讀評價方式
對幼兒閱讀繪本的行為開展科學系統的評價,有助于教師和家長改正閱讀意識,使其認識到繪本閱讀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鍛煉幼兒的各種能力發(fā)展,并且還能推動幼兒價值觀念和情感態(tài)度的健全。在每次開展繪本閱讀之前,教師可借助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家長對繪本閱讀的重視程度或持有的看法,便于有針對性的篩選繪本資源。對于一些故事趣味性較強的繪本,教師和家長可以鼓勵幼兒對其進行模仿,鍛煉其理解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幼兒園要積極設立各種親子閱讀活動,邀請家長參與其中,如每月設置兩次家長開放日,以繪本主題的形式開展各種閱讀活動,既讓教師和家長之間互相溝通,同時也可助力幼兒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家園共育視角下,幼兒園開展親子繪本閱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幼兒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助推幼兒全面發(fā)展。另外,也可為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聯系提供更多交流平臺,進一步發(fā)揮家園共育優(yōu)勢。教師要借助優(yōu)質繪本資源,創(chuàng)新繪本閱讀開展模式,與家長并駕齊驅,助力幼兒的健康成長。
[1]田薇.家園共育,助力早期親子閱讀活動有效開展[J].天津教育,2021(21).
[2]劉鴻.從“愿意教”到“懂得教”——家園共育模式下的親子閱讀“三軌并行”策略[J].早期教育,2023(09).
[3]解永霞.家園共育視野下開展幼兒園閱讀活動的實踐探索[J].山西教育(幼教),2022(06).
[4]劉雨凝.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家園共育工作的實踐路徑[J].兒童與健康,2022(02).
[5]蔡玉芳.家園共育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習慣的策略[J].家教世界,20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