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流行音樂榜單,吳青峰的專輯《馬拉美的星期二》赫然在列??纯磳]嬊浚骸叮ā⌒∧裂蛉耍贰叮āQ除垼贰叮ā项B固博士)》《(……醉鬼阿Q)》……歌名有些俏皮,也不免讓人心生疑問:括號和省略號是什么意思?
作為一位中文系畢業(yè)的歌手,吳青峰在歌詞創(chuàng)作上可謂妙筆生花。單是金曲獎的“最佳作詞人”,他就五次被提名、一次獲獎。他善于從中外經(jīng)典文學(xué)作品中汲取靈感,將其運用到歌詞中。傳唱度最高的那首《小情歌》就化用屈原的《離騷》,借以表達戀人內(nèi)心的痛苦和糾結(jié):“你知道/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我會給你懷抱/受不了/看見你背影來到/寫下我度秒如年難捱的離騷?!?/p>
早在蘇打綠“維瓦爾第計劃”時期,身為主唱及主要詞曲作者的吳青峰,就借助希臘羅馬神話、中國古典詩詞、西方文學(xué)經(jīng)典等元素,來表達自己對人生、社會和世界的思考:《春·日光》的牧神潘、莊周夢蝶;《夏/狂熱》的酒神狄俄尼索斯、浮士德;《秋:故事》的豐收之神德墨忒爾、陶淵明、蘇軾;《冬未了》的西西弗斯、普羅米修斯。文學(xué)為青峰的作品提供了穩(wěn)定的內(nèi)核,靈動優(yōu)美的旋律又為意蘊十足的歌詞添上了一雙輕盈的薄翼。
《馬拉美的星期二》這張專輯的“繆斯”是法國象征主義詩人馬拉美。19世紀80年代中期,馬拉美每個星期二都會舉辦一次文藝沙龍。當時參與的嘉賓不乏先鋒藝術(shù)家,例如,詩人蘭波、魏爾倫,作家普魯斯特,音樂家德彪西,畫家塞尚等。這些來自不同領(lǐng)域的藝術(shù)家聚集在一起,交流彼此的藝術(shù)理念,也醞釀出許多優(yōu)秀的藝術(shù)成果。在《馬拉美的星期二》這張專輯中,12首歌曲,每一首都邀請了不同的音樂人參與制作,如華語歌手孫燕姿,日本歌手小野麗莎、大橋三重唱,法國圣馬可童聲合唱團等。對吳青峰而言,這些合作伙伴都是他的沙龍嘉賓,每一位都或多或少地在他的音樂世界里留過一段故事。
仔細“閱讀”過《馬拉美的星期二》的聽眾不難發(fā)現(xiàn),整張專輯應(yīng)用廣泛的手法是“引用”與“暗示”。例如,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捕捉到小王子的身影。在《(……戀人絮語)》中,吳青峰直接引用了《小王子》的法文片段,顛倒了小王子與玫瑰相遇、相識與離別的情節(jié),從小王子的離開,慢慢倒回故事伊始玫瑰的蘇醒。隨著音符的跳動,畫面由暗轉(zhuǎn)明,歌中的主角從一開始的絕望與冷漠,到最后“像個傻子問花瓣/你愛我不愛我”,如小王子般天真,對這個世界仍然抱有美好的想象。
對于曾經(jīng)因為深陷版權(quán)之爭而對音樂產(chǎn)生懷疑的吳青峰來說,創(chuàng)作正是這樣一種遇見、一種被理解,“你就這樣發(fā)現(xiàn)了我/認出了我的傷口”。這首歌曲的名稱來自法國作家羅蘭·巴特的同名著作《戀人絮語》?;蛟S詞人也沒有忘記這本著作的解構(gòu)意圖,機靈地在歌詞里寫道,“而你將累化作了甜蜜”,把“累”字拆解成“田”和“糸”,合在一起唱出了“甜蜜”。
而在為小王子量身定制的歌曲《(……小王子)》中,青峰沒有選擇直接引用原文,而是通過暗示,讓讀者在熟悉的語詞中發(fā)現(xiàn)驚喜。“那個不安的、逃避的、虛空的我/忍受每個日落”“生命中真正重要的/眼睛看不透”“在你馴服了、解剖了、治愈了我/滄海桑田以后”……伴著溫暖的旋律與真摯的歌聲,聽眾用耳朵重溫《小王子》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