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事業(yè)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yè)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的事業(yè)是平凡而謙遜的。”雨果先生的這句話,讓我聯(lián)想到了無數(shù)平凡而偉大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瑣碎而繁多,它滲透在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的角角落落,說不完、道不盡。班主任工作雖繁瑣卻富有魅力,當面對學生的進步與快樂、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肯定時,我就知道我的選擇是正確的,我的努力是值得的——努力做“葉”的事業(yè)吧!
一、班主任要用光引領(lǐng)每位學生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如何為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特別是班主任老師應(yīng)該思考的問題,我的帶班理念是:成人成才,努力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lǐng)學生成長,力求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男聲r代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
成人成才就像一束光,引領(lǐng)著我和學生們的生命成長。讓每位學生像種子一樣,向陽生長,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創(chuàng)最好的班集體。我的口號是: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想辦法!
二、班主任要用成長照亮每位學生
“教學相長”,我們要與學生共成長。當然,班主任的素質(zhì)需要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進行提升與鍛煉,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提高自己。班主任首先要做要做一個快樂的人。要有四心——“童心、愛心、責任心和公正心”,這是我們成長的前提。
教育是愛的教育。沒有愛的教育就如同沒有水的沙漠,沒有鳥的天空,沒有魚的海洋。我堅信:有愛就有奇跡。靜待花開,這是我的座右銘。相信每一個人都是一束光。
三、班主任要用心溫暖每位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教育藝術(shù)的頂峰—師生間心靈交往的和諧境界?!?/p>
溝通是潤滑劑。溝通的方式很多,但我感覺書信這種傳統(tǒng)的媒介會讓人與人的心貼得更近,它的力量更為強大,作用更為持久。林格曾說:“人的根本在心靈,教育應(yīng)回歸心靈的深處?!?/p>
面對中考,我想到了用書信為每位學生鼓勁。我利用周末時間給每一個學生寫了一封信。手酸了,眼花了,心暖了……我拿著49封信,和學生們說:“我給你們每人寫了一封信,因為我有好多話想和你們說,現(xiàn)在時間緊,所以我選擇了寫下來。”學生們驚呆了,還幾個學生發(fā)出了“不會吧!這還是我第一次收到班主任的信呢”的感嘆,他們期盼的眼神給了我一種信任、一種感恩、一種力量。學生們很慎重地打開,仔仔細細地讀著,生怕落下一個字。有的開心地露出笑容,有的默默低下了頭,有的流下了熱淚……第二天,我的桌子上多了厚厚一沓回信……聆聽著學生們的心聲,我感覺自己擁有了整個世界。
四、班主任要用活動讓每個學生成為一束光
(一)利用好開學第一課。班級初建,班主任需要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對應(yīng)措施,形成獨特的班級風格。初一軍訓是學生的第一課,這是認識學生的絕好機會,整個軍訓過程我全程參與,和學生溝通交流、做游戲、講規(guī)則、學規(guī)則;和教官溝通自己的帶班理念,與教官一起商定相應(yīng)的活動方案,達到育人的目的。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我相信學生一定會乘風破浪、茁壯成長。
(二)利用好班會。我很看重新學期的第一個班會,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討論制定班規(guī)班約是第一節(jié)班會的主要內(nèi)容。理想照亮未來,制訂好個人目標也是第一節(jié)班會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燈塔 ,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為了將目標牢牢刻在心中,我也注重儀式感——簽字,張貼公示,以到達自我提醒和相互監(jiān)督的目的,促進學生向著光亮奮力成長。
每周的班會我都認真去對待,開好周一的班會,這一周學生的狀態(tài)就會很高漲。因此每周我都會結(jié)合學生最近的動態(tài),找好貼切的主題,精選材料,精心設(shè)計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內(nèi)化,在內(nèi)化中變成自覺的行動。
(三)利用好課外活動。實踐證明,開展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如運動會、拔河比賽、社會實踐等是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和合作意識的有效途徑。集體活動,強調(diào)人人參與配合完成任務(wù),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輕松參與,并有更多的獲得成功、為集體出力的機會。教會學生設(shè)計“家”,讓班級擁有家的溫馨。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引導班級中的每個成員都來為這個大家庭出謀劃策,培養(yǎng)班級主人翁意識。集集體的力量,科學管理班級,共同開創(chuàng)寬松和諧的魅力班級。
(四)利用好合力?!靶腋=逃送?。” 對學生的教育,單靠我們班主任是不夠的,我們也要有團隊精神。
第一次家長會很重要,要讓家長感受到你和他們一樣愛孩子;讓家長感受到你有能力帶好這個班;讓家長感受到孩子交給你,他們很放心;讓他們愿意始終和你站在一條線上,對你無條件的信任和支持。
除了家長會,我也很重視日常和家長的交流,比如電話、微信溝通以及家訪等多種方式。隨著家長教育意識的提高,引導家長配合我們,一起來培養(yǎng)教育學生。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每一分收獲的背后都是艱辛的付出和努力。如何做好“葉”的事業(yè)?答案就是:捧著一顆愛心,用心溝通。唯有如此,才能經(jīng)得起歲月的洗禮。每一節(jié)課、每一次班會、每一次家長會,都是心與心的交流。正是這份共情,才有了學生和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路也漫漫,遙遙其途,心向往之,雖遠莫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