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以立德樹人為目標,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與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也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小學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通過立德樹人,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平時的教學中,我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向學生滲透立德樹人教育,收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一、挖掘課文內容,滲透立德樹人教育
語文教學首先要堅持知識與價值的統(tǒng)一,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想與信念。在教學《一面五星紅旗》這篇課文時,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熱愛我們的國旗。教學《生命,生命》一課時,需要喚起學生的生命意識,使他們樹立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二、重視朗讀教學,滲透立德樹人教育
朗讀不僅可以使學生有效領會教材文本的思想內涵,還能使學生積極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從而使他們受到品德教育。在教學《少年中國說》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反復誦讀,讓他們在一遍一遍的誦讀中切身感悟課文中強烈的愛國精神,從而使他們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三、注重讀寫結合,滲透立德樹人教育
寫作來源于生活,作文教學,多讓學生觀察生活,寫觀察日記,觀察作文,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同時還能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如文明習慣教育、愛護公物教育、熱愛家鄉(xiāng)教育、熱愛科學教育。我平時讓學生歸類作文,認真觀察一個人、一件事、一處景物,然后用課內學到的寫作知識去寫作。學生寫了自己尊重的人、使自己受教育的事、可愛的家鄉(xiāng)等方面的文章,他們都從中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四、拓展課外閱讀,滲透立德樹人教育
語文課外閱讀,不僅能拓寬小學生的視野,同時還能開發(fā)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我結合語文教材中“快樂讀書吧”“閱讀鏈接”等內容,向學生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圖書。比如,教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時,我向學生推薦四大名著《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使學生在學習名著寫作特點的同時,受到書中人物美好品質的熏陶,取得了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在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要積極探索語文教學與品德教育的有效融合路徑,全面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