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一本實體書,腰封花里胡哨,各種名人推薦、唬人數(shù)據(jù)、情感綁架,跟老太太的嘴一樣碎?,F(xiàn)在賣書都這么沒品位了嗎?
作為一個“前編輯”,我很想為同行辯解幾句——“不宣傳就賣不動”“大家都這么卷,不卷不行啊”“沒辦法,讀者就喜歡這類腰封”……但作為一個經(jīng)常買書的讀者,其實我也對某些腰封避之不及。
腰封本來是為了宣傳圖書和營銷需求而存在的,但現(xiàn)今越來越脫離文化藝術的范疇,逐漸變成一種廣告,變成商業(yè)時代一股綿延不絕的惱人“妖風”。腰封淪落至此,難道是因為出版社不重視嗎?不不不,這方寸之地,是吸引讀者的關鍵,必須下狠功夫、耍大招,達成“讓人稀里糊涂就把書買了”的目標。
可怎么吸引讀者注意呢?那就各顯神通了。如果腰封很素,標語太平,吆喝聲小了,不免喝西北風。于是有些書把“一心逐利”寫在臉上,把腰封做成拙劣的廣告橫幅,甚至是配色辣眼、標語驚悚的狗皮膏藥。
名人推薦必不可少。三教九流,但凡有點名氣的人,都會被書商無情地按在腰封上聯(lián)袂推薦。從作家、演員、商人、主持人到體育健將,有的所列名人占了半個封面——拼的就是人多勢眾,令人無法拒絕。
作家麥家吐槽道:“據(jù)說,我用各種夸張美言推薦的書有31本,實際上我推薦的只有4本。4本也不全部是真心的推薦,有的是迫于人情,捏著鼻子說的?!边€有用數(shù)據(jù)唬人的,諸如“每三秒賣出一本”“被翻譯成18種語言”“10萬人看了感動落淚”“全球超20億人讀了都說好”之類。意思就是說,地球人都在看的書,你不看就會被世界拋棄。翻譯作品則會打打擦邊球,隱晦表達“迄今為止最好的中文譯本”的意思。好與不好沒有標準,我就是要自封第一,其他譯者若有疑問,一概視為杠精。
所謂“只看不買的人純屬胡鬧,錢留人走才是生存必要”,在時代的洪流中,書商免不了被利潤支配。下次碰見炫彩的腰封,可以直接投入“可回收垃圾箱”。
拒絕不了別人的小請求,但是又不樂意去做,答應吧,可能不是力所能及的,不答應吧,又抹不開面子。比如周末的時候,被關系一般般的同學纏上,強行要求安裝某APP,“砍一刀,就一刀”。說“卸了”都不好使,對方表示“那你重新裝上去嘛”。這種小事該不該拒絕呢?要是拒絕的話,又該找什么理由呢?
其實在你心里,這并不是順手幫忙的小事,而是讓你很煩心的事。如果手機上正好有某APP,那幫忙點一下也沒什么。但總有一些看似合理實則過分的“小請求”,輕則讓人頭皮發(fā)麻,重則讓人汗流浹背。怎么說呢?難為自己很容易,拒絕別人,那真的太難了。
學會拒絕比學會堅強都難。比如:“我挺喜歡這個本子的,送給我吧?!弊约阂埠芟矚g這個本子,但怎么都無法說出“不”字。“我們又推出了新的優(yōu)惠,再續(xù)一下吧?!痹凇巴心崂蠋煛币笄械淖⒁曄?,說出“會員卡不續(xù)了”真不容易。
面對別人脫口而出的要求,如果怎么看怎么過分,只是礙于臉皮薄不好推辭,那就干脆直接拒絕。你可以明確告訴對方為什么不能幫忙,例如自己的能力不足、時間不夠、精神狀態(tài)不好等?!皩Σ黄穑椰F(xiàn)在沒時間,我正忙著呢?!薄昂鼙福也粫?,愛莫能助?。 薄拔业纳眢w不太舒服,我沒辦法幫你?!边@些大白話,你總該會說吧。
有時候,不敢干脆地拒絕,表面是為別人著想,不想讓人家難堪,實則太把自己當回事——覺得你拒絕了,人家的心就碎了,其實大部分人提出要求的時候,已經(jīng)做好了被拒絕的心理準備,甚至別人可能比你更認可“拒絕”這一選項。千萬別覺得對方是抱很大希望,非你不可,才會開口。
最怕的是什么呢?是半推半就接受。事情辦好了,累得自己夠嗆;事情沒辦好,還惹得一身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