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的職業(yè)社交網站,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領英自2014年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憑借“精英化”“國際化”等標簽,當年就吸納400多萬中國會員。
然而,摸爬滾打了9年時間后,它還是黯淡地離場了。
“領英徹底退出中國,也算是意料之中”,一位領英的忠實用戶直言不諱地對媒體說,經營策略搖擺不定就是它的致命傷。
剛進入中國市場,領英走的是下沉路線。
當時,北上廣深的地鐵站里,隨處可見領英的大幅燈箱廣告。作為廣告主角的4位重量級“職場榜樣”熱情地召喚著大家“上領英”找工作。
時任領英中國總裁的沈博陽也曾在媒體上放話:“跨國互聯網公司在中國的發(fā)展都不盡如人意。要想打破這個魔咒,我們必須要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p>
沈博陽為領英制定了“下沉路線”——借助線下廣告,向更廣泛的用戶市場推廣,讓更多的青年人知道領英、加入領英。
然而,經過幾年時間的運作,結果并不盡如人意。當時,國內低端人才市場競爭尤為激烈。想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做大量的“地推”工作。而這對于外企來說,顯然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結果也就顯而易見。
之后,時任副總裁陸堅便提出了新的策略——走“精英路線”,重新回到領英“為中高端職場人士提供社交鏈接、職業(yè)指南、職場課程和薪資洞察的平臺”的定位。
然而,此時此刻,獵聘、智聯和BOSS直聘這樣的競爭對手已經把握住了本土招聘的脈搏,打造了高認知度的品牌,并建起了穩(wěn)固的用戶群體。
就這樣,較早進入中國人才市場的領英,錯過了大展宏圖的最佳時機。
“國內的領英和國外版完全沒法比”,一位領英的資深用戶介紹說,自己早在2015年就開通了美版領英的賬號,2019年回國后切換至國內版時,瞬間便感受到了兩個版本的巨大差異。通過美版領英,自己可以直接和頭部企業(yè)的獵頭交流,而國內版只能找到一些小公司的HR或者獵頭。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領英并沒有真正打通國內高端人才市場。
領英提供的職業(yè)進修課程更是飽受詬病。在國內,許多職場新人更關注如何提高基本的職業(yè)技能,如高效寫PPT、年終總結等,而并非領英在全球推行的職業(yè)進階課程。另外,作為外企應用軟件,領英App迭代節(jié)奏過慢,難以滿足中國快速發(fā)展的互聯網社交需要。
不僅如此,近年來,領英上還頻現“殺豬盤”騙局。
領英屬于關系型社交網絡,兼具求職功能,用戶的信息公開程度較高,并且平臺使用者對有關聯的用戶存在天然的信任感。這也就讓不法分子鉆了空子。
一些領英用戶曾在小紅書上抱怨,稱“殺豬盤”活動在領英上十分猖獗。
“我領英上的女性朋友們,幾乎每個人都曾受到過‘殺豬盤’的騷擾”,資深用戶Linda還介紹了自己的遭遇:“我曾在領英上遇到過聲稱是駐扎在伊拉克的美國大兵、自稱世衛(wèi)組織專家的老人,以及自稱歐洲企業(yè)高管的人,后來證實都是假的?!?/p>
雖然,領英后來也采取了一系列防范和補救措施,但是仍然存在的風險,還是讓人敬而遠之。
編輯/車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