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平利縣三陽鎮(zhèn)中心小學明亮的教室里都會傳來清脆的讀書聲。該校三年級學生豆豆(化名)穿著干凈整潔的衣服,和同學們一起在教室里晨讀。
昔日那個上課睡覺、下課打鬧,作業(yè)一字不寫,全身上下臟兮兮的“小魔頭”不見了。豆豆的轉變,還要從一次家訪說起。
2022年7月,陜西省平利縣紀委監(jiān)委開展教育領域專項整治工作。縣教科局聚焦師德師風等突出問題,印發(fā)《關于深入開展“千名教師大家訪”活動的通知》,組織全縣2000余名教師對2萬余名學生進行家訪活動。
為了實現(xiàn)家家都走到、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平利縣教科局要求全縣中小學校教師走進學生家庭,詢問孩子生活習慣、自主學習等情況,幫助家長解決教育難題、傳遞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進一步提升教師隊伍形象,營造良好的教育發(fā)展環(huán)境。
“寫作業(yè)的時候字跡要工整,平時要幫媽媽多干些家務?!?/p>
“讓他少玩手機,對視力不好,你們要以身作則,起到帶頭作用?!?/p>
…………
平利縣三陽鎮(zhèn)中心小學的楊老師一邊填寫《“千名教師大家訪”活動教師記錄表》,一邊叮囑著到訪家庭的學生和家長。
原本家訪活動進行得十分順利,可當輪到對豆豆進行家訪時,作為班主任的楊老師卻遇到了問題。
“家里沒人,他爸爸電話里說自己不在家……”楊老師給其他同行的老師介紹,“這個孩子情況特殊,個人衛(wèi)生情況糟糕,經(jīng)常上課睡覺、下課打鬧,在學校是出了名的小淘氣……”
原來,豆豆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爸爸常年酗酒,對他和姐姐的生活不管不顧。家里經(jīng)濟來源主要靠政府補助和愛心人士捐款,姐弟倆身上穿的衣物都是好心人捐贈的。但因為無人照料,豆豆身上的衣服從未干凈過。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在家訪結束后的工作會上,平利縣三陽鎮(zhèn)中心小學的教師們圍繞豆豆的特殊情況,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最終,決定用持續(xù)家訪的方式對豆豆進行學習輔導、生活幫扶和習慣培養(yǎng),確保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一個都不落下、一個都不能少”。
秋季開學時,豆豆班里來了新班主任周老師。無論是課堂上還是生活中,周老師秉承一個都不放棄的原則,堅持每周與豆豆父親溝通孩子的在校表現(xiàn),并和其他老師去村委會反映豆豆的家庭情況,力爭讓豆豆健康成長。
在學校老師的關愛和呵護下,豆豆慢慢變成了講衛(wèi)生、有禮貌的孩子。
“看到他有了明顯變化,我辛苦一點也值得?!卑嘀魅沃芾蠋熜χf。
教育興則人才盛,人才盛則百業(yè)旺。平利縣紀委監(jiān)委督促縣教科局建立督查檢查考核考評制度,要求縣教科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隊,采取隨機抽查、定期檢查、年度考評相結合的方式,對全縣各中小學校家訪工作安排部署和落實執(zhí)行情況進行督查檢查,對聽取民情民意、征求意見建議、對標整改落實等情況跟進監(jiān)督。同時,把家訪納入學校年度綜合評價和師德師風評價體系,推動家訪活動常態(tài)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
“我們通過大家訪,砥礪師風、校風、行風。讓學生更愿意親近老師,提升了家長對老師的信任感。讓家訪訪出溫度,訪出情懷?!逼嚼h紀委監(jiān)委黨風政風監(jiān)督室主任王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