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明使倪謙使行朝鮮考述

        2023-04-29 00:00:00于水博李曉全全瑩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23年14期

        課題來源:延邊大學(xué)2023年度大學(xué)生創(chuàng)新訓(xùn)練計劃“明使倪謙使行朝鮮論述——以《朝鮮紀事》為線索”(項目編號:2023YDCXCY028)的結(jié)項成果。

        作者簡介:于水博,(2002,12-),男,吉林長春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國文化史。

        通信作者:全瑩,(1968,1-),女 ,朝鮮族 ,吉林龍井人,博士,教授, 研究方向:朝鮮古代史,古代中朝文化交流史研究,通信郵箱:qy2008@ybu.edu.cn。

        摘要:1449年(明正統(tǒng)十四年,朝鮮世宗三十一年)明朝派遣頒詔使倪謙出使朝鮮,頒布朝鮮新帝登基的即位詔書。倪謙出使朝鮮期間,除完成頒詔任務(wù)外,還進行了拜謁古代先賢祠廟、三卻女樂、同朝鮮官員及文人禮尚交往和詩文唱和等活動。該文以《朝鮮紀事》為中心,通過查找有關(guān)文獻、圖書等,分析遴選倪謙作為詞臣出使朝鮮的條件、歷史背景,對倪謙使行朝鮮的活動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土木之變后,朝鮮雖對明朝實力存有懷疑,但是在“慕華”思想影響下仍奉行“事大”的外交政策,同明朝維系著友好關(guān)系,且倪謙同朝鮮文人的詩文唱和促進了明代中朝之間友好的文化交流。

        關(guān)鍵詞:倪謙;《朝鮮紀事》;使行朝鮮;活動;中朝關(guān)系;“與華同”

        中圖分類號:K248"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6-4110(2023)05(b)-0086-07

        Textual Research Ni Qian's Diplomatic Mission to Korea

        —Centering on An Investigation from Travel Notes of Korea

        YU Shuibo, LI Xiaoquan, QUAN Y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2, China)

        Abstract: In 1449,(the 14th year of Emperor Zheng Tong of Ming Dynasty, or the 31st year of Sejong of Joseon Dynasty) Ni Qian was sent to Korea as the envoy to issue the imperial edict for the accession of the new emperor to the throne. After issuing imperial edicts, Ni also took part in various activities. He paid visits to ancestral temples of ancient sages, rejected the female singers and dancers, exchanged gifts, and exchanged what he had learned from poetry writing with Korean scholars. The article An Investigation from Travel Notes of Korea as the center, by find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books, etc., analyze the selection NiQian as the conditions,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activities of the study. All these show that Korea pursued the consistent \"big\" foreign polic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ursuing Hua\" ideology though it had doubts about the strength of the Ming Dynasty after the Tumu Crisis. The friendly relationship between Korea and the Ming Dynasty remained firm at that time. The exchange of poetry writing between Ni Qian and Korean literati promoted friendly accultu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Ming Dynasty.

        Key words: Ni Qian; An Investigation from Travel Notes of Korea; An Envoy to Korea; Diplomatic activity;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With China\"

        國與國的外交關(guān)系構(gòu)建,使者的往來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明洪武元年(1368年),太祖皇帝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向高麗恭愍王王顓(1351—1374年在位)派遣使者符寶郎契斯,通報明朝建立,開啟了兩國頻繁的使者往來。近年來,國內(nèi)外學(xué)界關(guān)于明朝赴朝鮮使者的研究方興未艾,并取得了諸多成果,代表性研究有王裕明《明代遣使朝鮮述論》[1]、葉泉宏《明代前期中韓國交之研究》[2]、姜龍范和劉子敏《明代中朝關(guān)系史》[3]等 ,但多是整體研究,對倪謙使行朝鮮一事的個案研究較少;且多集中在倪謙出使朝鮮的文化交流和卻女樂問題上,對于倪謙在朝鮮的活動細節(jié)則少有涉及,如詹杭倫和杜慧月《lt;遼海編gt;與倪謙出使朝鮮考述》[4]、姜陽《明初中期倪謙出使朝鮮的表現(xiàn)和貢獻》[5]、王曉雁和孫希國《從lt;朝鮮紀事gt;看倪謙出使朝鮮的原因、活動及貢獻》[6]、趙斯嘉《15世紀明朝文臣出使朝鮮的女樂問題》[7]。鑒于此,本文試以倪謙的《朝鮮紀事》為中心,分析遴選倪謙出使的條件,對倪謙使行朝鮮的活動進行論述,以期重新認識明景泰年間中朝的友好關(guān)系和文化交流。

        1 倪謙其人與《朝鮮紀事》

        倪謙(1414—1479年),字克讓,號靜存,謚號文僖,上元(今江蘇南京)人。倪謙在明正統(tǒng)四年(1439年,朝鮮世宗二十一年)科舉得中,賜進士第三名,曾出任翰林院編修、翰林院侍講、春坊左中允、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左春坊大學(xué)士、通政司左參議、翰林院學(xué)士、皇太子出閣侍班侍讀、禮部右侍郎,南京禮部尚書。因倪謙未曾入內(nèi)閣,故《明史》無其傳,僅在其子的《明史·倪岳傳》有一小段記載,陳鎬的《南京禮部尚書謚文僖倪公謙傳》[8]、劉詡的《資善大夫南京禮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謚文僖倪公墓志銘》[9]中有所記載。倪謙儒學(xué)底蘊深厚,文采斐然,擅于寫詩和做文章,現(xiàn)留存于世的作品有《倪文僖集》三十二卷,《奉使朝鮮唱和集》一卷,《遼海編》四卷。

        《遼海編》卷3,《朝鮮紀事》是倪謙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朝鮮世宗三十二年)所作的一部外交紀行。文中主要記載了倪謙從遼東出發(fā)到朝鮮漢城一路的沿途見聞和活動行程,如出使朝鮮沿途經(jīng)過的驛館、具體道路、朝鮮獨具特色的風俗人情、接待禮儀等,倪謙在朝進行的主要活動,包括拜謁古代先賢祠廟、三卻女樂、互贈禮物、游覽參觀,以及詩文唱和等都有詳盡的記錄?!冻r紀事》真實地展示了景泰年間明朝同朝鮮的封貢關(guān)系,所記錄的倪謙出使路線:北京—遼東、山海關(guān)—義州—漢城[10],亦成為日后明朝使節(jié)出使朝鮮的大致路線,為探討當時明朝和朝鮮的關(guān)系、交通路線等提供了珍貴史料。

        2 選定倪謙使行朝鮮的歷史背景及原因

        2.1 歷史背景

        《明英宗實錄》記載,“正統(tǒng)十四年十一月甲辰,遣翰林院侍講倪謙、刑科給事中司馬恂頒即位詔于朝鮮國,并賜其國王及妃錦綺彩幣等物”,可知,頒布新帝的即位詔是倪謙此次出使的主要目的?!睹魇贰份d:“恭仁康定景皇帝,諱祁鈺,宣宗次子也。母賢妃吳氏。英宗即位,封郕王。正統(tǒng)十四年秋八月,英宗北狩,皇太后名王監(jiān)國……乙亥,諭邊將,瓦剌奉駕至……九月癸未,王即皇帝位,遙尊皇帝為太上皇帝”??梢?,英宗親征,八月土木堡被俘,瓦剌挾持英宗訛詐明朝,九月景泰帝(1449—1457年在位)即位,粉碎了瓦剌的詭計。按明制規(guī)定:凡逢皇位更迭、建儲等大事,明朝皆要派遣使臣出使朝鮮,頒布登基詔或冊立皇儲的詔書,以維系政治上的密切聯(lián)系。

        英宗被俘,影響了明朝宗主國的威望?!巴聊局儭焙?,明朝曾向朝鮮要求獻馬,朝鮮卻以籌辦困難為由沒有照辦,《朝鮮世宗實錄》記載了朝鮮君臣討論獻馬一事:“僉曰:‘我國四邊受敵,用馬最緊,焉能滿其定額!進一萬匹可也。然亦力不能給,不過五千匹為便?!显唬骸裰袊?,胡寇犯邊,虜殺人馬,廣寧等衛(wèi),馬匹殆盡?!皴鴩?,出于不意,觀其疲弊,未有甚于此時者也……卿等言五千匹可矣,而予意欲滿萬匹,然亦有慕虛名而受實害者,不可進以萬匹為定也。高皇帝、太宗皇帝、宣德皇帝,皆嘗征馬,參考定額以聞’”。朝鮮婉拒獻馬,一方面因為花費確實巨大,然其根本原因是朝鮮認為明朝國力受損,可見“土木之變”大大削弱了明朝在朝鮮的威望。

        此外,由于景泰帝不是常規(guī)繼位,為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他迫切想得到藩屬國的認可。朝鮮建國伊始就向明朝請封、建立宗藩關(guān)系,因此得到朝鮮的認可,有助于穩(wěn)固景泰帝的統(tǒng)治。所以,明朝在取得北京保衛(wèi)戰(zhàn)勝利后,不同于景泰帝之前派遣宦官使臣為主的慣例,景泰帝欲任命一位學(xué)識卓越的文臣出使朝鮮,想通過文化上的交流找回“天朝上國”的優(yōu)越感。于是在這種情況下,景泰帝派翰林院侍講倪謙出使朝鮮頒詔、賞賜朝鮮禮物,彰顯了景泰帝欲與朝鮮維系友好關(guān)系的誠意。所以倪謙此次出使,還有宣揚天朝國威、找回明朝威望的使命,并安撫朝鮮君臣,以維系明朝和朝鮮之間的友好關(guān)系。

        2.2 原因

        景泰帝即位后,明朝選擇倪謙出使朝鮮,是經(jīng)過多方面的考慮的。

        首先,明朝派遣的使節(jié)多為文章飽學(xué)之士,“惟當以器識遠大,學(xué)問賅博,文章優(yōu)贍者充之”[11]。倪謙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著深厚的儒學(xué)底蘊,優(yōu)于文墨?!睹饔⒆趯嶄洝酚涊d:“正統(tǒng)四年(1439年)戊午,擢第一甲進士施槃,為行在翰林院修撰,楊鼎、倪謙,為編修。”[12]明朝科舉制度復(fù)雜,標準嚴格,倪謙一甲進士及第,飽讀經(jīng)書史籍,學(xué)識淵博,具有良好的文學(xué)修養(yǎng)。此外,倪謙還是精曉儒學(xué)和詩文的一流文士,個人修養(yǎng)高尚,受到了同僚的稱贊。周旋稱倪謙是“文才翩翩玉署仙”。翰林院侍講陳文有詩云:“文采動人知莫比,況逢司馬并詩肩”。陳鑒識給予倪謙極高的評價:“一天星斗繡心腹,不是尋常迂腐儒?!睆倪@些贈行詩與評價中,可以看出景泰帝遴選使臣時對文才有著極高的要求。倪謙飽讀詩書,學(xué)識卓越,優(yōu)于詩文歌賦,有著能夠與朝鮮文人進行詩文交流的能力,足以樹立明朝的偉岸形象,這是他能被選任正使的首要原因。

        其次,倪謙的官職和出身符合明朝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選定使臣的標準。明朝對出使朝鮮的使者選任是有一定標準的,使者人選主要有行人、宦官、翰林官和給事中。《大明會典》載:“凡朝鮮等國,頒詔等差,學(xué)士等官充正使,從禮部奏請欽點?!盵13]可見,前往朝鮮的詔諭使,正使通常由翰林官擔任。倪謙,進士出身,時任翰林院侍講,品級正五品,符合明朝遣使的標準;此外,景泰帝之前多是“明朝的宦官內(nèi)史直接出使國外充當明朝的使者,負責完成外交使命”[14],即“宦官外交”,但宦官常常向朝鮮索要大量財貨,給朝鮮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負擔,有損明朝形象?!巴聊局儭?,明朝戰(zhàn)敗。所謂文治武功,為國之本,明朝既然“武”功不揚,便用“文治”體現(xiàn)大國優(yōu)勢。選派文臣赴朝,以“文治”展天朝國威,一改“宦官外交”和“土木之變”帶來的惡劣影響,緩和明朝與朝鮮關(guān)系。倪謙進士出身,通曉儒學(xué),精通詩文,可揚國威,這也是他被選為正使的重要條件。

        最后,倪謙得到了景泰帝的賞識。僅以正統(tǒng)年間及景泰年間倪謙的職位變動來看。1449年(正統(tǒng)十四年)升“翰林院侍講”,十一月經(jīng)禮部推薦,倪謙擔任正史出使朝鮮;1452年(景泰三年)置“東宮官屬”為“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侍講”,不久得升“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仍兼“中允”;1456年(景泰七年)又為“左春坊大學(xué)士”參與纂修《寰宇通志》?!睹魇贰仿毠僦据d:“左春坊,大學(xué)士(正五品)……左中允(正六品)……春坊大學(xué)士,掌太子上奏請、下啟箋及講讀之事,皆審慎而監(jiān)省之……翰林院。學(xué)士一人(正五品)侍讀學(xué)士、侍講學(xué)士各二(并從五品)侍讀、侍講各二人(并正六品)……編修(正七品)”[15]??梢?,景泰帝將倪謙一路提拔為正五品的左春坊大學(xué)士兼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且左中允和左春坊大學(xué)士均為詹事府官職,負責輔佐訓(xùn)導(dǎo)太子,教導(dǎo)太子乃國家大事,其人選必精心擇選,足以看出景泰帝對倪謙的器重。

        3 倪謙的朝鮮使行

        在中朝朝貢制度中,使臣是這一制度的溝通橋梁。使臣是兩國之間互相往來傳達君命及文書的官員,各自國家的代言人,代表各自王朝的意志[16]。使臣本人的言行會影響出使任務(wù)的完成度。倪謙出使朝鮮,其作為明朝的代表,深知“土木之變”消耗了明朝國力,影響了在朝鮮的威望。為鞏固明朝聲威、安撫朝鮮君臣,他堅守良好的政治品行,維護天朝尊嚴,與朝鮮官員詩文唱和,結(jié)下深厚的情誼。其出使朝鮮期間主要活動如下。

        3.1 頒詔于朝鮮,同朝鮮禮爭,完成出使使命

        1450年(明景泰元年,朝鮮世宗三十二年)閏正月丙午,倪謙在景福宮完成了頒詔宣敕、賞賜朝鮮國王及王妃的任務(wù)。對于朝鮮的迎詔禮儀,《朝鮮紀事》中有記載:“遲明,至慕華館。宗親百官具香亭、龍亭、黃儀仗、鼓樂、雜戲迎詔。行禮,導(dǎo)入城。至景福宮門東南,二面盛結(jié)鰲山、舞伎。進至勤政殿,宣詔受敕皆如禮?!逼渲小半s戲”“結(jié)鰲山”“舞伎”是朝鮮獨具特色的“國俗”,可見朝鮮的迎詔禮儀并不完全同明朝的“蕃國迎詔儀”一樣,融入了本國特色。為避免朝鮮非議,倪謙還解釋了英宗被俘一事。王振“蒙蔽圣聰”“遮蔽不奏”,致使明軍“前不得進,后不得退”,“遂令車駕誤陷”。英宗被俘,本應(yīng)太子即位,然太子年幼,不能處理國事,恰有使節(jié)帶回英宗口諭,令弟郕王繼統(tǒng),景泰帝才得以即位,雖不合程序但名正言順。這番解釋打消了朝鮮的疑慮。倪謙既將親征的失誤全推給王振,為英宗開脫,又表明了景泰帝即位的合法性,實是非常時期不得已為之,又說新帝仁明英武,是個好皇帝。如此回答顯現(xiàn)了倪謙作為使臣的素養(yǎng),“專對之才”,維護了明朝的尊嚴與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迎詔禮儀上,倪謙受到了朝鮮的怠慢,因此雙方存在爭執(zhí)。倪謙義正詞嚴地提出抗議,維護國體。《朝鮮紀事》記載,倪謙聽聞王與世子均有病不出迎,由王子代迎詔敕,斷言“詐也”,警告朝鮮不要懷有二心,稱等待世子痊愈,才會頒詔宣敕,若一直不愈,就要“捧詔還朝,奏聞朝廷”,王遂派漢城府尹金何來解釋世子確實病得厲害,倪謙見言辭懇切不似作假,便允許世子“扶病行禮受詔”。迎接詔敕,國王、世子皆不出迎,這是以前的明使所不曾遇見的。

        《朝鮮紀事》中除世子親迎之爭外,未見其他。但《朝鮮世宗實錄》中有記載,倪謙曾問,國王郊迎為何只行“鞠躬禮”,要求行“五拜禮”。朝鮮持高皇帝(朱元璋)賜《藩國儀注》解釋,朝鮮“無拜禮”,然儀注中記載“立迎”,而非“躬身”,朝鮮稱:恭迎詔命,不敢“立迎”,故行權(quán)禮鞠躬,倪謙最終同意。朝鮮聲稱“無拜禮”,但事實并非如此?!冻r世宗實錄》載:世宗元年(1419年,明永樂十六年)冬十月遣使頒詔封李祹(朝鮮世宗)為朝鮮國王,“王與群臣行五拜三叩頭訖”;世宗十八年(1436年,明正統(tǒng)元年)元旦,明朝遣使頒《大統(tǒng)歷》,“殿下率王世子以下群臣鞠躬(樂作),五拜三叩頭,平身”??梢娛雷谠小拔灏荻Y”迎詔。但此次朝鮮拒行“五拜禮”,甚至欺瞞使臣,又恰好在“土木之變”后,可見朝鮮有輕視明朝之嫌。倪謙自是不知多年前舊例,受到欺騙,此次妥協(xié),成為日后朝鮮禮爭的依據(jù)。盡管如此,倪謙面對禮儀怠慢能夠提出抗議,仍順利地完成了頒詔任務(wù)。

        3.2 拜謁宣圣廟、箕子廟,仰慕古代先賢,弘揚儒家文化

        倪謙作為一位儒士,敬仰中國古代先賢,注重歷史,到達漢城第三天便在朝鮮官員金何等人的陪行下謁宣圣廟,祭拜孔子,表現(xiàn)出對孔子與儒家文化的尊崇。同成均館儒生祭拜行禮時,倪謙發(fā)現(xiàn)漢城文廟的靈星門、正殿、兩廡等建筑規(guī)格以及儒生的穿著打扮均“與華同”?!芭c華同”反映出朝鮮的“慕華”思想,對儒家文化的渴求,可見倪謙觀察之仔細。通過這次拜謁,倪謙見識到朝鮮儒生對孔子之敬重,儒家文化氛圍之濃厚,欣喜之余賦詩贊頌:“曉向成均謁廟堂,杏壇弘敞碧山陽。八條教典懷箕子,萬世儒宗仰素王。濟濟衣冠忻在坐,青青矜佩喜成行。文風豈特覃東海,圣化于今遍八荒”。這首謁廟詩是倪謙入漢城后所作的首篇詩文,由此開始了倪謙與朝鮮文人學(xué)士的唱和。該詩對仗渾然自成,富有深意,運用疊詞“濟濟”“青青”展現(xiàn)朝鮮儒生的風范,暗指這是朝鮮懷仰孔子與箕子,受到圣教濡化的結(jié)果。鄭麟趾當即和詩,其中一句“杜老詩情已得妙,蘭亭筆法更分行”,贊嘆倪謙的詩文才情足以比美杜甫,筆法媲美書圣王羲之,自己自愧不如。

        除拜謁孔廟之外,倪謙還十分敬仰箕子。倪謙來朝途中就曾想拜謁箕子的祠廟,但不知在朝鮮何處,到達漢城后便向成三問詢問:可曾為箕子建廟、建在何處?成三問回答:廟在平壤府城內(nèi),墳在城西。倪謙回國時途徑平壤,拜謁箕子,留有《謁箕子廟》《謁箕子墓》詩兩首?!吨]箕子廟》中“我來拜謁頻增感,遺化漸濡偏海陬”一句感慨箕子對朝鮮儒化影響至深,另一首詩中“存祀應(yīng)同微子志,安仁即是比干心”贊賞箕子的忠義,不愿做周之順民,存祀之志亦同微子,安仁之心媲美比干,展現(xiàn)了倪謙對箕子的尊敬與仰慕。倪謙在朝鮮祭拜贊頌孔子和箕子,表示明鮮兩國都以孔子為師、敬仰箕子,拉近了兩國的關(guān)系,其才情學(xué)識為朝鮮官員譽不絕口,展現(xiàn)了一位尊孔知禮的儒士風采,弘揚了儒家文化。

        3.3 三卻女樂,看淡財物,樹立優(yōu)秀的明使形象

        倪謙出使來朝,一路上受到了朝鮮隆重的接待,對于軍馬迎送、設(shè)宴款待、問安、住宿、賞賜珍饈這些合乎常理的禮儀,倪謙都欣然接受,但拒絕了朝鮮的“女樂”,寫有卻樂詩以明志。安興館上第一次卻女樂。禮曹參判李邊奉王命來問安,帶女樂“以奉歡”,“盛飾女樂三十余輩,兩行,各抱樂器升堂跪”,倪謙嚴厲地屏退女樂,不為所動,并作《安興館席上卻女樂》以明志。一句“休把聲華汙耳目,此心元似廣平堅”剖白了倪謙的心跡,自己絕不為聲色所動,心同廣平一樣堅定,絕不動搖?!皬V平”即唐代賢相宋璟,剛正秉直,有“鐵腸石心”之稱。從“以奉歡”可以窺見,此女樂應(yīng)不僅是歌舞表演,還有著愉悅賓客的作用,甚至是官妓,倪謙身為儒士潔身自好,自然不愿。

        第二次卻女樂是在開城府,“出王京攜至女樂,卻之而退”。倪謙留有《開城席上卻女樂》一詩,表示對朝鮮以禮宴迎的尊重,但自己絕不沉迷于美色。第三次卻女樂是在太平館。經(jīng)過世子出迎之爭,朝鮮為了彌補失禮,亦是想討好,便在下馬宴上安排女樂,倪謙不愿:“朝廷所用是男樂,今是女樂,如何可用?”明朝規(guī)定宮廷宴飲只用男樂,所以此次設(shè)宴也不能用女樂。此外,倪謙作為一個臣子的自覺也阻止了他。倪謙解釋:“皇帝北征未還,朝廷不用樂,吾等聽樂宴會,是失臣節(jié)?!蹦咧t肩負使命來朝,身為人臣,即使是出使,用宴享樂亦是“失節(jié)”之舉,喪失“臣節(jié)”有損明朝的形象自然不可。倪謙潔身自好,不沉迷于聲色,恪守臣節(jié),忠心為國,維護了明朝天國的尊嚴。

        倪謙看淡財物,不輕易接受朝鮮所贈之物。辭行時,朝鮮曾“遣禮曹參判李邊來送土布為行贐”朝鮮王的贈禮分兩部分,“回禮”和“別贈”,財貨數(shù)額巨大。倪謙一再嚴詞拒絕,辯駁多次,遂“不納而去”。倪謙認為“回禮”可受,但“別贈”恕難從命。鄭麟趾解釋道,“贐行”乃常禮,并舉出圣賢孟子的例子,倪謙同司馬恂只得“未得固辭,是乃虛讓也”無奈收下。古禮禮輕人意重的禮節(jié)牽涉中朝關(guān)系,還得維護。除此次“贐行”外,倪謙還收下了一些官員贈送的禮物,亦做到了禮尚往來:成三問、申叔舟贈刀,他欣然接受,“酬之以詩”;申叔舟贈予“紙、筆、墨”,他便酬詩一首;他曾多次在領(lǐng)議政河演來問安后贈送書畫日歷;太平館宗親宴上他贈予朝鮮王子畫梅紙;溫斟宴上他向安平大君尋求字書,贊嘆書法“得松雪翁之三昧者也”[17];后尹鳳出使朝鮮,帶來倪謙贈安平大君的禮物《考亭朱子不自棄文》印本。筆、墨、紙、裁紙用的小刀和字書,這些禮物都是文人儒士常用的,不十分貴重,倪謙亦有回禮,如書畫日歷、贈詩等,屬于友人之間正常的禮尚往來。倪謙不愛財物,對于朝鮮的“贐行”多番推辭,臨別所求也不過是字書和“贈行詩”,不同于宦官出使所帶來的巨大負擔。倪謙辭行時,朝鮮王甚至派人挽留,可見倪謙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樹立了優(yōu)秀的明使形象。

        3.4 同朝鮮官員友好交往,吟詩作賦,開創(chuàng)唱和外交的新局面

        倪謙采取以詩會友的方式,與一眾朝鮮文人和詩作賦,其詩作令朝鮮官員縮頸吐舌,展現(xiàn)了明朝使官的詩文才情。除去政治任務(wù)外,倪謙在與朝鮮官員的交往中亦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其中館伴申叔舟、成三問、鄭麟趾同倪謙交往密切,詩文唱和頻率最高。參考《遼海編》統(tǒng)計,倪謙共作唱和詩23首,申叔舟10首,成三問9首,鄭麟趾8首,具體篇目如表1所示:

        可以發(fā)現(xiàn),朝鮮館伴的詩題多見“敬”“奉”“伏奉”“敬奉”“奉呈”等謙恭的字樣,還有“以呈一哂”“伏希教誨”“伏希容拙”等自謙甚至貶低自己的字眼,對倪謙恭敬有加。而倪謙的詩題不卑不亢,與正常友人間吟詩作賦并無不同。這與朝鮮的“事大”是密不可分的。此外,從唱和的頻率可以看出,幾人的和詩競爭意識強烈,想以和詩維護國家尊嚴。如倪謙拜謁孔廟時賦謁廟詩一首,鄭麟趾當即依次韻和詩,如此迅速令倪謙驚嘆“不意工曹席間吟和,似有馳騁意,隨和還之。自此,凡和其詩俱觀罷即答,頃刻而就,始皆警服”。倪謙遂重視起同朝鮮官員的和詩。此次4人和詩,謙作5首,鄭和詩4首,成、申二人各和1首(見表1)。《朝鮮世宗實錄》載:“自是麟趾、三問、叔舟唱和無虛日”,可見當時之熱鬧、競爭之激烈。倪謙幾人的唱和富有維護國家尊嚴的競爭意識,政治色彩濃厚。

        除政治任務(wù)外,倪謙同一眾朝鮮官員亦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倪謙回國時作詩留別鄭麟趾:“薩水輕舟拂曉登,海東遙見日輪升。青銅鏡里人如玉,綠蟻杯中酒似澠。別處只愁臨遠岓,來時猶記踏層冰。匆匆暫會傷離索,卻歡搏沙思不勝”。一句“匆匆暫會傷離索,卻歡搏沙思不勝”將離別感傷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來時踏冰而來,如今卻乘舟而還,可見倪謙對分別的不舍。鄭麟趾甚是感動,和詩:“龍門今日幸同登,山斗巍巍不可升。尊酒自多元似海,傍人何必問如澠。高才便是乘秋鶻,英氣還如出壑冰。傾蓋海東為舊識,離亭愁思正難勝”,稱贊倪謙才高如秋鶻,英氣可比沖出山壑的堅冰,感嘆二人在朝初次相識就已像老朋友一樣熟稔,此時分別更添離愁之思。

        相較于鄭麟趾,申叔舟、成三問二人一直陪倪謙至鴨綠江出境,同倪謙相處的時間更多。如倪謙到達漢城后同申叔舟交流正音,幫助講解漢韻,于是“每日飯后,申叔舟具書籍于案,講校音韻疑義”[18]。此外,倪謙回京途中聽聞金四月斷指制藥救母之事,感慨其至孝,作《孝女四月詩》,申叔舟閱讀后,依次韻和詩《伏次郭山孝女詩韻奉呈內(nèi)翰大人文幾》,詩文內(nèi)容相互照應(yīng),可稱上是唱和詩中的經(jīng)典之作。

        倪謙同成三問離別之時賦詩:“敢謂揚雄多識字,雅奇子羽善修辭”稱贊成三問的辭賦可與春秋子羽和漢朝揚雄媲美,又以“勒馬東風”抒發(fā)離別的愁緒。感受到倪謙對友誼的珍視,成亦和詩惜別:“偶然傾蓋作新知,自賀吾生并一時。海外幾年傳美譽,眼中今日接豐姿。問奇漸免銀根誤,見惠頻繁黃繭詞。聚散人間苦無定,云龍安能不相離”。成表示早就聽聞倪謙的美譽,今有幸得以見到本人,傾蓋如故,“聚散人間苦無定,云龍安能不相離”表達了成對于倪謙離別的愁苦,卻又無可奈何。幾人的留別詩足以體現(xiàn)倪謙同朝鮮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倪謙行至遼陽,作《至遼陽東寄泛翁謹甫》,表達相思之情:“二月初三別鴨江,更逾六日到遼陽。沿途鞍馬俱無恙,此際相將又趣裝。淚痕雙落馬頭前,別后相思倍黯然。燕柳鶯花千里道,此情何處不相牽?!蹦咧t在詩中向二人報送平安,因思念黯然落淚??梢?,倪謙幾人以詩會友,早已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與朝鮮文人的詩文唱和,開創(chuàng)了唱和外交的新局面。

        4 結(jié)束語

        明朝經(jīng)歷“土木之變”一系列變故,國力削弱,影響了明朝宗主國的威望,對明鮮的宗藩關(guān)系產(chǎn)生不利影響。倪謙頒詔,朝鮮王同世子皆稱病未親迎,拒行五拜禮,可見朝鮮已有輕視明朝的嫌疑。故到達朝鮮后,倪謙時刻注意自己言行,進行了一系列活動,對朝鮮不合禮制之處提出抗議,拜謁先賢祠廟,拒絕女樂,看淡財物,同朝鮮館伴多次詩文唱和,結(jié)下深厚情誼,推動了兩國關(guān)系的改善。同時,朝鮮雖懷疑明朝實力,卻仍繼續(xù)奉行“事大”外交政策,倪謙在朝鮮境內(nèi)所受接待,設(shè)宴款待、安排女樂甚至贈土布“賄行”等,無不顯出朝鮮“事大”之心。這是受“慕華”思想的影響?!冻r紀事》中對朝鮮“與華同”多次記錄,正是朝鮮“慕華”,以華為師的一種表現(xiàn)。但土木之變,上國明朝為蠻夷瓦剌所打敗,令朝鮮有所懷疑。倪謙正是發(fā)現(xiàn)朝鮮這一矛盾心理,想通癥結(jié)所在,積極活動,順利完成任務(wù),鞏固了明朝與朝鮮的友好關(guān)系。而倪謙同朝鮮官員申叔舟等人的唱和詩文,正是景泰年間中朝文化交流的最好見證。

        參考文獻

        [1] 王裕明.明代遣使朝鮮述論[J].齊魯學(xué)刊,1998(2):107-113.

        [2] 葉泉宏.明代前期中韓國交之研究[M].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91.

        [3] 姜龍范,劉子敏.明代中朝關(guān)系史[M].哈爾濱:黑龍江朝鮮人民出版社,1999.

        [4] 詹杭倫,杜慧月.《遼海編》與倪謙出使朝鮮考述[J].北京化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7(1):32-38.

        [5] 姜陽.明初中期倪謙出使朝鮮的表現(xiàn)和貢獻[J].遼寧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0,38(3):101-106.

        [6] 王曉雁,孫希國.從《朝鮮紀事》看倪謙出使朝鮮的原因、活動及貢獻[J].遼東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22,24(5):118-124.

        [7] 趙斯嘉.15世紀明朝文臣出使朝鮮的女樂問題[D].延吉:延邊大學(xué),2020.

        [8] 焦竑.國朝獻征錄[M].卷36.臺灣:明文書局,1984.

        [9] 朱大韶.皇明名臣墓銘[M].臺灣:明文書局,1984.

        [10]高艷林.明代中朝使臣往來研究[J].南開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5(5):71

        [11]陸容.菽園雜記[M].卷7.北京:中華書局,1985:90.

        [12]佚名.明英宗實錄[M].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

        [13]佚名.大明會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9.

        [14]王克平.明朝與朝鮮的詩賦外交研究[M].香港:香港亞洲出版社,2011.

        [15]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9.

        [16]劉喜濤.封貢關(guān)系視角下明代中朝使臣往來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1.

        [17]佚名.朝鮮王朝世宗實錄[M].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網(wǎng)絡(luò)電子版.

        [18]倪謙.朝鮮紀事[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黑人巨大videos极度另类| 久久久久99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丝袜美腿诱惑| 经典三级免费看片天堂|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厨房玩丰满人妻hd完整版视频|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在人线天堂网站| 欧美xxxx做受欧美88| 秋霞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久久dvd| 最近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亞洲綜合無碼av一區二區|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浪潮av| 亚洲色图第一页在线观看视频| 人妻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免费三级av在线| 性欧美牲交xxxxx视频欧美| 亚洲男人的天堂精品一区二区| 极品新娘高清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蜜桃视频| 午夜天堂一区人妻|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中文字幕日本熟妇少妇| 美女主播网红视频福利一区二区| 人妻聚色窝窝人体www一区| 五月婷婷激情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 国产熟女高潮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H|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黄色|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国产性虐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