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持續(xù)深入,人們逐漸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講教材、教課文的方式已經(jīng)過時,積極開展有效的課外閱讀活動,尋找課內(nèi)外閱讀融通的方式方法,應是當下語文教學最重要的途徑。然而,受網(wǎng)絡文化、課業(yè)負擔和方法指導等因素的影響,高中課外閱讀現(xiàn)狀依舊不容樂觀。文章從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重要性、指導策略、限制因素突破和現(xiàn)實意義等5個方面入手,積極探索課外閱讀指導的有效策略,以此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進一步推動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閱讀素養(yǎng)
一、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
(一)閱讀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不足
高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學業(yè)負擔較重,在課外閱讀方面難以保證閱讀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多數(shù)家長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始終認為課外閱讀是“不務正業(yè)”,不希望孩子把時間放在課外閱讀上,即使有課外閱讀,也是考試所需閱讀的經(jīng)典著作。在家長的“嚴防死守”下,學生很難有時間進行有效地課外閱讀。即便學生特別熱愛課外閱讀,也只能悄悄地閱讀,很難做到深層次地閱讀與思考,根本無法保障閱讀的質(zhì)量。
(二)閱讀方式和方法不佳
當下,傳統(tǒng)的紙質(zhì)閱讀越來越受到市場的忽視,年輕學生更愿意追逐電子化閱讀。以瀏覽式的快餐閱讀替代傳統(tǒng)的紙質(zhì)深度閱讀,逐漸使碎片化、快餐式的閱讀成了一種風尚。除此之外,部分教師缺乏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指導,只是簡單地讓學生摘抄好詞好句、仿寫和描寫讀后感悟。這樣做很難達到課外閱讀的預期效果,增加了學生的閱讀壓力,降低了閱讀興趣,使學生的閱讀思考受阻,導致課外閱讀流于形式,無法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三)閱讀品位和程度不夠
有目的、有價值和有深度的課外閱讀,應該是高中生課外閱讀的追求。然而,隨著信息化手段的不斷提升,閱讀的智能化也隨之到來,學生對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興趣不濃,反而對相對通俗的讀物感興趣,如言情、玄幻和武俠等。語文教師指導缺位也是當下課外閱讀普遍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棄經(jīng)典而讀通俗,亦易讓學生迷失在課外閱讀中。
二、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從當下的教育改革來看,無論是新課改的要求,還是高考的命題方向,都指向了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以改革倒逼教學,已讓閱讀成為學生時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課外閱讀是新高考背景下的必然選擇
新高考與傳統(tǒng)高考相比,無論是閱讀的數(shù)量,還是閱讀的難度,都有所增加。從近幾年的新高考選文和命題角度來看,選文的涉及面非常寬泛,有文學、歷史學、美學和哲學,甚至有心理學、生命科學等,命題更加注重情境和實用性。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語文教師若想在高考中讓自己的學生處于不敗之地,就必須鼓勵學生進行廣泛地課外閱讀,不斷地拓寬知識面,發(fā)展思維,以“厚積”來應對新高考的新變化。
(二)課外閱讀是發(fā)展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
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4個維度都離不開閱讀,課外閱讀是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抓手。要想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整日講做題的方法和技巧是行不通的,必須引導學生走進課外閱讀,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在課外閱讀中掌握方法,學會運用,內(nèi)化為個人的素養(yǎng)與能力。只有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中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逐漸讓學生形成語文學習的關鍵能力,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面對新高考下的語文考試,真正做到輕松地課外閱讀、學習語文和應對考試。
(三)課外閱讀是學生終身學習的有效基石
素質(zhì)教育仍是當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主旋律。有效的課外閱讀有助于打破教材束縛,彌補教材教學中的各種不足。課外閱讀作為素質(zhì)教育最有力的撬點,語文教師要把課外閱讀作為教材的有效補充,豐富語文教學內(nèi)容,激活學生的閱讀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此推動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廣泛的課外閱讀中增加知識儲備,積累閱讀方法,發(fā)展思維能力,并為日后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策略
(一)積極尋找學生閱讀的興趣點,激活學生閱讀的原動力
高中生的學業(yè)負擔較重,因此課外閱讀的原動力不足,很難讓學生提起閱讀興趣。對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應是首要任務,以此讓學生獲得知識與能力拓展上的媒介。語文教師可以以閱讀內(nèi)容為興趣點進行深入挖掘,進一步激活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指導《紅樓夢》時,可以尋求多個興趣點,引導學生走進經(jīng)典作品。喜歡詩詞的學生,教師可以用紅樓詩詞的研究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喜歡建筑的學生,教師可以用紅樓建筑研究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紅樓丫鬟研究、紅樓十二釵研究等。無論是人物角色,還是建筑、裝飾,每一處都可以成為撬動學生閱讀興趣的點。只要學生喜歡,就可以引導學生讀進去,慢慢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進一步整合閱讀資源
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是保持閱讀學習的一種必要手段,尤其是對約束能力還比較弱的學生來說,能夠以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逐漸熏陶學生,并以此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十分重要的。語文教師在指導課外閱讀時,應該注重環(huán)境的影響,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整合一切有利的資源,最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并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例如,班級閱讀角的建設。語文教師可以讓每位學生帶一本自己最喜歡的書,并以學生認為的最好方式,設計推薦??梢允锹嬐扑]、詩詞推薦、對聯(lián)推薦及三句半推薦……這樣,班級的其他學生既可以通過推薦來閱讀書籍,又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拓展閱讀的范圍。久而久之,班級學生會逐漸養(yǎng)成閱讀與推薦閱讀的好習慣,不斷積累知識、增長見識,厚積閱讀素養(yǎng)。
(三)積極掌握各類閱讀方法,貫通課內(nèi)外的教學力量
與課內(nèi)閱讀相比,課外閱讀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更有效。因此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中,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當然,這也需要學生掌握必備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如果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較豐富的閱讀能力,那么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自然不盡如人意。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不僅需要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還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選擇適合的閱讀方法,努力幫助學生形成較高的閱讀能力,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達到課外閱讀提升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例如在閱讀《文化苦旅》時,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精讀、批注和跳讀等方法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要讓學生了解各種閱讀方法和目的。因此在閱讀《文化苦旅》時,首先可以通過目錄的略讀選擇喜歡的篇目,再通過選定的篇目進行精讀和批注閱讀。這樣,學生既可以選擇興趣點,也可以對自己喜歡的文章進行深入地研究。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關注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聯(lián),養(yǎng)成讀寫結合的好習慣,讓學生能夠用正確、高效的方法打開閱讀,讓閱讀提升學生寫作的能力,并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四)拓展閱讀形式的有效載體,精心建構各類閱讀活動
閱讀不僅是輸入活動,還是輸出活動。通過有效閱讀達到彼此雙向互動的模式,能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然而,當下的閱讀活動大部分停留在片面的輸入活動上,缺乏閱讀輸出的活動。為此,語文教師可以設計雙向建構的閱讀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閱讀活動。例如在《三國演義》的閱讀時,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我來講評書”、思維導圖設計和漫畫三國人物等活動進一步提升閱讀能力;可以讓學生畫思維導圖,把各個陣營的人物關系理清楚;也可以讓學生以漫畫的形式把典型人物的鮮活特點勾勒出來;還可以讓學生講講三國中最喜歡的人物,深入了解某個人物。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學習,學生就能將課外閱讀知識和課內(nèi)知識聯(lián)系起來,提升學生語文的核心能力。
四、高中語文課外閱讀限制因素的突破
(一)高中語文課外閱讀需要突破功利因素
在現(xiàn)實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家長的期待。當下,家長有較強的功利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語文教師必須引導家長和學生認識閱讀的重要性,積極鼓勵學生進行閱讀;讓家長懂得閱讀是一種長線效益,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不能只重視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只關注暫時的分數(shù),而忽視了閱讀的重要性。應盡量規(guī)避搞題海戰(zhàn)術、練習應試技巧,得小利,而失去了終身學習的根基。
(二)高中語文課外閱讀需要突破資源因素
有時候,語文教師總是會找這樣或者那樣的借口安慰自己,如書籍缺乏、環(huán)境不佳和能力有限等。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聽之任之,學生愿意讀就自己讀,不愿意讀就可以不讀。為了改變這樣的觀念,語文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尤其是閱讀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應創(chuàng)設各種條件,突破資源的限制,如果書籍缺乏,可以讓書籍漂流起來,每人貢獻一本書,全班就能積累幾十本書;再如環(huán)境不佳,可以設計特色活動,如中秋詩會、清明祭文等;如能力有限,就強化自主學習,一點一滴地引導學生學會自主閱讀。
五、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的現(xiàn)實意義
(一)積累豐富內(nèi)容,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
古人云:“勞逸讀書,逸于寫作”,廣泛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已經(jīng)成為共識。因為廣泛的閱讀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面、增長個人見識,還可以積累相關的經(jīng)典詞句、掌握必要的寫作技法。例如,在課外閱讀時,學生可以從語言、素材、結構和思維等多個維度去學習,汲取優(yōu)秀作品中的有用之處,并不斷地內(nèi)化成自己寫作的能力,進而為日后的個人寫作提高奠定基礎。
(二)拓展各類思維,進一步增加邏輯能力
閱讀不僅可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提升思維能力。通過閱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人們都會認真思考作者的表達,甚至是品鑒作者的創(chuàng)造力、審美力。這種伴有思考的課外閱讀,會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在課外閱讀時,學生可以形成形象表達、邏輯分析和辯證看問題的思維能力,凡此種種。這些思維能力就是一個人成長發(fā)展的關鍵能力。
(三)陶冶個人情操,進一步提升精神品質(zhì)
有人說:“一個人,要么身體在路上,要么靈魂在路上”。廣泛的閱讀,其實就是一場心靈旅行。高中階段的學生如果能夠閱讀一本本好書,便會得到一種神游。學生徜徉在作品中,體驗到從未有過的體驗,能獲得心靈上的共鳴,讓靈魂得以棲息。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說:“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史?!边@句話恰到好處地說明了閱讀對個人情操和精神的滋養(yǎng)作用,可以讓學生覺得世界因此而變得美好。
總而言之,課外閱讀不僅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重要的影響,還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有著促進作用。語文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走進閱讀的世界,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與書籍結交朋友。與此同時,還要鼓勵學生掌握必要的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個人的終身學習打好底色。語文教師要始終堅信:“腳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參考文獻:
[1] 省曉潔. 農(nóng)村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策略探究[J]. 基礎教育論壇,2021(30):74-75.
[2] 張偉. 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實施策略[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09):47.
[3] 段?。?高中語文課外閱讀優(yōu)化策略分析[J]. 新課程研究,2020(08):83-84.
[4] 趙治平. 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分析[J]. 課外語文,2020(07):8+10.
[5] 李蘭馨. 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新思考[J]. 新課程,2022(04):150.
[6] 程秀. 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06):38-39.
(責任編輯: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