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近年來,信息技術教學受到了越來越普遍的關注。在信息時代對初中生信息技術能力對他們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質量,有助于提升初中生各方面信息技術素養(yǎng)。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質量呢?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夠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使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更加明了易懂、實用高效。
一、通過思維導圖串聯(lián)知識邏輯,理清架構體系
每一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安排都具有關聯(lián)性,但在實際的學習中,如果沒有明確的提示和引導,初中生一般很難理清其中的邏輯,因此會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雜亂無章的感覺,看起來碎片化的知識也會對他們的理解和記憶帶來不小的挑戰(zhàn)。因此,在學期初,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教學內容進行大致的梳理與介紹,使初中生能夠在腦海中產生整體的、全局性的認識。隨著各個單元、各個章節(jié)學習內容的不斷深入,思維導圖可以逐漸細化,由主干部分到細枝末節(jié)。思維導圖的有效運用,既可以完善學生的知識框架,又能夠對初中生的學習思路加以引導,使其成為有效的支撐。
二、運用思維導圖預習和總結,增強學習效果
與其他學科相比,信息技術具有更強的專業(yè)性,學生完全理解專業(yè)術語有一定難度,而思維導圖正好能夠解此類問題。作為圖像類型的教學資源,它有著鮮明的形狀、線條、顏色等,用以說明各部分內容之間的關系。因此,可以將其積極運用于預習和總結階段。有了思維導圖,學生們的預習不再是簡單地預習教材,教師可以依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運用思維導圖,讓學生能夠清晰地了解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也使預習有了依據和方向。另外,在課堂的總結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繪制思維導圖,并分享自己的收獲,分析自己的所學,使學習效果的檢驗更加便捷高效。
三、依據思維導圖發(fā)散思維,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
思維導圖在信息技術的基礎教學中能夠作為提綱,使教學有理有據、有條不紊。在基礎教學之外,思維導圖同樣能夠起到發(fā)散思維、激發(fā)學生潛能的作用。一方面,在理解了構建思維導圖的原理之后,初中生可以自行對思維導圖進行拓展,將課內的知識延伸到更深層次,通過自學、合作等形式對新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另一方面,在信息技術的相關活動或創(chuàng)新賽事中,通過思維導圖的建立既能幫助小組迅速找到思路,同時也能順著這條線組織分工,使活動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節(jié)約時間,加快速度。
總的來說,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能夠將邏輯體系具象化,在信息技術教學的各個階段發(fā)揮著優(yōu)勢,教師要利用好這一教學手段,使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得到保障和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