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琳
[摘要] 有風自南,翼彼新苗。陪伴,就如那溫暖的南風,助力學生健康茁壯地成長。本文從溫情的角度出發(fā),結合多樣的陪伴方式,通過愛心呵護、溫情陪伴,共筑學生成長的跑道,引領師生共生共長。
[關鍵詞] 溫情;書信陪伴;活動陪伴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守護是最沉默的陪伴。師生之間的情感亦是如此。教師可以偶爾制造些小驚喜,將無聲的陪伴通過不同的形式、途徑、方式傳遞到學生的心里,讓學生感到溫暖、舒適。
我校是一所全日制公辦小學,每班只有5名左右的學生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其他均為“新昆山人”。其家庭結構基本以祖孫三代共同生活為主。由于父母主要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很多孩子都缺少父母的陪伴,而一天中陪伴他們時間最長的可能就是老師了,所以他們更需要老師的溫情陪伴。
一、書信陪伴,豐盈兒童生命
1.便利貼里的鼓勵話語
在我們班,便利貼便是一種陪伴、一份激勵。我時常會寫一些激勵、提醒的話語,張貼在學生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
史同學,我們班的頭號問題選手。凡是任教過的老師,一提起他就會說:“就是那個看著挺機靈,卻從來不做作業(yè)的孩子。”有一天,史同學又沒有完成作業(yè),我叮囑他明天早點來補做。第二天早上,雖然他沒有來得很早,但還是自覺地來找我補作業(yè)。于是,等他完成作業(yè)后,我悄悄地在他的課桌上留下了我的專屬“小黃鴨”便利貼,寫下了:“你記住了自己的承諾,并兌現(xiàn)了承諾。守信用的人一定會受到別人的歡迎?!苯又?,我將“小黃鴨”便利貼拍照上傳家長群,表揚史同學信守承諾。下課后,史同學目不轉睛地看著我的“小黃鴨”,甜甜的笑容在他的臉上漾開。我想:這就是最好的表揚,這就是最好的陪伴。
紙短情長。小小便利貼,溫情暖人心。它激活了師生的心田,貼出了濃濃的師生情。
2.書信里的情感交流
一次偶然看電視時,電視里正在播放榮獲“全國模范教師”稱號的昆山葛江中學于潔老師的一段采訪片段。采訪中,她講到給學生寫信這件事,讓我深受啟發(fā)。于是,我也開始了與學生之間的書信交流,但不同的是,我們的書信較為隨意、簡短。
寒假,是學生的學習壞習慣容易再度形成的時段,老師一學期的督促、改變都將付之東流。為了讓一學期的努力保持住,我會寫信給個別不太放心的同學,對他進步的地方加以肯定,表達我的信任,并鼓勵他寒假有所進步。如我寫給史同學的一封信:
親愛的史同學:
恭喜你這學期有了比較大的進步,老師為你感到高興。寒假馬上就要來了,希望你在寒假里能夠認真完成各科作業(yè)。期待你下學期有更大的進步哦!
朱老師
沒想到,放假前的最后一天,我居然收到了史同學的回信。
敬愛的朱老師:
我會努力的。
史同學
雖然簡單,但我知道他已經(jīng)收到了我的鼓勵。
書信是一種向特定對象傳遞信息、交流情感的應用文書。用最樸實的言語,托起筆尖的力量,訴說最真摯的情誼,讓溫情在筆間流淌。
3.家長群里的溫馨提示
家長群,是教師與家長進行家校溝通的平臺。教師除了布置作業(yè)之外,還可以上傳一些暖心的提示或是對學生學習的肯定。
一次語文課,我們學習了《習作五》。下課的時候我和同學們說:“下午老師要外出開會,請同學們自覺地完成作文草稿。請組長收齊后放在我的辦公桌上?!毕挛缥议_完會回來,發(fā)現(xiàn)我的桌上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朱老師,我的草稿已經(jīng)基本寫完了,但有些字我不會寫,用了拼音代替,還沒來得及查字典,申請回家完成?!蓖瑫r還在下面簽上了名字??粗@張留言條,我打開了QQ群,找到了他父親的對話框,寫道:“王爸爸,今天我要夸夸王同學,他能夠在我不在的時候自覺地完成草稿,并留言說明原因,很棒哦!也請幫忙轉告王同學,他的留言條我看到了,并相信他已經(jīng)完成。祝周末愉快!”下周一早上,當我值完班回到辦公室時,一眼就看到了王同學的作文本安安靜靜地躺在我的辦公桌上。于是,我順手拿起我的“小黃鴨”寫道:親愛的王同學,恭喜你把作業(yè)都做完了,老師給你點贊,期待你更好的表現(xiàn)。然后我走進教室,將“小黃鴨”貼在了他的語文書上。
見字如面。家長群里的一句簡單回復,給予了學生一份真誠的肯定、一份溫馨的陪伴、一種深情的贊美,讓溫情在線上綻放。
二、活動陪伴,綻放兒童光彩
社團活動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讓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發(fā)展,收獲成功的體驗,從而做到樂學的活動。
為了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根據(jù)市教育局的部署,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積極探索“5+2”課后延時服務的有效方式。其中,陪伴社團就是課后服務的特色之一,也是讓溫情發(fā)生的場域。
我校開設了“活”“雅”“趣”三大類48個陪伴社團。
“活社團”,即活力四射的社團,指向學生的健康與快樂,包括“毽舞飛揚”踢毽社團、“繩彩躍動”跳繩社團、“足下生輝”田徑社團等。例如,“繩彩躍動”跳繩社團活動中,老師真心示范,創(chuàng)設動作,編排隊形,讓學生先掌握跳繩的基本動作要領,再去感受、體會,嘗試創(chuàng)編,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讓溫情伴隨著小小的跳繩,跳出師生躍動的人生。
“雅社團”,即雅致知性的社團,指向學生的學識與氣質,包括“詩情畫意”詩配圖社團、“文心小筑”小記者社團、“樂動人心”合唱社團等。例如,“詩情畫意”詩配圖社團以語文書為載體,選擇書中的一首古詩進行詩配畫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時先根據(jù)詩意確定主景,然后發(fā)揮想象,增添輔景,填充顏色。詩配圖的方式,不僅展示的是語文的詩情畫意,更是“雙減”政策下作業(yè)的創(chuàng)新性和個性化的體現(xiàn);不僅深化了古詩內涵,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情趣,更讓溫情在朋輩陪伴的創(chuàng)作中涌動、彰顯。
“趣社團”,即趣味橫生的社團,指向學生的視野與興趣,包括“物品巧用”美術社團、“‘豆’你玩”手工社團、“逐夢藍天”航模社團等。例如,“‘豆’你玩”手工社團活動中,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通過觀察、講解、示范、討論,了解豆貼畫的特點,然后通過同伴合作的方式進行嘗試和研究,最后合理利用材料的美加以巧妙地組合:你設計,我貼豆,形成一個新的圖形。同學們在相互合作、相互陪伴的過程中體驗朋輩陪伴的快樂,讓溫情在豆中流淌。
在“雙減”政策下,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yǎng),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了校園文化的建設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教育沒有快捷方式,也是一項無法求得回報的事業(yè),但我相信:只要用對方法,在師生、生生攜手相伴同行的路上,定能感受到彼此陪伴的溫暖、共同成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