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書籍將會豎立在書架,有幸誕生,來源于人,也源于崇高與光明。
——波蘭詩人切斯瓦夫·米沃什《但是還有書籍》
199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圖書宣傳活動。世界讀書日的主旨宣言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
今年4月23日,是第28個世界讀書日。值此全世界愛書人共同的節(jié)日,本刊特推出“讀書”專題,為讀者講述書籍的故事、書店的變遷、讀書人的故事,讓更多的讀者感受書籍之美,感受圖書文化深沉博大的力量。
可以說,在每個愛書人的心中,新華書店都能占有一席之地。毛澤東同志曾說:“哪里有人民群眾,哪里就要有新華書店?!痹缭?952年10月25日,石景山區(qū)政府就將新華書店石景山門市部建在了北辛安鎮(zhèn)最繁華的北辛安大街西的把角處,成為當時的新景觀。而現(xiàn)在,走進首鋼廠東門西、冬奧公園東側(cè)的新安城市記憶公園的西門,公園的核心建筑群——北辛安記憶陳列館映入眼簾。原新華書店loft結(jié)構(gòu)己將這里打造為全民暢讀記憶書店。走過70年的北辛安新華書店像京西的一盞燈、一座閱讀地標,溫暖著讀書人的心。它就是愛書人《70年的精神燈塔》。
走出新華書店,讓我一起來到《古舊書籍的家——中國書店》。1952年11月4日,中國書店正式開業(yè),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旗下有15家連鎖經(jīng)營門店。它秉承了開店之初確立的“為書找讀者,為讀者找書” 的服務理念,為國家各類圖書館及機構(gòu)提供了數(shù)以萬計的珍稀古籍資料,并為國家搶救性地回購海外珍貴古籍數(shù)千部。又拓展了出版、古籍修復及拍賣的新業(yè)務,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作出了突出貢獻。可以說,中國書店就是《古舊書籍的家》。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到北京市城市副中心——通州區(qū),看看這里實體書店的發(fā)展和變化。除了國營的新華書店,通州還有遍布城鄉(xiāng)的民營書店和個體經(jīng)營的書店,如南街書屋、京杭大運河書院、春風在書店等等,已達150多家。通州眾多的實體書店,在經(jīng)營理念和方式上各有特色,除了賣書,還增加了不少招攬生意的奇思妙想。他們把服務讀者的需求看得至高無上,將時代的潮流融匯在迎來送往的細節(jié)上,他們深知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道理,同時,也從一個側(cè)面彰顯了從業(yè)者文化與文明的程度。那些“貨賣識家”的相關(guān)配制,真可謂用心良苦!
除此之外,在本期專題中,您還能了解到一眾新近崛起的特色新式書店,如百年來第一家開在皇城根下最大的書店——Page One;位于紅橋市場五層的網(wǎng)紅打卡地,看夕陽下的天壇的最好去處——觀壇藝術(shù)空間;位于基督教中華圣公會教堂內(nèi)的書店——模范書局+詩空間……
說到讀書的那些事兒,我們可聊的也有很多。
20世紀60年代的學生,獲得課外讀物的機會并不多?!冻瓡隆窞槲覀冎v述了那些年熱愛讀書的小讀者們辛苦抄書、讀書的故事。
近幾年來在模范書局、布衣書局和魯博書屋推出了若干特裝書,充分利用當代裝幀藝術(shù),為佳作配上靚裝,給讀書人帶來了意外的驚喜?!丁疤匮b書”瑣記》就為我們介紹了這些“把讀者都弄暈”的特色圖書。
每年的北京書市,所有的愛書人讀書人,都在那里聚齊?!栋雮€世紀買書記》為我們盤點了北京書市從1980年代至今的變化,半個世紀過去了,讀書人追逐心愛之書的腳步從未停歇……
對于讀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這是一件挺私人的事情,它取決于你的成長經(jīng)歷、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讀什么樣的書,怎么去讀一本書,從來就沒有成形的公式和真理可循,想怎么來就怎么來,才是能否好好讀書的不二真理。讀什么書?怎么讀?能讀出來些什么?一萬個人要是都給出一個相同的答案,那其實也挺沒意思的。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讀書體驗,那才是讀書這事情最迷人的地方。
編輯 張子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