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遄
這是毛澤東主席60年前為雷鋒題的詞。
七個大字,筆酣墨飽,行云流水,瀟灑遒勁。提筆揮毫后,毛主席說,學雷鋒不是學他哪一兩件先進事跡,也不只是學他某一方面的優(yōu)點,而是要學他的好思想、好作風、好品德;學習他長期一貫地做好事,而不做壞事;學習他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當年3月初,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也都為雷鋒題詞。
為了使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領導的題詞起到更好的宣傳效果,中央書記處專門研究,決定3月5日由新華社向全國發(fā)通稿,集中發(fā)表。
年年春風里,歲歲吐芳華。以后,這個日子就被當成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紀念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雷鋒是一個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在給“郭明義愛心團隊”的回信中,總書記這樣寫道: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
雷鋒是平凡的,但是我們只要提到雷鋒,無不頌其偉大。因為他凡做一事,必忠一事,把平凡的事情做得連貫、如一,做得長久、自然。
雷鋒只走過了22個年頭的人生旅程,盡管短暫,卻用黨旗一樣鮮紅的顏色,完成了從有限到永恒的嬗變。由此而凝聚升華的雷鋒精神,更是穿越時空,成為幾代中國人的共同記憶和一種永恒的力量。
黑格爾說,傳統(tǒng)美德并不只是一尊不動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猶如一道洪流,離開它的源頭愈遠,它就膨脹得愈大。一年一年,一歲一歲,雷鋒從未離開,他一直就在時代前進的行列之中。
一個普通的共產(chǎn)黨員所昭示的偉大精神,能夠贏得億萬人民如此崇高和長久的敬意,一個普通的戰(zhàn)士所表現(xiàn)的高貴品質(zhì),能夠激勵幾代人健康成長,一個學雷鋒的群眾性活動,能夠在60年的歷史進程中延續(xù)不斷,影響一個時代的社會風尚,這本身就充分表明,雷鋒精神對于我們這個民族和社會過去、現(xiàn)在都具有重大價值和時代意義。
對英雄的每一次凝望,都是一次初心的叩問;對歷史的每一次回眸,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禮。雷鋒,已經(jīng)不僅僅指向一個人,而是指代整個中國、整個時代精神的姓名。
人,應該怎樣生?路,應該怎樣行?雷鋒精神的價值,不僅在于他以“一輩子做好事”的行動與思考,提出了這個人生課題,更在于他給出了“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答案:人啊,應該這樣生;路啊,應該這樣行!
精神可以發(fā)揮出超物質(zhì)的力量,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壩擋水,波瀾不驚。雷鋒精神不僅僅屬于某個群體,不僅僅屬于這個時代,它跨越時代,跨越人群,屬于全世界,屬于整個歷史。
60年過去了,普通一兵,名高天下,楷模萬眾。雷鋒,已經(jīng)成為一種象征、一個文化符號,已矗立為一座精神豐碑。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用行動,化身為逆行者、奉獻者、堅守者、傳承者,續(xù)寫著厚重的“雷鋒日記”,匯聚成蕩氣回腸的“中國精神”。
私者一時,公者千古。雷鋒大公大德,雖死猶生,獲得了永恒的生命力。其巨大的精神、人格和道德魅力早已融入民族血脈,永留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