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汶上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趙愛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近現(xiàn)代以來在我國防控難度最大、時間最久的一次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自2020年初,各級檔案局先后發(fā)出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檔案工作的通知,及時收集各類疫情檔案,最大程度發(fā)揮檔案資政作用。如何統(tǒng)籌做好流調檔案整理工作,值得我們深思。
自新冠疫情發(fā)生以來,中心領導班子迅速反應、精準施策,成立由18人組成的9支流調隊伍,兢兢業(yè)業(yè),奮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線。到目前流調20000余人,其中有確診病例、境外返回人員、密切接觸者、次密接、重點地區(qū)返回人員、紅黃碼人員等眾多人群。
疫情發(fā)生以來,同步成立了由專職檔案員、業(yè)務處室兼職檔案員及其他相關人員組成的疫情流調檔案收集工作團隊,為疫情防控檔案的收集提供了重要組織保障。同時,各部門兼職檔案員切實擔負起日常收集職責,專職檔案人員全程參與并協(xié)助各業(yè)務科室兼職檔案員進行相關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
檔案管理人員將流調資料進行分析、提煉、匯總,形成報告,提供給領導、指揮部,供其決策、參考,直接服務于疫情防控工作。
(一)增強檔案意識。增強檔案意識,就是要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流調檔案的重要性,時刻銘記流調檔案的價值,致力于服務中心的各項業(yè)務工作,適應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戰(zhàn)略,因此,做好流調檔案管理工作尤為重要。流調檔案整理工作,不是哪個人的責任,也不是哪個部門的事情,需要多部門、多人聯(lián)合工作,共同匯集、整理、歸檔,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日常注重交流、探討、學習,認真學習檔案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充分認識檔案信息資源的重要作用。自覺加強檔案信息的日常收集整理工作,提高全員檔案意識。做到人人關心檔案收集、人人注重檔案收集,逐步夯實檔案信息資源開發(fā)的基礎,養(yǎng)成自覺積累資料并及時進行歸檔整理的良好習慣,形成全體職工參與檔案管理的良好氛圍,使檔案發(fā)揮其應有作用。
(二)嚴格保密性要求。流調檔案中大部分內容涉及個人隱私,因此在檔案整理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對個人信息的保護。網絡的發(fā)展給工作帶來很大便捷,也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筆者梳理發(fā)現(xiàn),自疫情發(fā)生以來,國內已出現(xiàn)多起確診病例及其親屬個人信息泄露的事件。例如:2020年12月23日,遼寧省沈陽市報告的一例韓國返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該病例家人的個人信息在網絡廣泛流傳,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家庭詳細地址等隱私信息都遭到了泄露。這類事件層出不窮,給我們檔案管理工作敲響了警鐘。被流調人員主動配合防疫需要,提供自己及家人的信息,但是由于部分單位存在流調檔案管理漏洞,特別是少數(shù)工作人員組織紀律、工作紀律和保密意識不強,存在工作方法簡單、隨意性大等問題,極易造成公民個人信息的泄露,給病例及家屬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也給流調檔案的管理帶來新的思考。檔案及其相關工作人員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及其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對流調檔案進行歸檔處理,確保個人信息的安全。
自疫情發(fā)生以來,我中心各部門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及時跟進、主動作為,扎實做好各項疫情防控檔案整理工作,特別是流調檔案的整理工作,力圖全景式記錄各類人群的流調情況,為今后科學決策和正確應對此類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積累寶貴經驗、提供檔案參考依據。流調資料的歸檔應遵循及時性原則,隨時歸檔、及時歸檔、分類管理,保證流調資料的條理化、有序化和完整性。
(一)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檔案的整理。自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我縣既有本地病例,也有外地返回治愈后的人員,對于這類人群的檔案整理是一項長期工作,主要采用一人一卷的原則。按照我省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政策的相關要求,對確診病例要認真開展后續(xù)健康管理工作。要求“出院后半年內每月進行1次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第14天、28天、3個月、6個月健康隨訪,第1年、第2年和第3年進行常規(guī)性隨訪檢測,進行血常規(guī)、血生化、肝腎功能、胸部CT等復診檢查?!毕鄬碚f,此類人群的檔案整理要復雜得多。以本地確診病例的檔案整理為例:要遵循全程性原則,時間上保持連續(xù)性,注意前后銜接,真實詳細地體現(xiàn)對一個病例管理的完整性。檔案中包含初始報告、進程報告、結案報告、歷次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報告、歷次體檢報告、跟蹤隨訪記錄、接觸人員摸排信息、出院病歷、居家健康監(jiān)測情況等內容。檔案資料的收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具體如下:1.確診時相關檔案。各核酸檢測機構在實驗室檢測出新冠肺炎核酸樣本陽性后,及時通過傳染病疫情信息報告管理系統(tǒng)上報,疾控中心及時接收信息,由值班人員在24小時內對確診病例進行流調,病例的基本信息、癥狀出現(xiàn)時間和就診情況、危險因素與暴露史、實驗室檢測結果等進行調查整理,及時填寫確診病例個案調查表。根據流調人員的流調摸排,結合公安、工信等部門的大數(shù)據核查,進一步確定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和一般接觸者,形成初始報告,上傳傳染病疫情信息報告管理系統(tǒng)。2.治療過程中形成的檔案。一般在確診2周后,要根據治療情況及時形成進程報告,治愈后形成結案報告。3.健康管理過程中形成的檔案。出院后半年內每月進行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報告、第14天、28天、3個月、6個月健康隨訪相關資料,第1年、第2年和第3年進行常規(guī)性隨訪檢測的相關資料。確診后第3年一個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的檔案才算完整。因此在整理過程中要注意時間跨度,按時間節(jié)點進行檔案的追蹤收集、整理等工作。
(二)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檔案整理。在《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工作方案(第七版)》中,對密切接觸者及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有明確的定義。密切接觸者是指“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癥狀出現(xiàn)前2天開始,或無癥狀感染者標本采樣前2天開始,與其有近距離接觸但未采取有效防護的人員?!泵芮薪佑|者的密切接觸者是指“密切接觸者與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的首次接觸(病例發(fā)病前2天或無癥狀感染者標本采樣前2天至被隔離管理前這段時間內,密切接觸者與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觸)至該密切接觸者被隔離管理前,與密切接觸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閉環(huán)境工作、聚餐和娛樂等近距離接觸但未采取有效防護的人員?!备鶕铱h近2年來的情況,密切接觸者及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大部分來源于上級單位推送的協(xié)查函,個別是由我縣居民主動報備。檔案整理中首先要歸檔的就是協(xié)查函。如果被協(xié)查人在我縣的,按照相關文件要求,進行后續(xù)管理,根據具體管理情況完善相關檔案,包括調查處置報告、歷次核酸檢測報告、接觸者情況、解除隔離通知書等信息。如果被協(xié)查人員不在我縣的,那檔案整理就簡單很多,只要將被協(xié)查人的相關信息整理歸檔就可以了。
(三)境外返回人員檔案整理。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背景下,我中心常規(guī)疫情檔案中主要是境外返回人員檔案的整理。我縣約有80萬居民,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有1000余人由境外返回。在這類人群的檔案整理過程中,采取“一人一件,一月一卷”的原則,主要包含調查處置報告、歷次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報告、解除隔離證明書、疫苗接種信息、健康碼信息等內容。在一次又一次的流調工作中,我們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調查處置報告模板。對于境外返回人員檔案的整理較為集中,一人一件,一月一卷,按到達隔離點的時間進行排序,方便歸檔,也為后期查找利用提供了便利。
(四)紅、黃碼人員檔案整理。自各省健康碼使用以來,隨著大數(shù)據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逐步深入,對于去過中、高風險區(qū)的相關人員及時推送紅、黃碼。在疫情檔案整理中,我們也及時增設紅、黃碼卷。主要采取一人一件、一年一卷的原則。檔案整理中主要包含調查處置報告、歷次核酸檢測情況、疫苗接種情況、紅黃碼推送情況等等內容。
(五)重點地區(qū)返回人員檔案整理。隨著疫情的多點出現(xiàn),中、高風險區(qū)的精準劃分,重點地區(qū)返回人員也逐漸成為工作的重點。每逢節(jié)假日,我縣有大量居民從外地返回,這類人員數(shù)據非常多,導致檔案整理耗時、耗力、耗人。一般按時間、按來源城市分類整理,按卷歸檔。具體歸檔內容包括流調摸排信息表、隔離人員信息表、居家健康監(jiān)測人員信息表等內容。
(一)服務精準防控。流調資料的歸檔、管理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疫情防控。無論是政策的制定還是經驗的總結回顧,都離不開流調檔案。甚至對將來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流調檔案也能提供寶貴的參考依據。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fā),對人群的分類管理,也是基于2003年抗擊非典留下的寶貴經驗,流調檔案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學調查就借鑒了許多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病學調查的經驗,發(fā)現(xiàn)之初迅速采取措施,精準防控,為疫情的有效控制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再如,對病例的感染來源調查時運用大數(shù)據收集病例的活動軌跡,確定旅行史、接觸史、暴露史等相關信息,分析可能的感染來源。根據感染來源分析,實施精準防控,最小范圍控制疫情傳播。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學調查的經驗教訓也可為將來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提供參考依據。
(二)服務科學研究。不同類別人群的流調檔案中的側重內容不同,所產生的作用也不盡相同。比如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流調檔案,根據行程信息可以初步判斷感染的來源,服務于病毒的基因測序工作,有助于研究病例與病例之間的相關聯(lián)系,精準確認密切接觸者信息,將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境外返回人員的流調檔案,有助于分析我縣居民出國務工情況,去往的國家,從事的職業(yè),年收入、國外的風土人情等。重點地區(qū)人員流調檔案,有助于分析我縣居民的流動情況,居民主要流向哪些省市、從事何種工作;流入我縣的居民又是何種情況,是探親、旅游還是出差。什么年齡、到往地點、交通方式,通過數(shù)據整理,也能一目了然。我縣企業(yè)是對省內業(yè)務較多,還是對省外業(yè)務較多,是重工業(yè)多,還是輕工業(yè)多,也是通過流調檔案能夠分析出來的。只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份流調資料都能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三)服務健康教育。疾控中心的一大重要使命就是通過對疾病的預防控制,創(chuàng)造健康的生活、工作環(huán)境,促進人民的健康。流調檔案的整理,有助于將各類疾病信息進行歸納,進而進一步分析,形成多種形式的科普知識,通過宣傳標語、宣傳冊、微信公眾號、小視頻等途徑進行科普宣傳,服務于健康教育。通過這些流調檔案,可以制作出外出時防護措施相關的科普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時期,如何安全出行。
疫情防控流調檔案記錄了抗擊疫情的艱難歷程,見證了全體職工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歲月,更是疾控中心業(yè)務能力的一種真實記錄和展現(xiàn)。流調檔案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基礎性的工作,流調檔案信息資源價值的體現(xiàn)需要時間來見證,對以后可能發(fā)生的類似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參考、借鑒價值,也是未來進行疾病預防控制、科學研究、宣傳教育的基礎素材。我們應當提高認識、轉變觀念,適應形勢發(fā)展,要完善制度,發(fā)揮專業(yè)特色,加強信息化建設,充分發(fā)揮流調檔案信息資源價值,為建設健康中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