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洪丹 許佳君 朱愛萍 龔盛銘
(1 上海市崇明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上海 202150;2 上海市崇明區(qū)豎新鎮(zhèn)農業(yè)綜合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上海 202179)
稻瘟病是上海市水稻生產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近年來,隨著水稻種植結構的改變,特別是易感稻瘟病水稻品種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加,上海市部分地區(qū)的稻瘟病發(fā)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稻瘟病主要通過種植抗性水稻品種和采用化學藥劑防治進行控制[1-2],但是,有機水稻生產對所選用的防治藥劑[3-4]有所要求。在此背景下,為篩選出高效、安全的生物防控藥劑用于有機水稻生產,筆者選用水稻生產上常用的幾種防治稻瘟?。ㄋ腩i瘟)的生物殺菌劑進行了相關田間藥效試驗,以期為有機水稻綠色生產上稻瘟病科學防治提供技術支撐?,F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設在位于崇明區(qū)豎新鎮(zhèn)大東村的上海糧永糧食專業(yè)合作社進行,試驗田土壤為沙壤土,土壤肥力為中等水平,前茬作物為綠肥。除藥劑處理因素不同外,整個試驗田的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且同當地常規(guī)水稻生產。試驗田在本試驗前及試驗期間均未施用過其他藥劑防治水稻穗期病害,在施藥時田間水稻長勢良好,在第1次用藥前,田間葉瘟病病株率達95%,在第2次用藥時空白對照區(qū)穗頸瘟初發(fā)生。
供試水稻品種為‘滬軟1212’,栽培方式為機穴播,播種日期為2021年5月24日。供試生物殺菌劑為1 000 億CFU/g 枯草芽孢桿菌水分散粒劑(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0.2%苯丙烯菌酮微乳劑[馥稷生物科技(上海)發(fā)展有限公司]、6%春雷霉素水劑(浙江桐廬匯豐生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2%春雷霉素水劑(江門植保有限公司),對照化學藥劑為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江蘇長青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試驗依據施用藥劑不同,共設6個處理,各處理所用殺菌劑及其用量見表1。每處理重復3次,每小區(qū)面積為176.67 m2,隨機區(qū)組排列。
表1 試驗藥劑處理及其用量
本試驗共施藥2 次,第1 次施藥時間為2021 年8 月26 日(水稻破口前期、破口前3~5 d),間隔9 d(9 月4 日)進行第2 次施藥。采用噴霧法進行施藥,施藥器械為臺州市路橋福達噴霧器廠生產的3 W BD-1 6 HB A 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各處理每次每667 m2藥液用量均為40 kg。試驗期間同時防治稻縱卷葉螟和褐飛虱,即每667 m2用200 g/L 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0 mL 防治稻縱卷葉螟,每667 m2用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0 g 防治褐飛虱。
第1 次施藥當天(8 月26 日),多云到陰,氣溫為24.6~34.6 ℃,相對濕度為83%。第2 次施藥當天(9 月4 日),晴轉多云,氣溫為23.7~30.0 ℃,相對濕度為88%。試驗期間(8月26日—9月15日),日平均溫度為26.8 ℃,相對濕度為87.9%,雨日為13 天,累積降雨量為110.6 mm。
1.5.1 藥效調查
在施藥后、穗頸瘟病情穩(wěn)定后(第1次施藥后30 d)調查1 次,采用對角線5 點取樣法,每點調查60株水稻植株,記錄病穗數、病級數,計算病穗率、病情指數及病指防效。
水稻稻瘟?。ㄋ腩i瘟)分級標準(以穗為單位):0 級,無??;1 級,每穗損失5%以上(個別枝梗發(fā)病);3級,每穗損失6%~20%(1/3 左右枝梗發(fā)?。?;5 級,每穗損失21%~50%(穗頸或主軸發(fā)病,谷粒半癟);7 級,每穗損失51%~70%(穗頸發(fā)病,大部分谷粒半癟);9 級,每穗損失71%~100%(穗頸發(fā)病,造成白穗)。
計算公式:病穗率=(病穗數÷調查總穗數)×100%;病穗防效=[(對照區(qū)病穗數-處理區(qū)病穗數)÷對照區(qū)病穗數]×100%;病情指數=[∑(各級病株數×相應級數值)÷(調查總株數×最高級數)]×100;防治效果=[(對照區(qū)施藥后病情指數-處理區(qū)施藥后病情指數)÷對照區(qū)施藥后病情指數]×100%。
對相關數據采用鄧肯式新復極差法(D M R T)進行顯著性檢驗。
1.5.2 安全性調查
在施藥后,目測各藥劑處理區(qū)水稻生長有無異常。
1.5.3 保產效果調查
依據理論產量計算保產率。計算公式:保產率=[(處理區(qū)理論產量-對照區(qū)理論產量)÷對照區(qū)理論產量]×100%。
由表2 可知,生物藥劑1 000 億CFU/g 枯草芽孢桿菌水分散粒劑和0.2%苯丙烯菌酮微乳劑對稻瘟病的防效較低,病指防效均不足20%,極顯著低于其他藥劑處理。生物藥劑6%春雷霉素水劑和2%春雷霉素水劑對稻瘟病的防效相當,病穗防效分別為38.99%和25.99%,病指防效分別為64.46%和62.86%,這兩個藥劑處理間防效差異均不顯著,但均極顯著優(yōu)于生物藥劑1 000 億CFU/g 枯草芽孢桿菌水分散粒劑和0.2%苯丙烯菌酮微乳劑?;瘜W藥劑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對稻瘟病的防效較好,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別為83.03%和94.49%。
表2 各藥劑處理的稻瘟病防治效果
經每次施藥后采用田間目測方法進行觀察,各藥劑處理區(qū)的水稻生長情況與清水對照區(qū)沒有明顯異常,水稻無任何藥害癥狀出現,說明供試藥劑在本試驗劑量范圍內對水稻生長安全。
由表3可知,各藥劑處理的水稻理論產量均顯著高于清水對照。其中,生物藥劑6%春雷霉素水劑和2%春雷霉素水劑處理的保產率較高,保產率分別為59.39%和47.85%;1 000 億CFU/g 枯草芽孢桿菌 水分散粒劑和0.2%苯丙烯菌酮微乳劑處理的保產率略低,保產率分別為40.31%和30.05%。
表3 各藥劑處理的水稻理論產量
試驗結果表明,在本試驗條件下,生物藥劑春雷霉素對稻瘟病有著一定的預防和防治效果,雖然防效較常規(guī)化學藥劑三環(huán)唑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鑒于其具有一定的水稻保產作用,故其可作為有機水稻綠色防控稻瘟病的首選藥劑,同時,為避免稻瘟病病菌對其產生抗藥性,春雷霉素在稻瘟病輕發(fā)生年份需與其他化學藥劑交替使用,以延長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