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作為一項備受歡迎的運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協調性、團隊合作和磨煉意志都有顯著效果。在體育與健康3~4年級全一冊“小籃球”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參與度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競技游戲模式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被引入小學籃球教學中,以期通過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提高教學質量。
【教材分析】
“小籃球”是體育與健康3~4年級全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設計。該教材旨在通過教授基礎的籃球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協調性、靈敏性、反應速度和團隊合作精神,同時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和鍛煉意識。在“小籃球”教學中,教材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有對籃球規(guī)則、技巧的講解,還有豐富的活動和游戲設計。這些內容旨在通過趣味性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和熱情。
【學情分析】
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尚未完全成熟,他們往往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有濃厚的興趣。同時,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對于枯燥的技能訓練容易感到厭倦。因此,在“小籃球”教學中,如何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參與度成為關鍵。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基本的籃球技能,如運球、傳球、投籃等。
2.了解籃球比賽的基本規(guī)則和戰(zhàn)術。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競技游戲模式,在實踐中掌握籃球技能。
2.培養(yǎng)觀察、思考和判斷能力,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籃球運動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參與度。
2.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3.培養(yǎng)堅韌不拔、勇于挑戰(zhàn)的意志品質。
(四)參與度與動機
1.通過競技游戲模式,增強對籃球學習的內部動機。
2.通過積極、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參與度。
【教學案例】
(一)案例一:提高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動機
通過精心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將籃球技能和規(guī)則融入其中,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籃球的樂趣和挑戰(zhàn)。這種模式擺脫了傳統(tǒng)技能訓練的單調乏味,讓學生感受到籃球運動的魅力。在競技游戲中,學生需要運用所學的技能和戰(zhàn)術知識,與隊友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游戲任務。這種挑戰(zhàn)性和競爭性使得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籃球運動中來。
例如,在小學體育與健康人教版3~4年級全一冊“小籃球”的教學中。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小籃球”一課的內容。首先我們來學習原地運球。在籃球運動中,運球是非?;A但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控制球,為下一步的跑步運球、傳球或投籃做好準備。它并不是普通的拍球,它的動作要點是手指和指根觸球,手腕、手指按拍籃球,伴有隨球和迎球的動作。
學生:老師,原地運球還是很簡單的,就是一直重復很無趣。
教師:那怎樣讓運球技巧的學習變得更有趣呢?讓我們一起來嘗試一個競技游戲吧!
游戲規(guī)則: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2~3人。每個小組的學生需要在1分鐘內盡可能多地進行原地運球。運球時不能讓球離開手,也不能走動。最后,運球次數最多的小組獲勝。
(游戲結束)
教師:好,時間到!現在我們來看看哪個小組的運球次數最多!
(教師公布成績,對獲勝的小組進行表揚和獎勵。)
教師:通過這個競技游戲,大家不僅練習了原地運球技巧,還體驗到了團隊合作和競爭的樂趣。你們覺得這個游戲對學習籃球有幫助嗎?
學生:有幫助!我覺得這個游戲很有趣,讓我更愿意參與到籃球學習中來。
教師:很好!同學們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都很高。讓我們繼續(xù)努力,探索更多的籃球技巧和競技游戲的樂趣。
(二)案例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
當學生在競技游戲中取得勝利時,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報。這種成功的體驗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成就感和自尊心,使他們對自己的籃球技能和戰(zhàn)術水平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并意識到自己在團隊中的價值和重要性。這種積極的反饋能激勵學生在籃球運動中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競技游戲中來。
例如,在小學體育與健康人教版3~4年級全一冊“小籃球”的教學中。
教師:同學們,我們剛才學習了原地運球,現在要學習行進間運球。大家先嘗試自己原地運球,然后慢慢走動運球,感受一下。大家需要注意在行進間運球時要按拍球的后上部分,使球向前上方彈起,跑動步伐與球彈起的節(jié)奏要協調一致。
學生1嘗試了幾下,但總是運不好球。他有些沮喪地說:老師,我覺得我總是不能很好地控制球。
教師:沒關系。這需要一些練習。你覺得自己在哪個動作上最困難?
學生1:我覺得是控制球的力度,有時候球會滾得太遠。
教師:很好,那你就針對這個問題進行練習。你可以先慢慢運球,感受球在你的控制下移動,然后再逐漸加快速度。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1反復練習,逐漸掌握了運球的技巧。
練習了一段時間后,教師組織了一個小型的競技游戲。
教師:現在,我們將進行一個3V3的運球比賽。大家要在保證球不丟的情況下盡快將球傳給隊友,率先完成5次傳球的一隊獲勝。
比賽中,學生1完美表現了運球,無失誤地將球傳給了隊友,幫助隊伍取得了勝利。
賽后,教師對學生1進行了表揚:你今天做得非常好,你的運球技巧有很大的進步。
學生1:謝謝老師,我會繼續(xù)努力的!我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下一階段我會更加認真地學習!
(三)案例三: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在競技游戲模式中,小組對抗是核心環(huán)節(jié)。學生需要與隊友共同制定戰(zhàn)術,密切配合,通過團隊合作來取得勝利。這種模式強調的是集體智慧和協作精神,每個學生都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例如,在小學體育與健康人教版3~4年級全一冊“小籃球”的教學中。
教師:同學們,接下來我們要學習小籃球的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它的動作要點是傳球時需要翻腕、撥指傳出球,而接球時需要你們兩臂前伸迎接球,順勢接球引向后。相信大家看得出來,這個動作與之前的運球動作不一樣。它不僅考驗我們的傳球技巧,還需要我們和隊友之間密切配合?,F在,我們來玩一個競技游戲,看看哪個小組能最快地完成傳接球。
學生迅速分成了幾個小組,每組4人。教師講解了游戲規(guī)則:每組學生需在規(guī)定時間內,盡可能多地完成雙手胸前傳接球的連續(xù)動作,完成10個連續(xù)動作的小組將獲得積分。同時,教師強調了安全注意事項,確保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不發(fā)生碰撞。
學生1:老師,我們該怎么配合呢?
教師:你們要學會觀察隊友的位置,預判傳球路線。同時,接到球后要迅速做出反應,把球傳回去。記住,配合是關鍵!
游戲開始后,各小組都迅速進入狀態(tài)。但很快,有些小組因為配合不默契而頻頻出現失誤。這時,學生1說:“我們需調整站位,保持適當的距離?!苯涍^短暫的調整,小組的傳球效率明顯提高。
在游戲過程中,學生逐漸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他們學會了如何與隊友溝通、協商和配合,從而達成共識。當某個小組連續(xù)完成10個傳接球時,其他小組都會報以熱烈的掌聲。
教師總結:看得出,同學們都非常投入。通過這個競技游戲,你們不僅掌握了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技巧,還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力量。記住,無論是在籃球場上還是生活中,團結合作都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四)案例四: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
競技游戲模式的趣味性和競爭性是其吸引學生的重要特點,由于游戲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更加專注和投入。學生積極地參與游戲,努力完成各種任務,追求更好的表現和勝利。這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技能掌握程度。學生在游戲中不斷嘗試和探索,通過實踐掌握籃球技能,加深對籃球運動的理解和認識。
例如,在小學體育與健康人教版3~4年級全一冊“小籃球”的教學中。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小籃球”還有最后一項內容,那就是原地雙手胸前投籃。這個動作需要我們掌握正確的姿勢和力度,現在,先來了解一下投籃的基本技巧。
教師:在投籃時,同學們要注意瞄準籃圈,兩腳蹬地,上體注意伸展,在投籃時需要伸直兩臂,手腕向外翻轉。
(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5人。)
教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投籃競技游戲。每個小組的成員要嘗試在規(guī)定時間內盡可能多地投籃,每個投中的球計1分,得分最高的小組獲勝。
游戲開始后,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投籃游戲中。有的學生瞄準籃筐,調整姿勢;有的學生則嘗試從不同角度投籃。
學生2連續(xù)投中了幾個球,興奮地說:“太棒了!我們一定可以贏!”
教師看到學生興致勃勃的樣子,鼓勵道:“加油!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盡量多進球!”
游戲結束后,教師統(tǒng)計各組的得分,并對表現優(yōu)秀的小組進行了表揚。小華(學生)問:老師,我為什么有時候投不中呢?
教師:那是因為你的姿勢不夠標準或者力度不夠均勻。記住,投籃時要保持穩(wěn)定的姿勢,用手腕的力量將球撥出。
【教學反思】
1.在案例一中,教師采取了講解和示范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明確運球時的手指和手腕動作。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發(fā)現部分學生過于追求速度,忽視了動作的規(guī)范性。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學生動作的規(guī)范性,讓學生打好基礎。
2.在案例二中,教師鼓勵學生嘗試自己探索動作,并及時給予指導。通過競技游戲的方式,發(fā)現學生在實踐中能夠更好地掌握運球技巧。但也有部分學生在游戲中出現了失誤,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更加注重安全問題,確保學生在游戲中的安全。
3.在案例三中,教師著重強調傳球和接球時的配合與溝通。通過小組間的競技游戲,學生逐漸學會了如何與隊友配合,共同完成傳接球的任務。但在游戲過程中,也有部分學生過于追求個人表現,忽視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4.在案例四中,教師重點講解了投籃的姿勢和力度。通過投籃競技游戲,學生在實踐中練習了投籃技巧,并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但在游戲過程中,教師也發(fā)現有部分學生投籃姿勢不標準或力度不均勻。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投籃技巧的指導,幫助他們提高投籃的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
(作者單位: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zhèn)鳧山小學)
編輯: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