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霞
(銅陵市楊家山小學 安徽銅陵 244000)
“雙減”政策下,班主任工作更加復雜和瑣碎,除學科教學外,還要兼顧班級管理、課后服務、疫情防控、家校聯系等工作,日常事務占去班主任很多時間和精力,屬于班主任可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少。如何在紛雜的班主任工作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舒緩學生和家長的壓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發(fā)展,我采取了五“微”做法——微班會、微播報、微寫作、微便條、微記錄,通過開展多種微活動,有效地提升了班主任工作效率。
微活動,具有小容量、大能量的作用,一個“微”字,顧名思義,這些活動具有時間短、靈活性強、切入點小、操作方便等特點,適合日常利用碎片時間針對班級實情有的放矢地進行。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會是德育的主陣地。傳統(tǒng)班會準備的時間通常比較多,而微班會則操作起來相對簡便,對時間、空間以及準備的要求都不是特別高。因此,我更多地采取微班會的形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當個別同學影響課堂紀律時,我利用晨會帶同學們?yōu)樗_“你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微班會。首先,我們做“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游戲,同學們胳膊挽著胳膊跳圓圈舞,當一個同學胳膊松開了,圓圈舞就跳不起來了。由此體會班級就像一個環(huán),任何一個扣出了問題,環(huán)就不完整了;其次,請同學們回憶這位同學對班集體來說很重要的一些瞬間,讓他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最后,再由全班同學誦讀精選的主題詩,在詩中蘊含對他的祝福和希望。微班會讓影響紀律的同學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和來自同學、老師的關注,使他們明白無須通過擾亂紀律來吸引別人的目光。根據實際情況,教師還可以巧妙地為他多安排幾次微班會,持續(xù)對他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
當看到教室里出現同學們亂扔的粉筆頭的情況時,我創(chuàng)設情境,采用角色體驗的方式,以“哭泣的粉筆頭”為主題開了一節(jié)微班會。我將教室地上的粉筆頭用手機拍下來,再給每張照片上的粉筆頭配上哭泣的表情。班會上,我首先帶領學生轉換角色,變身為“粉筆”,讓“粉筆”們說說自己平時的功勞。很快,黑板上出現了一份粉筆長長的功勞簿。其次,我出示那些配上表情包的照片,讓“粉筆”們說說自己被這樣對待是什么感受,大家紛紛替粉筆仗義執(zhí)言。最后,同學們商討出了班級使用粉筆的公約,張貼在教室。自那以后,教室的地上再沒有同學們亂扔的粉筆頭。
在培養(yǎng)學生愛校、愛班的集體意識時,我利用微班會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小事,積極發(fā)掘正能量。那天陽光正好,我去教室上課,看到瑩正在給講臺上的吊蘭細心地噴水,這盆吊蘭一直由她照看,時不時她還把吊蘭搬出去曬曬太陽,現在這盆吊蘭郁郁蔥蔥。我拿出手機,拍下這美好的一幕,帶領學生開了一節(jié)“聽我說謝謝你”的微班會。我指著那盆吊蘭說:“講臺上的這盆吊蘭長勢茂盛,給教室增添了一份綠色和生機,這多虧了瑩同學的精心照顧,瑩,我想對你說‘謝謝你!’”接下來我出示俊為我們堅持制作“九九消寒圖”、強每天適時為我們調節(jié)廣播音量的照片,讓大家也像我一樣向他們表示感謝,之后請同學們交流:“你還想對誰說‘謝謝’,為了什么事?”有的同學說謝謝武,因為他個子大,獨自承擔了擦黑板的任務,有的同學說謝謝軒,他每天都把工具間整理得整整齊齊……最后請被感謝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感受,這些同學都覺得為班級服務很開心、很自豪。聽了同學們的發(fā)言,我總結道:“我們不僅要常對別人說‘謝謝’,還要多做能讓大家受益的事。”最后,我們齊唱《聽我說謝謝你》這首歌,在溫暖的歌聲中一起感受付出與得到的美好。
類似這樣的微班會我開了很多,關注班級小事,關注班級實情,將每個問題都作為一次教育契機,以完整的形式一次集中精力解決一個問題,時間很短,環(huán)節(jié)簡單,目的明確,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雙減”政策中專門提到“學校要充分利用資源優(yōu)勢,有效實施各種課后育人活動”?;顒佑耸堑掠闹匾?,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被“看見”,鍛煉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精神,我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開展“微播報”活動,全班學生輪流主持,每人負責一天。
我給微播報規(guī)定了格式,將其變成班級一項長期的活動。微播報的要求分為兩部分:
1.播報格式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是×月×日星期×,我是××,歡迎收看今天的微播報。首先為大家介紹今天節(jié)目的主要內容:(至少3條)。
接下來請聽詳細內容:(將每條內容詳細講述)
今天××學?!痢涟嗟陌嗉壊蟮酱私Y束,謝謝大家收聽!
2.注意事項
(1)班級新聞具有時效性,要聚焦班級前一天的熱點事件,記錄并分析事件,闡明自己的觀點;
(2)可以帶稿,鼓勵脫稿;
(3)時間2~3分鐘;
(4)主播應聲音洪亮,吐字清晰。
每天記錄的三件大事中,一件為班級問題,播報班級前一天發(fā)生的大事件,并進行分析,闡明自己的觀點。另外兩件為正能量事件,播報主持人要仔細觀察,努力發(fā)現班級里積極向上的事情。
在微播報中同學們關注了課堂紀律、班級衛(wèi)生和作業(yè)表現,更多的是記錄了一些溫馨的事情,如互相謙讓、關心低年級同學、跑操時為同學管理衣物、課堂表現有進步等。
班級中總有一小部分同學不愛說話,參加活動也不那么顯眼,但他們善良、溫暖,只是不善于表現和表達。通過微播報,不同的人觀察的點不一樣,如此,那些平時默默無聞的同學也有了被發(fā)現的機會,他們也品嘗到了被“看見”的滋味。
同時,微播報還能讓同學們得到多方面的鍛煉。主持播報的同學需要對班級日常仔細觀察,對事情進行記錄和分析,這有利于學生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播報時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輪流播報的形式讓每位同學都關心班級事務,促進了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雙減”背景下,學生做書面家庭作業(yè)的時間減少。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將語文學科和班級管理相結合,開展了微寫作活動,課前、課后利用五到十分鐘,學生寫,我也寫,學生讀給我聽,我讀給學生聽。
我們分享各自的感受。帶學生體檢后,我寫下“早上,帶同學們去體檢,在溫暖的陽光下,他們欣喜地發(fā)現自己在長高長大,我仔細地幫他們記錄身高和體重,看著茁壯成長的他們,活潑得像一朵朵綻放的花,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幸福的種花人,因為在他們最好的年華里,除了身體的成長,還有我陪伴他們精神的成長?!币雇砗蛬寢屔⒉?,學生寫下“晚上,我牽著媽媽的手在路燈下散步,路燈的光很柔和,看著人來人往的車子,我覺得世界是溫暖的。你看,沒有紅綠燈的斑馬線前,車子也自覺地停下,讓行人先過,行人過了馬路,車子才慢慢啟動開走。我拉著媽媽看了好久,被濃濃的暖意緊緊地包圍著?!?/p>
我們分享共同的生活。學完琦君的《桂花雨》,正好校園里的桂花也開了,我寫下“一股清香瞬間包圍了我,喚醒了我的嗅覺,抬眼望去,細雨迷蒙中,校園里的幾棵桂花樹靜立著,一簇簇小黃花掩映在綠葉中,滿樹都是。我不覺停下腳步,閉上眼睛,深呼吸幾次,想讓這香味流進身體里,好好浸潤一下忙碌的身心?!睂W生寫下“學校里的桂花開了,校園浸泡在花香里。桂花小小的花瓣散發(fā)出迷人的香氣,令人心曠神怡,我站在樹下,陶醉其中。一陣風吹過,樹上的桂花像下雨般落下來,我伸出手,有幾朵桂花落在我的手掌心里,那桂花黃里透橙,橙里透紅,美極了!我向手掌吹了一口氣,桂花飛舞著出去,把香氣也帶到了角落?!?/p>
在這樣師生攜手的微寫作活動中,我和學生互相品讀、分享,感受生活的美好,表達自己的情緒,費時不多,卻一舉多得,師生生活得以相互編織,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了解,提升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關注了學生的德育養(yǎng)成。
“雙減”之后,學生在校時間長了,寫家庭書面作業(yè)的時間少了,家長對了解孩子在校情況顯得更加迫切。如今,班級QQ群、電話、微信等溝通方式不一而足,這些方式當然很便捷,我也經常用,但它們的共同點是家長和老師之間有交流,教育的主體——學生卻被排除在外。為了改善這種交流方式,我采用了“微便條”的形式,每天針對不同的學生,在便簽上寫一段送給他的話,貼在學生的作業(yè)本里,讓溝通成為老師、家長、學生三方之間的對話“場”。
涵同學有進步,我送給她便條:最近,課堂上你一直努力參與,發(fā)言很積極,真好!希望你舉手的時候再大膽一點,發(fā)言的時候聲音大一點哦。
軒同學字寫得不工整,我工工整整地給他寫了一張便條:字如其人,人亦如字,一筆好字,終身受益。希望你靜下心來,把字寫工整,寫端正,如果有困難的話可以來尋求我的幫助。
這些便條很短小,寫起來不需要多少時間,但是這些便條里有我對學生的日常觀察和鼓勵,也有指出問題。家長們在看到便條后一般都會先和孩子溝通了解,然后以電話或微信留言的方式和我反饋交流,學生有時也會在看到便條后和我互動留言。通過微便條,讓家校溝通不僅僅是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交流,而是將我們的主角——學生也融入進來,以一種平等、尊重、實事求是的方式交流溝通,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減輕家長的無端焦慮,同時引導家長關注孩子的優(yōu)缺點,有針對性地教育。
“雙減”政策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要求,不少班主任工作量增大,時間被壓減,質量還要提升。為了讓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不至于在忙碌中迷失,我采用“微記錄”的方式,將那些美好的瞬間、點點滴滴的做法及時進行片段記錄,在書寫中不斷調整工作思路。
對班級管理進行記錄。為了培養(yǎng)小班干部隊伍,我記下工作片段:今天早上第一節(jié)課下課,趁著課間,開了兩次小組會議。第一次是召集班長和值日班長商討本周班級管理工作。班長對本周值日班長提出具體要求,明確了班長和值日班長各自的任務。第二次是召集小組長開會,詢問組長最近收發(fā)作業(yè)時存在哪些問題。大家反映來校遲的同學影響組長送作業(yè),然后我給六個小組長出謀劃策,幫他們想解決的辦法。
對班級活動進行記錄。帶學生玩“貪吃蛇”“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地鼠”等游戲后,我寫下自己的思考: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游戲,我發(fā)現在游戲中能滲透很多教育。比如,發(fā)動同學們收集游戲、改編游戲,可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將游戲時間放在某項學習活動之后,可以引導學生體會“學的時候認真學,玩的時候開心玩”;游戲之后大家討論感受,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游戲中的淘汰機制,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抗壓抗挫能力。
對特殊孩子進行跟蹤記錄。班上有個比較特殊的孩子,我持續(xù)記錄他課上、課下、與同伴相處、當值日生時的片段,如一次課間我看到他,之后我記下:早上,我準備去上課,拎著我裝教材的手提袋,出辦公樓看到博,他還是老樣子,在樓下追著低年級小朋友玩,他看到我,站住了,然后頭微低,眼睛往上看向我,面無表情。我對他笑笑,他把頭略略抬起一點,還是看著我沒有表情。我正要走開,只見他突然向我伸出了右手,手心向上,示意幫我拎袋子,我把袋子給了他,并對他說“謝謝!”他沒有回答我,轉身往教室跑去??粗鞓繁寂艿纳碛埃覍ψ约赫f:不要以學習成績影響自己對學生的態(tài)度,他們每個人都值得我認真對待,在我陪伴他們成長的這一段旅程中應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
短短的片段,利用手機記錄,三五分鐘就可以完成。但就是這短短的片段記錄讓我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尤其是對孩子記錄,會欣喜地看到隨著孩子的一點一點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也在一點一點改變。
總之,實施“雙減”政策之后,作為班主任的我更忙碌了,但是通過改善自己的做法,優(yōu)化班主任工作方法,可讓自己不僅僅是班級的管理者,更是班級活動的參與者。以五“微”促五育,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融入一系列微小的活動中,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著眼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有成長,班級有成長,我個人也有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