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面上的蕓蕓眾人就好個比較。明來暗迲,撥堆堆,秤斤兩;無論尊卑、富窮、善惡、妍媸、強懦,總喜歡將人分出來個三六九等這才作罷。
記得毛主席就說過:有比較才有鑒別。可是老話卻道:“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薄叭吮热?,氣死人?!比艋蚺时炔簧纤?,又還不想叫活活氣死,只好廣泛尋搜、生拉硬扯上活得不如自己的若干可憐、可嘆、可悲之鼠輩來墊背、墊底子,以此安頓焦躁,安慰虛榮,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也。
精人與憨漢就是通過比較的法子活生生分將出來的。
老輩子陜北人不曉得智商這個概念,把聰明是說“有頭腦”“腦子活泛”“玻璃腦子”“精精靈靈”“精激伶俐”“精靈古怪”“精明萬利”。樸實著是說“腦子夠用”“腦筋夠使喚”“七竅通著嘞”。把做事說話知禮節(jié)、有分寸,是說“精智”。把頭腦反映快的,似是腦殼子里安裝個齒輪,形容為“有轉齒兒”或“轉齒兒大”。想得周到,干的爽利之人稱贊為“精干”。把心機縝密、心智通透之人形容為“精巴”“鬼精”“成精嘞”。那號過于精能和滑頭滑腦之人則稱為“精猾子”“精成個狐子嘞”“精得跟透山狑狑(一種細瘦善跑的狗狗)也似”……
而相比之下的“憨”,百式百樣,一抹摟擻,尤其擢發(fā)難數(shù)了。
舊庚兒陜北話將白癡、弱智、懵迷、魯笨、低能、窩囊這一類類憨傻之人的定義和表述,自是有一套較為完整的語譜的。
多見的表述為憨腦、憨人、懵圪蛋、憨心心、憨迷腦、憨聲圪沓、憨溜卜嘰、憨溜盼顧、憨溜少識、癡迷圪呆、憨憨癡癡、憨憨愣愣……
按心智的成色劃分類似有:一根筋、一出出氣、二仡、二毬、二成、二乎乎、二卜愣、二目徉徉、不夠數(shù)、腦兒不滿、半腦子、半膛兒、憨半子、半憨不精、半生潦熟、八成貨、啽片片、實憨憨……
按照程度和情態(tài)則形象地描述為,“瓜慫”“懵慫”“灰漢”“憨種子”“憨鼻子”“憨頭狼”“憨圪態(tài)態(tài)”“木腦慫”“糊腦子”“豬腦子”“憨迷腦”“憨骨殖”“糊巴挏”“憨卜榔”“不嘹喨”“不日朝”“不朝慆”“心里沒數(shù)”“缺心眼兒”“心上缺根弦”“腦叫驢踢嘞”“心上不得來”“憨得心上嘞”“翻不開”“不翻顛倒”“不翻本本”“里外側首也翻不轉”“腦子里有壁虱皮嘞”“腦子里進迲水嘞”“腦子里裝兔娃兒嘞”“光開個吃眼眼”“憨得一胳膊深”“憨得就認的個媽”……
憨的情形各有其因,數(shù)多的是遺傳基因作怪,現(xiàn)代人是說天資不聰明,拿我們陜北話說“胎帶的”,這是命哦。而包括后天遭逢的疾病、事故所致的各色的“憨”,照例也都由不得各自,劫運是也。少不更事的“憨娃娃”那需尚待啟蒙和開悟。所謂的“憨婆姨女子”,一面因循“頭發(fā)長,見識短”的一般認知,自是從祖宗那里孑遺下來的男權主義貿然的小視和倨傲;一面又含有款諒局限和呵護弱勢人等不至于出頭露面、沖鋒陷陣的婉曲之心。而上了歲數(shù)的“老腦筋”“老糊涂”“老憨嘞”,自便是無奈的窮老盡氣、瓜熟蒂落的自然歸途。
“憨漢腳大,楞漢腦大?!薄叭齻€錢買得個蛤蟆——越看你越鱉(憋)”“憨愣兒拉狗——上那圪塔勁嘞”。俗諺“四大憨”如是說:“私事怕人不知道,沒病沒災先吃藥;戀愛不成就上吊,茅坑手不捉雞尿?!庇浀眯r候,常聽流傳久遠的《憨女婿》系列故事,直便笑得肚疼。鄙視憨,譏笑憨,日蹋憨,欺負憨,差不多就是陜北民間鹼畔文化的家常便飯。
成人叢林里當然容不得“憨”扎腳的一丁丁地方。不識數(shù)、不識字、不識物、不識路,不識耍,那怕是不識羞、不識眼色、不識善惡、不識尊卑、不識參差、不識時務、有眼不識金鑲玉、不識人事……抑或還有咧憨笑,抖憨嬉,冒憨氣,露憨態(tài),耍憨直,說憨話,做憨事,那是統(tǒng)統(tǒng)要撂進“憨”的壑溝旮旯里的。
“平生萬事付憨癡,兀兀騰騰到死時?!标懹螌懙氖敲髡鼙I淼暮!白阅截氶e,來來懶惰。憨憨地,并無災禍。殘羹冷飯,全無煙火。吃一碗,肚暖則個……”這是元代大和尚譚處端得過且過的逍遙?!傲_衣花下倚嬌憨”,舌尖尖半吐,臉泛紅潮,眼神游乜,這可是專故意惹人興致、逗人沉迷的憨。
“看迲迷著嘞,吹迲利著嘞?!碑斎灰膊环ρb呆賣傻,裝憨逮狼的人。笨慢如“中華千古第一完人”“官場楷模”的曾國藩,一生就摟抱著大智若愚,憨外慧中的生存法則,騰挪韜晦,鈍拙行世。
人若是單以智商論來,大抵可分為精,半精不憨,半憨不精和憨。人跟人比精憨,其實素來就沒個具體的衡量尺度和指標。陜北話有道:“沒戥格”?!敖o根棒槌當針紉”的就憨?不吃屎的就是個精?咋嘛算上個精?咋嘛才是個憨?誰個精?哪個憨?“精憨趴的一道坬,誰哪也嫑把人笑話。”“里不差半尺,外差不下一丈?!睂こH司┲g確乎差不離乎。
“精得過頭就憨嘞”。況且憨人未必就不好。“狼不吃憨漢”,“憨憨楞楞,有福的命命?!倍欠┑綐O處的,昭列仙班亦未量矣。
憨是個精,精是個憨。
憨憨精精看天打扮。
精是個憨,憨是個精。
精精憨憨憑天照應。
1996年,記得我拜識小軍的母親曾隨口說過一句經典的話:“憨漢有四十八種嘞……”有誰敢保證自己不伍其中呢?
精精捉憨憨,憨憨學精精。世事到底演繹的是精憨憨、憨精精的大戲。
人喔,憨就憨在那不精上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