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龍
求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問題的難度一般不大,此類問題側重于考查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的定義、簡單空間幾何體的性質,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下面結合一道題,探討一下求異面直線之間距離的幾個“妙招”.
題目:已知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1,求異面直線[A1D]與[AC]之間的距離.
該題目中的條件較為簡單,需先根據(jù)圖形明確題目中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然后運用公垂線法、轉化法、構造函數(shù)法、等體積法、向量法求解.
一、利用公垂線法
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是指異面直線之間的公垂線段的長.而求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關鍵是找出兩條異面直線之間的公垂線.通常可根據(jù)簡單空間幾何體的性質,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尋找兩條異面直線的垂線或公垂線.再通過構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公垂線的長.
解:如圖1,取[AD]的中點[M],連接[MD1, MB],分別交[A1D, AC]于點[E,F(xiàn)],連接[BD1].
因為[ABCD-A1B1C1D1]為平行四邊形,
由[A1D⊥AD1, A1D⊥AB]可得[A1D⊥平面ABD1],
則[A1D⊥BD1],同理可得[AC⊥BD1],
所以[EF⊥A1D,EF⊥AC],
即[EF]為異面直線[A1D]與[AC]的距離,
運用公垂線法解題,往往要找準公垂線段,不可只憑借直觀猜想確定公垂線,需要結合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等進行證明、檢驗.
二、采用轉化法
有時我們無法直接畫出或者找到異面直線之間的公垂線,此時不妨采用轉化法,過其中一條直線所在的平面作另外一條直線的平行線,將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轉化為直線到與其平行的平面之間的距離,或兩個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解法1.如圖2,連接[A1C1,C1D],則[AC//平面A1C1D].
設[AC,BD]交于點[O],[A1C1,B1D1]交于點[O1],連接[O1D],作[OE⊥O1D]于點[E],
由[A1C1⊥平面BB1D1D]可知[A1C1⊥OE],
所以[OE⊥平面A1C1D].
所以[OE]為異面直線[A1D]與[AC]的距離.
在[RtΔOO1D]中,[OE?O1D=OD?OO1],
通過添加輔助線,即可發(fā)現(xiàn)[AC//平面A1C1D],而[A1D?平面A1C1D],那么找到[AC與平面A1C1D]的垂線OE,求得OE的長即可求得異面直線[A1D]與[AC]的距離.
解法2.如圖3,連接[AB1,CB1A1C1,DC1,BD1],
由正方體的性質可知平面[A1C1D][//平面ACB1],
則異面直線[A1D]與[AC]的距離等于平面[A1C1D]與平面[ACB1]的距離,
而[BD1⊥平面ACB1,BD1⊥平面A1C1D],
所以[BD1]被平面[ACB1]和平面[A1C1D]三等分,
根據(jù)正方體的性質可知平面[A1C1D][//平面ACB1],而[AC?平面ACB1],[A1D?平面A1C1D],這樣便將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轉化為兩個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三、構造函數(shù)
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即為兩異面直線上任意兩點之間的最小距離.在求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時,通常可先根據(jù)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求得兩異面直線上任意兩點之間距離的表達式;再將該表達式視為函數(shù)式,將問題轉化為求該函數(shù)式的最小值,從而求得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
解:如圖4,在[A1C]上任取一點[E],作[EM⊥AC]于點[M],作[MF⊥AD]于點[F],連接[EF],則[EM⊥FM],
則[∠EMF=90°],設[MC=x,則ME=x,AM=1-x],
在[RtΔAMF]中,[∠FAM=45°],
運用構造函數(shù)法求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需通過構造函數(shù),將問題轉化為函數(shù)最值問題來求解.這樣便能轉換解題的思路,從新的途徑求得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
四、采用等體積法
運用等體積法求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需先將異面直線的距離視為三棱錐的高,構造三棱錐;然后根據(jù)已知條件求得三棱錐其他底面和高,從而求得三棱錐的體積;再根據(jù)三棱錐的體積相等,更換三棱錐的底面,求得相應的高,即可求得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
解:如圖5,連接[AB1,B1C,B1D],則[A1D//平面AB1C],
設異面直線[A1D]與[AC]之間的距離為[h],
則點[D]到平面[AB1C]的距離也為[h].
五、運用向量法
解:以[B1]為原點,[A1B1]為x軸,[B1C1]為y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設異面直線[A1D]和[AC]的公垂線的方向向量為[n=(x,y,z)],
此方法的適用范圍較廣,解題的關鍵在于建立合適的空間直角坐標系,求出公垂線段的方向向量.一般地,根據(jù)正方體、長方體、直棱柱的結構特征,來尋找三條互相垂直的直線,并將其作為坐標軸,來構造空間直角坐標系.
可見,求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的方法較多.在解題時,同學們需根據(jù)解題需求和幾何圖形的特征,選擇與之相應的方法進行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