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榮
1925年秋,毛澤東途經(jīng)長沙,在橘子洲一帶游覽,有感于湘江壯美的秋景,聯(lián)想起當時的革命形勢,心中激情澎湃,揮筆寫就了著名的詞作《沁園春·長沙》。這首詞看似是在寫景,實際上表達了作者澎湃、昂揚的戰(zhàn)斗激情,展現(xiàn)出其博大的胸襟,以及對革命理想不懈的追求。本文重點從意象、詞語和韻律三個方面著手,淺析該詞作的藝術(shù)特色。
一、意象豐富
詞人在創(chuàng)作古詩詞時一般會運用大量的意象,營造獨特的氛圍,以便更好地表達情感?!肚邎@春·長沙》中就有非常豐富的意象。為了更加充分地表達心中的情感,詞人在詞作中運用了多種意象?!叭f山”“層林”“漫江”“百舸”等意象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湘江秋景圖。作者立于橘子洲頭,放眼遠望,只見群山起伏,重巒疊嶂,湘江橫亙于天地之間,盡顯大好河山的蒼茫與壯闊。此情此景,令作者心中頓時豁然開朗?!吧健薄傲帧薄敖钡仍臼亲匀唤缰蟹浅3R姷木拔铮髡邔⑵浼{入詞中,使其成為獨特的意象,展現(xiàn)了萬山之美、層林之美、湘江之美、天地之闊。此外,作者寫山、林、船,并非只寫一座山、一片林、一只船,而是寫“萬山”“層林”“百舸”,盡顯其多。又如“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鷹一飛沖天,魚潛游于水底,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足見作者的襟懷與眼界遠非俗人所能及。
毛澤東是一代詞人,更是開國領(lǐng)袖。對于天地萬物,他自然有著獨特的看法與見解。他的眼中有天地、有山川、有河流;他運筆如巨椽,將廣袤的天地納于胸中。詞中豐富的意象不僅營造了獨特的氛圍,而且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氣勢。
二、用詞精妙
在字詞的選用方面,該詞也有獨到之處,可以說是達到了言簡義豐、一字千金的藝術(shù)境界?!蔼毩⒑铩保粋€“獨”字既顯示了秋的蕭瑟,又彰顯了作者不拘泥于世俗的高尚品格。放眼天下,蕓蕓眾生,但“我”就是“我”,縱然會一時遇到挫折,但絕不會屈服,從始至終,“我”都會堅持自己的信念?!叭f山紅遍”,一個“紅”字既是在形容山林的顏色,又是在形容秋意之深。只有在深秋時節(jié),我們才能看到這般壯美的景色,“紅”字不僅是對絢爛秋景的形容,而且是詞人內(nèi)心深處復雜情感的寫照——他思及自身,思及天下局勢,心中難免憂慮重重,但無論遭遇什么挫折,他也不會放棄自己的理想。詞人的這種情感也使得“紅”字具有了不一樣的意味——“紅”的不單是萬山,還有作者的滿腔激情和一顆斗志昂揚的心?!奥掏浮?,一個“碧”字,既寫出了江水之澄澈,也寫盡了秋意之深濃,正因為是在深秋時節(jié),江水才會這般的澄凈,清澈得能倒映出天地之間的一切,一“紅”一“碧”,色彩鮮明,對比強烈。“萬物霜天競自由”,一個“霜”字讓人自然想起“白霜”。紅的山、碧的水、白的天,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湘江秋景圖。“鷹擊長空”,鷹原本是在空中展翅飛翔的,但詞人并未用“飛”字,而是用了“擊”?!皳簟币蛔指辛α浚屓四苈?lián)想到鷹如利劍一般刺破萬里蒼穹的氣勢?!棒~翔淺底”,詞人不用“游”而用“翔”,盡顯游魚的自由。
這首詞能有這樣的藝術(shù)效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詞人對詞語的獨到運用。不同的形容詞、動詞,明顯增強了詞作的藝術(shù)感染力,呈現(xiàn)出了湘江秋景獨特的美,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詞人心中對這片錦繡江山的熱愛之情。
三、音韻優(yōu)美
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詞對韻律有著極高的要求。在這首詞中,詞人運用了大量的韻字,如“秋”“頭”“透”“流”“由”“稠”“遒”“侯”“否”“舟”等,可謂是一韻到底。全詞共有二十五個分句,每個分句的字數(shù)在四字到八字之間;每個分句中不同的字的音調(diào)有強弱之別。比如,首句“獨立寒秋”突出了一個“獨”字,這個字的讀音最重;第二句“湘江北去”突出了一個“去”字,這個字的讀音最重……“恰同學少年”的重音則在“恰”字上。每個字的讀音有強弱之分,每個句子的節(jié)奏有快慢之別,整首詞如同一首悠揚婉轉(zhuǎn)的曲子,宜誦、宜吟、宜唱,也更加細膩地表達了詞人的情感。
由此可見,作者在寫景狀物之時不僅對所見之景進行了高度概括,而且在文字的錘煉上下了極大的功夫。所選之字詞既言簡義豐,又在音韻方面呈現(xiàn)出獨特的美感。這都充分顯示出詞人的寫作功底之深厚。總之,《沁園春·長沙》是一首意象豐富、用詞精妙、音韻優(yōu)美的詞作,在中國詞壇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作者單位: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