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 牛欣(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
新生兒窒息是新生兒中的常見病,是導致新生兒死亡、智力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確診后應立即進行復蘇,以改善預后情況。那么新生兒的復蘇程序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新生兒窒息是指新生兒在出生后無法自主呼吸,依據(jù)病情嚴重程度可分為輕度窒息和重度窒息,前者多數(shù)預后較好,后者常帶有不同并發(fā)癥,且后期需要長期進行康復訓練。在發(fā)病后患兒常有皮膚青紫、呼吸減慢、心率減慢、哭聲微弱等癥狀,發(fā)現(xiàn)時要及時進行復蘇處理。
新生兒窒息復蘇方案多采用國際公認的ABCDE 方案,即A 清理呼吸道;B 建立呼吸;C 維持正常循環(huán);D 藥物治療;E 評估。具體復蘇程序如下:
快速評估 在新生兒出生后快速進行評估:是否足月?羊水清嗎?有哭聲或呼吸嗎?肌張力好嗎?上述幾項中存在1 項即需要進行初步復蘇,即因地制宜做好保暖措施,讓新生兒頭部后仰,并清理口鼻分泌物,以溫熱的毛巾快速擦干全身,通過拍打或輕彈足底刺激新生兒自主呼吸。
清理呼吸道 在新生兒出生后,開始呼吸前,醫(yī)護人員應在頭頸與鼻梁間以適度的力道將口鼻分泌物擠出,吸清黏液。在清理之后如果新生兒呼吸依舊不正常,應觀察其表現(xiàn),采取相應的吸痰措施,壓力值設置適宜,單次吸痰不超過10 秒。若是羊水重度糞染,在上述措施之下,還應借助專業(yè)器械清理氣管中的胎糞樣黏液。
建立呼吸 在清理干凈呼吸道之后,擦拭新生兒體表液體,若是呼吸依舊不正常、心率低于100次/分鐘、皮膚青紫,可予以正壓通氣。在此期間需要注意:1.在給氧期間密切關注新生兒心率、面色,恢復正常后停止正壓通氣,心率未加快可改為氣管插管,無改變則繼續(xù),無呼吸需進行人工呼吸。2.氣管插管時應注意位置正確,可在喉鏡指導下進行,不可壓迫到會厭軟骨,以免引起心率下降,插管需選擇規(guī)格合適的工具,插管時動作輕柔,并加速操作。若是重度窒息,使用呼吸機,可選擇鼻插管。
維持正常循環(huán) 在經(jīng)過上述步驟后,多數(shù)新生兒窒息已得到改善,若是心率在60 次/分鐘,需要進行胸外心臟按壓,選擇胸骨下三分之一處,深度在1—2 厘米,頻率為90 次/分鐘,在胸外心臟按壓時應進行正壓通氣人工呼吸,每按壓3 次,進行1 次正壓通氣,改善心臟血流,在心率上升到80 次/分鐘以上時停止。
藥物治療 在新生兒窒息復蘇中,少有用藥情況,若是經(jīng)上述操作無效者需要立即用藥,多選擇腎上腺素、生理鹽水等,若失血過多還需輸血治療。例如用碳酸氫鈉稀釋后的靜滴糾正酸堿;使用多巴酚丁胺靜滴增加心排出量等。
評估 在整個新生兒窒息復蘇中均應進行評估,密切觀察新生兒各項體征表現(xiàn),并采取預防并發(fā)癥的措施。做好保暖措施,觀察患兒大小便情況,若是重度窒息或者復蘇效果不佳,為避免嘔吐物吸入,可采取胃管喂養(yǎng),待恢復至一定階段后再開奶。
新生兒窒息不僅可導致新生兒生長發(fā)育受到不良影響,還存在高死亡率,發(fā)生后需要立即進行復蘇,了解新生兒窒息的復蘇程序及注意事項,有助于及時采取干預措施,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