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王廉欽
(重慶市醫(yī)藥衛(wèi)生學校 重慶 408100)
中等職業(yè)學校,即實施中等學歷教育的各類職業(yè)學校,學生年齡主要集中在15~19歲,該時期正是人體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但研究發(fā)現(xiàn),中職學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以重慶某中職學校為例,2021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優(yōu)秀率為0.25%,不及格率為17.95%;2020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優(yōu)秀率為0.59%,不及格率為15.54%;2019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優(yōu)秀率為0.45%,不及格率為16.56%。究其原因,與現(xiàn)下教育體制相關。中職階段的體育課處于尷尬境地,對上(升學),沒有考試分數(shù)要求,對下(課程開設),師資、體育場地器材和開設學時無法有所保障,變成“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骨感現(xiàn)實[1]。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并實施的《“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指出,到2030年,要實現(xiàn)《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yōu)秀率25%以上[2]。就現(xiàn)實看來,目標任重而道遠。
從重慶某中職學校2019—2021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來看(見表1),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及格率分別為83.44%、84.46%、82.05%。這與重慶市教委關于做好中小學校體育評估工作中提出的有92%以上的學生達到合格以上等級,則認為工作完成度為合格的標準,還相差甚遠?!丁敖】抵袊?030”規(guī)劃綱要》提到,到2030年,要實現(xiàn)《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yōu)秀率25%以上。
表1 重慶某中職學校2019—2021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
體質測試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50m跑、1000m跑(男)/800跑m(女)。其中,反映身體形態(tài)的項目為身高和體重;反映身體機能的項目為肺活量;反映身體素質的項目為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50m跑、1000m跑(男)/800m跑(女)。而測試結果顯示,學生在引體向上(男)、50m、1000m跑(男)/800m跑(女)這幾項身體素質測試項目方面,顯得尤為薄弱。
針對這一現(xiàn)狀進行研究,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根據(jù)中職學校學生特點,創(chuàng)造適宜的教學環(huán)境,結合教育學、心理學以及運動人體科學的理論指導,設計出俱樂部制教學模式[3]。旨在找到對提升中職學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增強中職學校體育課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享受運動過程,讓學生不僅喜歡體育課,也喜歡體育鍛煉,真正實現(xiàn)增強人民體質的社會目標。
傳統(tǒng)課程教學模式“重灌輸,輕探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受到束縛。俱樂部制教學模式以教師引導為主,在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夯實體育運動的基礎能力,同時讓體育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生分層“吃飽”“吃好”,改善學生身體素質現(xiàn)狀,實現(xiàn)《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目標,同時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4]。俱樂部制教學模式為套餐式學習+菜單式學習。套餐式學習是根據(jù)教學大綱編制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組織形式,授課對象為全班同學;菜單式學習是根據(jù)學生的體育能力和體育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目標,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和組織形式,授課對象為不同層次體育能力和體育需求的學生。以一堂80min的體育課為例,具體課堂結構見表2所示。
表2 一堂80min的體育課
以一學期為例,俱樂部制教學模式36學時/學期,2學時/周。套餐式學習由教師帶領,全班學生共同學習。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主要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目標,為菜單式學習打下基礎,服務于菜單式學習。包括一般體能(力量、耐力、柔韌、靈敏、速度)、專項體能(與菜單式學習項目相關)和職業(yè)體能(與授課對象的崗位需求相關)。菜單式學習為教師引導,各運動項目的學生教學助手(后統(tǒng)稱“助教”)為組織者,選出本班主要的2~3個運動項目進行組織練習,整個學期的運動項目每人只選擇一項。
教師根據(jù)學校師資、場地器材、學生已有體育能力和職業(yè)教育專業(yè)崗位需求,提出適宜的運動項目,供學生結合自身情況、愛好和未來崗位需求進行投票選取,一般一個班級以2~3個運動項目為宜,選出不同的運動項目組織相應的俱樂部。在已選取的運動項目上,盡量均衡各項目人數(shù)。
除菜單式學習過程外,其他教學過程均由教師進行教學組織和教學實施。在菜單式學習過程中,助教根據(jù)項目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組織和實施運動項目,教師作為技術指導者,需在此過程中貫穿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管控整個菜單式學習過程。助教將本運動項目學生的參與情況和完成情況進行統(tǒng)計,并于菜單式學習過程結束前將統(tǒng)計結果反饋給教師。
考試包括體能測試+運動項目測試。體能測試主要包括50m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1000m跑(男)/800m跑(女)。項目測試:各運動項目組內比賽。為了提升體育課堂參與度,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并將其延伸至課外,將評價體系設置為優(yōu)、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級制。期末成績組成部分則包括體能測試(40%)、運動項目成績(40%)、學習過程成長度(10%)和運動項目理論知識(10%)。
該文以俱樂部制教學模式對中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升的路徑為研究對象。重慶某中職學校護理專業(yè)一年級2個班,共131名學生為實驗對象,其中女生為112名,男生為19名。
實驗目的:實驗前對2個班的實驗對象進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獲得初始數(shù)據(jù)。實驗班進行為期4個月(一學期),共32學時的俱樂部制教學模式課,對照班則進行為期4個月(一學期),共32學時的傳統(tǒng)體育課教學模式。實驗結束后,對2個班均再次進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將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從而探索有效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教學模式[5]。
實驗對象:隨機抽取中職護理專業(yè)一年級2個普通班,剔除非健康身體者、課后有健身習慣者和參與體育社團者等干擾因素。最終實驗班為女生59人,男生9人;對照班為女生為53人,男生為10人(見表3)。
表3 實驗對象基本情況(n=131)
實驗時間:2022年2月28日—2022年6月17日
實驗地點:學校田徑場
實驗測試項目:根據(jù)《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中職教育階段測試項目分別為身高、體重、肺活量、50m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1000m跑(男)/800m跑(女)。
運用SPSS 23.0軟件進行體質健康測試項目實驗前后數(shù)據(jù)差異比較。P≥0.05,表示兩組數(shù)據(jù)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P<0.01,表示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5.1.1 實驗前實驗班和對照班男生體質測試成績對比分析
從表4可以看出,本次實驗前的實驗班和對照班男生體重指數(shù)(BMI)平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20.420±1.304、20.390±1.714,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兩個班男生肺活量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3 585.610±382.190)mL和(3 592.040±370.110)mL,P=0.178>0.05,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實驗班和對照班男生在50m、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和1000m跑測試項目中經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成績比對,P值分別為0.913、0.482、0.162、0.196和0.257,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2個班男生實驗前各項體質健康測試指標成績沒有顯著差異,滿足進行下一步實驗的要求。
表4 實驗前實驗班和對照班男生體質測試成績對比結果
5.1.2 實驗前實驗班和對照班女生體質測試成績對比分析
從表5可以看出,實驗前實驗班和對照班女生在體重指數(shù)(BMI)、肺活量、50m、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和800m跑測試項目中,經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成績比對,P值分別為0.906、0.118、0.552、0.468、0.177、0.326和0.451,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2個班女生實驗前各項體質健康測試指標成績沒有顯著差異,滿足進行一下步實驗的要求。
表5 實驗前實驗班和對照班女生體質測試成績對比結果
5.2.1 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男生體質測試成績對比分析
從表6可以看出,在顯示身體形態(tài)的體重指數(shù)(BMI)指標中,實驗班和對照班男生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20.070±1.524、20.410±1.672,P>0.05,說明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和鍛煉,身體形態(tài)沒有顯著改變。身體形態(tài)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遺傳、生存環(huán)境、飲食和體育鍛煉等,單純的體育鍛煉對身體進行短時間刺激,無法獲得顯著性變化,只有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掌握正確的體育鍛煉方法和科學的飲食,才能促使其身體形態(tài)向良好方向發(fā)展[6-7]。
表6 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男生體質測試成績對比結果
在肺活量方面,經過一學期的體育課學習,對照班男生肺活量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3 592.040±370.110)mL和(3 621.240±254.620)mL,P=0.827>0.05,說明經過一學期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在肺活量測試指標上無明顯變化,學生的心肺功能沒有得到加強。實驗班男生采用俱樂部制教學模式所測得肺活量平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3 585.610±382.190)mL和(4 148.570±233.840)mL,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在50m跑和1000m跑的項目測試中,不難發(fā)現(xiàn),經過俱樂部制教學的實驗班,測試成績有非常顯著的提高,50m跑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8.020±0.882)s和(7.620±0.527)s,1000m跑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282.850±13.145)s和(277.241±10.244)s,均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在俱樂部制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高,由教師督促學習鍛煉轉變?yōu)椤拔乙獙W習和鍛煉”。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內動力更足,學習和鍛煉過程中更認真,課堂練習密度增加,課后主動進行強化鞏固練習,從而增強心肺功能。
在反映力量素質的立定跳遠和引體向上測試項目中,男生經過一學期的體育課學習,對照班在實驗前和試驗后的數(shù)據(jù)無顯著性差異。實驗班男生在立定跳遠實驗前和實驗后所測得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203.104±7.241)cm和(213.477±6.241)cm,引體向上實驗前和實驗后所測得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6.51±2.143)個和(8.51±1.908)個,均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通過俱樂部制教學模式,在課堂套餐式學習中,進行對應體能練習,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力量素質。
坐位體前屈項目主要反映人體的柔韌性,對照班在實驗前和實驗后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顯示,P=0.569>0.05,無顯著性差異,說明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對柔韌性無明顯改善。實驗班男生在坐位體前屈項目中實驗前和實驗后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經過對比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究其原因,與課堂上進行一般體能和專業(yè)體能有關,因本次實驗班級均為護理專業(yè),在未來的崗位需求中,對畢業(yè)生的柔韌素質有一定的要求,故在職業(yè)體能中增加了能提高柔韌性的體育鍛煉。
5.2.2 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女生體質測試成績對比分析
根據(jù)表7的數(shù)據(jù)顯示,通過將對照班女生實驗前后體重指數(shù)(BMI)、肺活量、50m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仰臥起坐、800m跑等項目所測數(shù)據(jù)對比得出,P值分別為0.844、0.748、0.671、0.785、0.627、0.814、0.300,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不能有效提高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無法提高女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表7 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女生體質測試成績對比結果
實驗班女生經過一個學期的俱樂部制教學模式,在體重指數(shù)(BMI)方面,P=0.803>0.05,說明一個學期的俱樂部制教學模式在身體形態(tài)上無明顯變化,主要是身體形態(tài)發(fā)展受多種因素影響,體育鍛煉只是其中音影響因素之一,加之實驗時間只有一學期,鍛煉時間短也是影響測試成績的因素之一。
在肺活量、50m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和800m跑測試項目成績對比中,實驗班在實驗前和實驗后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采用俱樂部制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力量素質、速度素質、柔韌素質和耐力素質。
與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相比,一學期的俱樂部制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的靈敏素質、力量素質、柔韌素質、速度素質和耐力素質,從而有效改善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現(xiàn)狀。
俱樂部制教學模式對教師個人專業(yè)能力要求較高。要求教師自身專業(yè)綜合素質基礎要強,有專項特色或特長。對基礎性體育項目能給予普及性一般技術指導,對專項性項目能給予競賽性專業(yè)技術指導。因此,要求教師必須在強基礎的同時,努力提升個人職業(yè)能力,與高速發(fā)展的社會接軌,迎接時代挑戰(zhàn)。
俱樂部制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通過設立學生教學助手,培養(yǎng)體育骨干,在一定范圍和短時間內,讓學生快速成長為能夠給自己制定運動處方的體育人。
在俱樂部制教學模式中,學生通過套餐式學習,強化基礎。通過菜單式學習,解決不同體育能力層次的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需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知識引領,學生在課外進行鞏固練習,注重學習過程、參與度和成長性,以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夠真正掌握一項體育運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