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教學部 汪雅雪
翻轉課堂屬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一種,更加適應現(xiàn)代化教育的發(fā)展趨勢,把教育事業(yè)跟信息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是我國高職教育發(fā)展的必然方向。高職英語是一門理實一體的課程,適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本文在分析高職英語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基礎之上,厘清了信息技術時代對高職英語傳統(tǒng)教學的挑戰(zhàn),從翻轉課堂教學實施的三個階段和基于數(shù)據分析的分層教學干預兩方面重點探討信息技術背景下高職英語課程翻轉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在如今的高職課堂上,學生千方百計隱藏玩手機而不在學習的狀態(tài)。手機的入侵早已使得高校課堂節(jié)節(jié)失守。面對這種現(xiàn)象老師們殫精竭慮想盡各種辦法,比如利用手機袋讓學生和手機在課堂分開,也有暴力地把學生手機沒收,還有上課自帶屏蔽儀等等。即便這些方法有效,成功地使學生上課用不了手機,但卻不能保證學生上課認真聽講。
作為高校教師,我們或許可以從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得到一點啟發(fā),化被動為主動,換一種思路讓信息技術為我們教學所用。
相較本科院校學生,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基礎文化課功底差,尤其是英語這門課程,基礎薄弱,學習行為和習慣不良,加之缺乏相應的語境教學,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提高。學生基礎差,學習積極性就大打折扣,上課聽不懂,課后不愿預習復習,久而久之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就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高職英語傳統(tǒng)課程教學以理論灌輸為主,由教師來對教材當中的內容展開分析與探索,而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傳統(tǒng)英語教學課程過于枯燥、教學手段單一,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普遍不高。
由于高職院校與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上存在明顯差異,這種差異在高職英語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也應當有所凸顯。高職院校學生擁有明確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因此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應當著重以專業(yè)英語為主,但傳統(tǒng)高職英語教學環(huán)節(jié)仍然是以基礎能力以及基礎知識為教學目標,不僅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沒有得到有效保障,而且學生英語能力與英語思維也略顯欠缺,不僅職業(yè)教育優(yōu)勢沒有得到有效發(fā)揮,反而為學生帶來極大的學業(yè)負擔,使原本理論知識薄弱的高職學生逐漸對英語課程產生厭惡心理。職業(yè)院校學生沒有良好英語應用習慣,除了在英語課堂以外,不會使用英語展開交流,因此導致學生的英語思維與英語應用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即便學生擁有良好的英語知識儲備,也會由于欠缺語言轉化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無法將所學知識合理應用到實際環(huán)節(jié),導致英語能力始終無法得到有效培養(yǎng)。
高職英語作為高職院校核心公共課程之一,在不同語境下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譯等多方面的語言操練,進一步克服學生忽視聽說技能訓練的弱點,加大聽說技能、特別是實用交際能力的訓練。該課程不僅要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書面和口語技能,特別是用英語處理與職業(yè)相關的業(yè)務能力,為提高學生的求職競爭力和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信息技術時代浪潮下對高職英語課堂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挑戰(zhàn)。
在傳統(tǒng)的講授式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實踐環(huán)節(jié)嚴重不足。高職英語課程需要學生把所學的理論轉化為與職業(yè)相關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上進行純理論的填鴨式教學,一學期最多布置幾次作業(yè),進行大范圍的教學反饋,這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形成顯然是不夠的。
現(xiàn)在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傳統(tǒng)的知識結構發(fā)生了相當大的改變,高職英語課注重積累,需要學生課下進行大量的聽說讀寫,比如聽力和口語方面,但是學生不愛看枯燥的提高聽力和口語相關的視頻課,卻喜愛看國外的影片和電視劇。學生熟悉的東西教師無法在課堂上大量展現(xiàn),教師課堂上講的內容學生卻根本沒看,這就使得課堂教學走入了一個困境。
如果說前兩方面的挑戰(zhàn)還能靠教師的修為去克服,但是這第三個挑戰(zhàn)卻很棘手:學生的學習方式在不知不覺中已發(fā)生變化。這樣的變化普遍出現(xiàn)在高職院校的所有課堂上,有國外專門的學者研究過,現(xiàn)在的學生是數(shù)字原住民,他們的深度注意力在迅速衰減,而廣度注意力格外發(fā)達。深度注意力是指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講授完知識,布置任務,然后學生自己內化掉知識并且完成任務。廣度注意力是指在互聯(lián)網時代的今天,學生能夠迅速獲取多媒體的信息而后進行整理、收集和提煉進而完成任務的能力。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是打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教為主的狀態(tài),學生首先在課余時間完成知識的學習,學生帶著問題來到課堂中,由教師來為學生解答問題,讓學生通過問題解答來明白知識的運用,從而提升教學效果?;谝陨先齻€方面的挑戰(zhàn),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把教師講解性為主的傳統(tǒng)課堂改造成以學生體驗性、實踐性和反思性為主的課堂,來同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意愿和自主學習能力,即理性思考能力、流暢表達能力和反思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生從會學變成會問。這便是翻轉課堂的核心所在。
具體說來,可以從三個階段來實施高職英語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課前、課中和課后,進階式地幫助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教師通過豐富的信息化資源打造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學習空間,首先對重點理論概念進行解析。課前的線上階段,學生利用資源自學,教師發(fā)布課前測試,學生完成并反饋。進入到課上線下階段,教師布置任務,學生進行伙伴合作式學習,教師答疑總結。課后再次返回線上階段,學生延伸討論活動,教師總結。這樣對重點概念解析之后,學生有了理論的前提基礎,進入到英語應用能力實踐環(huán)節(jié),同樣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階段。課前教師發(fā)布案例,布置預習,各個小組準備;課中教師設計問題,學生小組討論,教師總結并提出問題;課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討,最后教師總結。
(1)課前階段。通過信息技術構建師生互動的橋梁,助力教師把握學情。課前教師可以通過很多移動教學平臺,例如超星學習通、藍墨云班課、智慧職教等選擇一些題目給學生作答,學生端在全部完成之后,教師端可以及時看到反饋,比如正確率和錯誤率。善用這些信息技術工具,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改變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效果。進行在線任務布置的時候,教師針對較難進行講解的知識點可以進行任務設計游戲化,這樣更符合游戲時代長大的學生的身心特點,激發(fā)學生情感。
這里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一部分基礎差的學生由于學習惰性,不去作答教師提前布置的題目。學生的邏輯是:不用提前預習,因為老師上課會講,但即便講了學生也不會認真聽,因為課堂上老師講解的內容都是教材內容。這就形成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學生愛聽就聽不愛聽就不聽這樣一種惡性循環(huán)。由于學生都是新時代的個體,每個人本質上都希望在同伴面前表現(xiàn)優(yōu)秀,因此在學習中每個學生都始終面臨著一種同伴壓力。在高職英語的翻轉課堂的教學實施中,教師要注意在一開始進行上課的時候不宜立即講授,應該拋出課前布置的任務,在同伴壓力誘導下,學生會慢慢改掉不做課前任務的陋習。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積極性就被極大地調動起來。
(2)課中階段。通過信息技術構建師生多層次反復互動,提升教學效果。這里的多層次反復互動指的是從學生個體到小組,從小組到班級,從班級再到學生個體這三個層次地反復互動。
教師提前可以把班級的學生按照英語知識水平的不同進行分組,且不超過10組,然后每一組學生的數(shù)量為5~6人為最佳。在小組活動設計中,教師可以根據課前布置的任務設置組間競賽,在第一輪每個小組討論的時候,實際上是學生個體和小組之間的互動,第二輪小組上臺展示其他組提問時,是小組和班級之間的互動,再到全班辯論評分的環(huán)節(jié),是班級到學生個體之間的互動,這便是三個層次的互動,根據學生的小組數(shù),這三個層次的互動可以被反復實施。在小組展示的時候,利用很多教學軟件可以提供投屏的功能,師生可以非常便捷地把手機投屏到大屏幕上,這樣教學活動和課上ppt等課件的展示可以進行無縫銜接。
(3)課后階段。通過信息技術構建師生和生生的有溫度互動,鞏固學習效果。教師可以線上發(fā)布一些有趣的通知和公告,來調動學生的課后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個別學生犯錯誤,教師也可以進入私聊界面進行一對一的教學輔導,這樣有助于營造師生間輕松平等的學習氛圍。而每個小組內部的討論也是圍繞著一股熱烈自由的氣氛,組間的探討容易互相取長補短。這樣的學習情境下,學生逐漸學會了敞開心懷,接納與自己不相同的意見,來修正、提升自己的見解。
教師在課后的教學實施中可以練好組合拳,促進學生參與。組合拳是指教師發(fā)布課后任務,比如討論或者是作業(yè)或者是復習,之后再發(fā)布一個通知或者公告,然后還可以發(fā)布一個位置簽到以便更好地全程跟蹤學生的課后學習進度。這樣三拳齊發(fā)既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也可以滿足不同風格學生學習需求,增強學生在線活動粘度。當學生已習慣了在線學習,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把握在線學習的節(jié)奏了。通過后臺數(shù)據統(tǒng)計,教師可以逐漸根據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表現(xiàn),平穩(wěn)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在線學習的習慣。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后臺時間統(tǒng)計,教師可以設置任務完成截止時間來幫助學生改善學習行為和習慣。
通過教學軟件的后臺數(shù)據,教師可以監(jiān)測到學生個體學習進程的各項數(shù)據,基于此教師可以進行分層教學干預。在課堂多樣化的活動中,每個學生喜歡的活動和他完成的活動,教師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在視頻課件中,可以通過反芻比來看到學生后臺觀看情況。反芻比是一個比例,等于視頻觀看時長除以視頻實際時長。比如一段10分鐘的視頻,學生可能觀看時間不止10分鐘,這樣這段視頻的反芻比就比較高。通過比較高的反芻比,教師可以看到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和痛點,教師在課中就要多加注意此知識點的重點講解。
除了平臺數(shù)據之外,教師還應該收集平臺外數(shù)據,例如學生前期課程數(shù)據,學生早餐數(shù)據,學生愛好數(shù)據等。通過學生前期課程數(shù)據,可以充分了解學生學習基礎。通過學生早餐數(shù)據可以知曉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狀態(tài)。通過學習愛好數(shù)據,可以更好的來進行課上教學調整。通過這些數(shù)據,可以解決翻轉課堂中地一個疑難問題,即什么情況下教師可以放心地把任務交給學生來做,以及什么情況下教師要主動干預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
教師可根據以下三類情況進行分層實施精準干預。首先當全班同學在線上碰到共性的困難問題的時候,教師需要篩查學習問題,來及時化解學習風險。具體做法是切片定位來攻克學習難點,例如語法難點,教師要對單個語法進行切片式一小點一小點地重點概念刨析。
其次對于那些學習能力相對較弱但是學習態(tài)度積極的同學,教師可以通過其所在小組進行正向地學習刺激來幫助他提升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tài)度是有變化的,最開始按照能力分組不具有全面性,后期學生學習能力變弱的時候,教師可以及時變換分組和改變定位,使其在適合他學習水平的組別更好地完成任務。最后對于那些學習能力弱且學習態(tài)度消極的同學,教師要特別關注,要進行高強度的提醒干預,持續(xù)關注并抓住機會對其充分表揚,進行個性化鼓勵和支持。只有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學生的學習才會有進一步顯著的變化。
高職英語課程翻轉課堂的教學實施的目的在于打造精準教學,造就學生的學習能力,教會知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能力。通過權力的讓渡,讓學生變成負責任的學習者。基于個體的尊重,讓學生變成自主性的學習者。借由情感的發(fā)展,讓學生變成享受學習具有終身學習意愿的學習者。這也是實施高職英語翻轉課堂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