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竹意
老伴喜歡連翹。從前家門口可是種滿了連翹,春季里滿院墻開著清香的四瓣黃花。連翹清涼祛風敗毒火,農(nóng)村很多人家種來當藥用。
連翹花色金黃、藤條中空,所以山里人都叫它“黃花筒”。 連翹一般都生長在朝陽的山坡上,屬于灌木,生命力極其頑強,隨便一片山坡、石縫、雜草叢里都能枝枝蔓蔓地生長。哪怕每年采收折枝,第二年它便又蓬勃地長起來,頗有一番百折不撓的精神。
早春時節(jié),春暖乍寒,山桃花最先開放,粉嘟嘟地點綴在山間崖畔,搖曳生姿。而連翹花似乎并不示弱,任性般的要來場競賽,一樹樹,一片片,次第開放,覆蓋了整片山坡。黃艷艷、金燦燦,遠遠望去遍地仿佛撒滿了金子,好看極了。
連翹既是美麗的觀賞植物,也是十分實用的藥用植物。連翹供藥用的部位是含有種子的蒴果。秋季是連翹果實的成熟期。連翹的果實有青翹和老翹之分,白露前后采收的為青翹,寒露以后采收的為老翹。
連翹藥用歷史悠久。據(jù)《本草名考》記載,連翹源于“翹翹車乘”這一典故。連翹的形狀如連車、翹車,故稱作連翹?!侗静輬D經(jīng)》記載:“連翹有大翹、小翹兩種……花黃可愛,秋結實似蓮,作房翹出眾草,以此得名?!?/p>
傳說山西省某縣有兩位老中醫(yī),一位老中醫(yī)有個男孩兒,名叫連哥;另一位老中醫(yī)有個女孩兒,名叫喬妹。由于兩家關系親密,這兩個孩子兩小無猜,青梅竹馬。
有一年,匈奴進犯,把喬妹抓走,關入牢房。連哥心急如焚,用計將蒙汗藥放入酒里,將匈奴兵藥翻,救出喬妹,兩人跑到山上隱藏起來。
兩人在山上靠采藥、為鄉(xiāng)親們治病為生,天長日久,山上處處留下兩人的足跡。后來,山上長出很多植物苗,長大后開出黃色的花,結尖尖的果實,鄉(xiāng)親們說這種植物是連哥和喬妹的化身,就給這種植物起名“連喬”,后來被叫成了連翹。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載:連翹具升浮宣散之力,流通氣血,治十二經(jīng)血凝氣聚,為瘡家要藥。能透表解肌,清熱逐風,又為治風熱要藥。且性能托毒外出,又為發(fā)表疹癮要藥。小時候,老伴家里有5 個孩子,誰咳嗽誰傷風,婆婆就去門口剪來大把的莖葉,煮了湯水叫喝下去,不肯喝的,就給脖子扭痧。扭痧很痛,所以二選一,全家孩子都捏著鼻子喝連翹湯,很管用。連翹心用來泡茶喝,口舌從來不長瘡。
藥理研究表明,連翹含三萜皂苷,果皮含甾醇、酚性成分、生物堿、齊墩果酸、香豆精類,并含豐富的維生素P 及少量揮發(fā)油。連翹有廣譜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傷寒桿菌及流感病毒有較強抑制作用。連翹酚能顯著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
連翹根稱連軺,其性與連翹相近,其發(fā)表之力不及連翹,而其利水之力勝于連翹。以連翹治外感風熱,用至一兩必能出汗,且其發(fā)汗之力甚柔和,又甚綿長。連翹善理肝氣,既能舒肝郁,又能平肝盛,可謂理肝氣要藥矣。
連翹葉也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又可美容養(yǎng)顏,泡茶幽香沁人肺腑,能夠敗火,堪稱北方的“涼茶”。簡便的做法可用連翹20 克、綠茶3 克,以250 毫升水煎煮連翹,沸后5分鐘泡茶即可,頻頻飲至味淡為止。亦可直接用開水沖泡飲用。也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加入金銀花、梔子、玉竹等藥材,一同浸泡成茶,那沁人心脾的香氣便會撲鼻而來,不僅生津止渴,還可治療咳嗽、心煩、發(fā)熱、咽喉炎、支氣管炎。
參加工作后,總以為連翹為大山里所特有,不想近幾年來,在城里的小區(qū)、公園也常能見到連翹的身影。得三天兩頭拿長柄剪刀修剪一下,因為只要稍有松懈,連翹的天性就露出來了,枝條四處舒展、恣意生長,我倒是挺喜歡它的性子,宜山野、宜庭院,有土壤就生長,給陽光就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