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
在中國的邊疆地區(qū),有許多優(yōu)秀的詩人和作家,周濤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周濤善于吸取新疆地區(qū)的文化精華,并將其與自己的經(jīng)歷以及對生命的體驗相結合,由此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具有“生命意識”的散文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展現(xiàn)了作者深刻而細膩的情感世界,還反映了當?shù)靥赜械奈幕瘹庀⒑妥匀伙L貌,其作品所表達出來的生命意識深深地觸動著讀者內心最柔軟、最深處的部分,集中體現(xiàn)著生命意識覺醒與美學主體架構的雙重特征。本研究旨在對周濤散文美學主體形象建構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全面、深入的探究,從而建立更加完整和系統(tǒng)化的體系結構,其制度創(chuàng)新的邏輯工具在于由單維思維轉向多維思維,兼具可遷移性與文學思辨性。這正是本研究的根本出發(fā)點與最終落腳點。
周濤,原名周小濤,我國著名的詩人和散文家。他于1946 年出生在山西,在北京接受了系統(tǒng)的文學寫作教育,這也為他日后散文厚重、淳樸的文學底蘊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少年時期的周濤跟隨父親遷居新疆,在美麗的天山腳下開啟了他一生的傳奇故事,并最終在那里扎根。1965 年,他考入新疆大學,在這座高等學府中接受了系統(tǒng)的文化教育,這為他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埋下了“伏筆”。周濤的代表作品有《兀立荒原》《稀世之鳥》以及《游牧長城》等散文集,這些作品深受眾多讀者的喜愛。他曾獲得“魯迅文學獎”、全國“詩集獎”和全軍“八一獎”,是新疆邊塞詩的杰出代表人物。
周濤是一位擁有濃郁文學氣質和個性魅力的作家,他具備新疆獨特的豪邁和坦蕩精神。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文學價值,還展現(xiàn)了新疆地區(qū)的獨特魅力。他用文字描繪出了大漠孤煙、長城內外、山河破碎、人海茫茫等壯闊場景,同時也寫出了很多關于生命、愛情、友情等感人至深的故事。他的作品不僅能夠讓讀者感受到文學的美感,還能夠帶領讀者深入了解新疆地區(qū)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
新疆地區(qū)的自然風光壯美綺麗,給許多文學創(chuàng)作者帶來了靈感和啟示。周濤的散文作品中不僅充滿了新疆特有的社會風貌,還描繪了生命的真實寫照。這些作品反映了新疆地區(qū)多元文化的精髓和歷史傳承的博大精深。正如德國克勞斯·邁因策爾教授所述:“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復雜的非線性世界上,處在有序和混沌的邊緣?!痹谥軡P下,我們可以看到新疆地區(qū)各種各樣的美景:草原、沙漠、雪山、湖泊等。這些景色不僅讓人心曠神怡,還體現(xiàn)出新疆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和文化底蘊。同時,周濤對于人物形象的描寫也非常細膩入微,他將普通人物塑造成為具有鮮明個性和深刻內涵的形象,讓讀者在閱讀中得到情感上的共鳴,展示了多元文化的豐富性與差異性,這正是周濤散文固有特點的明確寫照。
他的散文作品不僅充滿了新疆特有的社會風貌,還描繪了生命的真實寫照。新疆地區(qū)的多元文化給周濤的創(chuàng)作帶來了獨特的影響。他的作品展現(xiàn)了這個地區(qū)豪邁、大氣的風格和自信、超脫的性格。周濤深深熱愛著這個地區(qū)的土地,他的詩歌和散文都充滿了強大生命力和對生命深刻的認識。新疆的文化和環(huán)境也對他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特殊影響,使其形成了獨特而又令人難忘的風格。比如當周濤回憶起在新疆農(nóng)村生活時說:“在黑暗中,我篤信你,只能篤信你,所以一切沉淪的時候,你也不曾謙卑和麻木時,生命,我崇拜你。” 這段話顯示出作者雖然身處困境,但仍然堅信生命為主宰者,并且其散文作品中充滿了強烈的生命意識。這些作品展現(xiàn)出新疆地區(qū)的多元文化和歷史傳承的博大精深,可以讓人更好地了解和欣賞新疆地區(qū)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風情。
在周濤看來,新疆地處古代絲綢之路的核心地帶,是三大文明的交匯之地。在這里,各個民族之間的信仰和文化成為了解彼此的橋梁,理解和包容打開了封閉的心窗。盡管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習慣,但他們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共守這片美麗的土地。在新疆,人們熱愛草原、崇尚自由,并歌頌土地上的一切生靈。他們用強健、雄壯的體魄感受生活之美,在面對生存之苦時能夠樂觀、堅韌應對。同時,他們也性情多情、浪漫,在表達自我時能夠用激情似火的歌聲來傳遞內心深處的情感:“維吾爾族,這個感情色彩豐富強烈的民族,在情感和藝術之類的問題上,輕易地穿越各種障礙……我承認,我在氣質上明顯地受了這個民族的感染,當然可能還有地域的影響”。新疆是一個多元化、充滿活力和魅力的地方,它孕育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chǎn)和歷史事件,周濤以其振聾發(fā)聵的筆觸,指出我們應該珍視這片美麗而神秘的土地,并以開放、包容、理解和友愛之心來欣賞和接納這里不同民族所展現(xiàn)出來的卓越文化。
周濤散文在時代的聚光燈下,展示了新疆地區(qū)自然美景與人文景觀的獨特魅力,大約這也是周濤其人一生所堅持不懈追求的靈魂所在,同為軍旅作家的莫言先生將其概括為“一生摯愛在天山”,可謂是靈肉兼?zhèn)淞?。可見,周濤在時代的聚光燈下,展示了新疆地區(qū)自然美景與人文景觀的獨到魅力,大約這也是周濤其人一生所堅持不懈追求的靈魂所在,同為軍旅作家的莫言先生將其概括為“一生摯愛在天山”,可謂是靈肉兼?zhèn)淞恕?/p>
有趣的是,在周濤的散文作品中,別具特色的人文風情與時代風貌交相輝映,展示著其獨特的生命活力。在人文風情方面,周濤通過對歷史、文化、社會現(xiàn)象等的深入挖掘和細膩描繪,將豐富的人文風情呈現(xiàn)給讀者。他的作品中,既有對傳統(tǒng)文化的追溯和傳承,也有對現(xiàn)代文明的思考和批判,他通過對人物、事件、景物等的細膩刻畫,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人文氣息的世界,讓讀者在品味文學之美的同時,感受到深厚的人文底蘊。在時代特色方面,他的作品緊密結合時代背景,通過對社會現(xiàn)象、時代精神等的深入挖掘和表達,呈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特色。他的作品中,既有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巨變的記錄和反思,也有對新時代背景下人們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探討。他通過對時代特色的深刻把握和表達,讓讀者在感受文學之美的同時,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時代發(fā)展的脈搏。在生命活力方面,周濤通過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和對生命狀態(tài)的描繪,展現(xiàn)出生命的蓬勃活力和無限可能。他的作品中,既有對生命的敬畏和贊美,也有對生命困境與挑戰(zhàn)的思考和探索。他通過對生命活力的展示,讓讀者在感受文學之美的同時,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體驗生命的真諦和意義。在文學價值方面,周濤的散文作品之所以能夠在文學藝術上達到如此高的成就,與他運用學術性語言進行擴寫密不可分。他的作品中,不僅有著對文學藝術的精湛運用,更有著對學術性語言的嫻熟駕馭。他通過對學術性語言的運用,將作品的主題、情感、思想等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和表達,使作品在文學藝術上達到了更高的層次和境界。同時,他也通過學術性語言的運用,將作品的思想內涵和學術價值進行了提升和拓展,使得作品在學術研究和文學評論中都具有較高的價值和意義。
生命是一種珍貴的存在,只有當我們對生命具有崇敬之情時,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對其的珍惜之情。在周濤的作品中,他用大量的文筆對生命進行了贊揚,比如說:“任何事物和生命對比,都是一種唾液濺濕的聲音,就連美貌也不過是膚淺的表象”“人的思想源于生命,生命是短暫的,但卻是美好的”,這樣振聾發(fā)聵的詩句深刻地表達了人們常常忽略了生命本身所包含的內涵和意義,在被放逐的沙海之中,周濤和光同塵。時光如梭,歲月匆匆,對于周濤這樣的智者而言,時間的流逝是一種痛苦,他常常感到難以把握生命的意義和方向。這種無奈不僅存在于周濤這樣的杰出人物的心中,還深深地植根于所有生命意識強烈的人們心中。
在新疆的山水間,周濤找到了宣泄情感、尋求共鳴的方式。他利用山水等載體,抒發(fā)內心的情感和思緒?;蛟S正是在這片廣袤而神秘的土地上,他才能找回自我、重新審視生命,并從中獲得一份心靈上的安寧。在我們忙碌而又短暫的人生中,我們是否也應該學習周濤,在大自然中尋找那份屬于自己內心深處的平靜和力量呢?或許只有在與自然融為一體之后,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時間和生命帶給我們的珍貴禮物。
在周濤筆下,大自然中的生命是如此美麗而珍貴,它們以各自獨特的方式展現(xiàn)著生命的激情和價值:馬奔跑時優(yōu)美的姿態(tài)、猛禽飛行時高傲的氣度、水貂游弋時靈動的身姿、紅嘴鴉聰明機智的頭腦、狼和狗忠誠勇敢的品性,以及朱鹮沉穩(wěn)端莊的形象,無不令人為之驚嘆。
周濤曾動情地寫下描寫生命之美的文字,如“那些比它大、美麗、兇猛、高貴的動物,全都歸順人類”,這些物種不僅是大自然中最美麗和最優(yōu)秀的代表,還是我們人類共同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伙伴,人類應該珍視它們,保護它們,并與之和諧共處。因為只有這樣,在這個美麗而神奇的星球上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平衡和發(fā)展。
周濤在他作品中贊揚了大自然中這些物種所擁有的可貴品質,并以物種為載體來體現(xiàn)生命激情。這也提醒我們,在創(chuàng)作或者生活中,我們應該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關注并呵護身邊的每一個生命,從而體驗新疆地區(qū)歷史的綿延、厚重,感受文化藝術的現(xiàn)代魅力,切身感知在城市建設的政策支持下,新疆這片古老而豐沃的土地上,商貿(mào)、金融的蓬勃發(fā)展與民風、民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交織融匯而成的奇特文化景觀。
周濤是一個充滿崇敬之情的人,他十分熱愛自然界的景色和珍奇異獸,并對那些不同尋常的人和事物表現(xiàn)出欣賞之情。在他的作品中,尤其是在描述新疆邊境地區(qū)時,可以看到他對生命的贊頌和內心生命激情的自然流露。他因此形成了“好奇反俗”的個性特點,因此,周濤的散文獨具深厚的閱讀層次。從這個角度上,可以說周濤是一位非常注重文化傳承和生命意識的作家。他的作品受到了新疆文化的影響,通過描繪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內涵,將當?shù)氐娘L俗習慣融入自己的審美體驗中,展現(xiàn)了對文化的認同感。通過周濤的文學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他對于人生經(jīng)歷有著獨特而深刻的見解,同時也傳遞了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他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去探索人生的意義,并且在作品中表達出對于自由、愛情、友誼等主題的深刻思考。同時,在面對困難時,他也展現(xiàn)出了堅韌不拔和頑強不屈的品質,這種精神也深深地影響了他的讀者。
此外,在周濤的散文作品中,他通過描寫自己與新疆這片土地的情感交融,向讀者展示了對自然和生命的敬愛和熱愛。在周濤筆下,我們可以看到大漠孤煙、千里草原、雪山冰川等壯美景色,以及那些默默無聞但卻充滿生命力和智慧的人。他用深情款款的筆觸將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強烈而真摯的認同感。同時,周濤也通過對歷史事件和文化傳承的描繪,展現(xiàn)了新疆不同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點。無論是古代絲路上商賈云集、文化交流頻繁的場景,還是現(xiàn)代新疆多元共存、民族團結發(fā)展的圖景,都能夠在他筆下得到精準而細致的呈現(xiàn)??傊?,在周濤作品中所表達出來的對自然、生命和文化的熱愛,不僅是一種感性情感,還是一種理性思考和深刻洞察。他通過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感悟,向讀者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態(tài)度和信念。這些作品體現(xiàn)了周濤對于生命、文化、自然等方面深刻而獨特的理解與思考。他通過自己深刻而真實的感受和理解,在作品中呈現(xiàn)出了對于這些主題深刻而具有啟發(fā)性的見解,如“超出生命的力量,恐怕褻瀆生命受到懲罰”,這些句子也為周濤散文的美學意識覺醒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周濤通過其獨特的創(chuàng)作手法,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多元而富有活力的世界,在其作品中呈現(xiàn)出來的文化認同、人類情感以及對于生命和自然等方面深刻而獨特的理解與思考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鑒。
綜上,在周濤散文的固有思維圖式里,圍繞“美學主體建構、經(jīng)驗書寫與生命意識”的三元集萃開展哲學思辨,是多向度、多層級的文學創(chuàng)新。事實上,在生命意識整體覺醒的思維模式下,周濤之散文即你我之世界,由新疆地區(qū)的發(fā)展視野縱觀全局,看到了在世界變革浪潮下,“家鄉(xiāng)”文化的轉化視角,這正是美學主體的自我建構與自由求索。從這個意義上看,用“一生摯愛在天山”來概括周濤散文的哲學與美學內涵,實在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