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趙正書》等出土文獻看司馬遷的秦史書寫

        2023-03-21 21:30:11驥,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文本

        曹 驥, 汪 楊

        (內江師范學院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四川 內江 641100)

        秦帝國的統(tǒng)一進程及歷史文化制度歷來是史家所關注的學術主題,不過長期以來,人們對這段歷史的了解所依靠的資料主要是《史記》的相關記載。近年來,得益于出土文獻的不斷增加,人們對秦史的認知愈加豐富?!囤w正書》就是出土文獻之一,該書于2009年入藏北京大學,并于2015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收錄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叁)》中?!囤w正書》講述的是關于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到秦亡的部分歷史內容,主要圍繞著秦始皇、李斯、胡亥、子嬰幾個核心人物的對話展開,間或夾雜作者感言。其內容與《史記》有許多相同或相似之處,但也有不同之處: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路線;秦二世繼位;趙高之死等?!囤w正書》與《史記》記載的異同,引起學術界極大的關注,相關的研究與討論也陸續(xù)展開。多數學者在沒有否定《史記》的同時對《趙正書》采取一種非常積極的態(tài)度,認為《趙正書》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新史料及若干重要的文化信息①;一部分學者主張應結合《趙正書》等出土材料對秦始皇之死及秦二世登基進行全新認識②;還有一部分學者則認為不能過高估計《趙正書》的史料價值③。各派觀點可謂異彩紛呈。筆者認為對于《趙正書》與《史記》的抵牾之處,不能采取輕易否定彼此的態(tài)度,但又不能回避這種不同。那么,如何合理地解釋二者之間的是非正誤,這就要需要從基礎性的工作做起,即利用《趙正書》等新出土材料結合同時期一些零星材料去檢討司馬遷的秦史書寫。

        一、《趙正書》之性質及史料價值

        《趙正書》中之趙正指的是秦始皇帝,《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帝者……名為政,姓趙氏?!盵1]223而“趙正書”就是指“關于趙正的書”,不過從《趙正書》所記載的內容來看,趙正并不是主角,趙正只是起到背景鋪墊的作用,引出胡亥、李斯等主要人物,以“趙正書”為書名,名不副實,之所以如此命名,與古書篇名、書名的發(fā)展演化有關[2]32。就《趙正書》的抄寫及成書年代,據竹書主要整理者趙化成言:“《趙正書》的抄寫年代當晚于西漢景帝至武帝早期,大致為武帝后期和昭帝時期,即西漢中期……《趙正書》的撰寫年代當早于漢武帝時期,為西漢早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盵3]這種推斷是整理者依據《趙正書》的字體、書寫風格以及文本隱含信息等因素綜合考慮所得,結論較為可靠。根據這一推斷,《趙正書》的成書年代要早于成書于漢武帝晚期的《史記》,其所蘊含的史料價值自然不言而喻:“為我們認識秦朝這段歷史提供了一個新的文本”[3]。不過,關于《趙正書》史料價值的判斷受到一些學者的質疑,質疑的一個最主要問題就是《趙正書》的性質問題。不同性質的文獻其史料價值是不同的,一般來說,人為主觀因素摻雜越少,史料價值越高,如公文檔案遠較文學作品可信。因此,《趙正書》屬于何種性質的文獻,對判斷其史料價值有重要作用?!囤w正書》是何性質,竹書整理者并未做出任何判定,不過,有學者將其歸屬于“小說家言”④?!靶≌f家言”的史料價值歷來飽受質疑,那么,《趙正書》是否屬于“小說家言”?這就需要了解漢代以前的“小說家”所具有的特征。

        “小說”作為一個詞最先見于《莊子·雜篇·外物》:“飾小說以干縣令,其于大達亦遠矣!”[4]282這里的“小說”與“大達”相對應,意為“淺薄、淺陋之語”?;缸T《新論》“補遺”將“小說家”作為一個流派總結到:“若其小說家合叢殘小語,近取譬論,以作短書?!盵5]69“叢殘小語”指的是街談巷議,細碎之言;“近取譬論”則是指選取人們便于理解的事例作為比喻,從而闡明所要講的道理,也就是寓言。班固《漢書·藝文志》對“小說家”的論述承襲桓譚,但有所發(fā)揮:“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盵6]1745班固指出“小說”的特征是“街談巷語,道聽途說”,這點和桓譚對“小說”特征的論述并無不同,不過他在這一特征后面特加一“造”字,這就點明了“小說”具有憑空虛構的特征。除了對“小說”的特征進行總結外,班固還提到了“小說家”的源流:“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鳖亷煿抛⒃唬骸鞍薰伲」?。”[6]1745《說文解字》釋“稗”為“禾別也”[7]141。就是“稗”長得像禾,但實際上不是禾。所謂“出于稗官”就是指“小說家”觀點不夠權威,實際價值較小。正由此,班固對“小說家”評價不高:“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6]1746不可觀者,自然指的就是十家之末的“小說家”。事實上,《漢書·藝文志》著錄有“小說家”著作15部,在對其中13部的注解中,班固多以“淺薄”“非古語”“依托”“后世所加”等作評語[6]1744-1745,魯迅根據班固注解將《漢書·藝文志》著錄的“小說”描述為:“或托古人,或記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淺薄,記事者近史而悠繆者也?!盵8]3意思為:這些小說托古言事,語言淺薄,內容荒謬,不是真正史實。因此,據以上各家論述,漢代以前“小說家”特征表現為:1.言辭淺陋,內容荒謬;2.以寓言形式托古言事,構建新的敘事。那么,《趙正書》是否有這些特征呢?

        目前持《趙正書》為“小說家言”的學者,大多為私下交流,除辛德勇外,未見其他學者對《趙正書》為什么是“小說家言”作具體說明。辛德勇經過論證,肯定了前述“小說家”所具有的特征,并且指出,寓言是漢以前“小說家”的最核心特征[2]109-138。不過,辛德勇的論證卻是以《史記》的記載為圭臬,以此邏輯,《趙正書》所記述的“胡亥奉詔繼位非陰謀奪位”“趙高被章邯誅殺而非死于子嬰之手”等與《史記》記載相悖事件自然是“淺陋的”“荒謬的”。但假若不以《史記》的記載為前置條件,那么《趙正書》所記述的與《史記》記載相悖事件似乎說不上是“淺陋的”“荒謬的”,更談不上是“托古言事”的寓言。當然,《趙正書》的書寫風格顯示它是一種與史書不同的一類著述。通觀《趙正書》全文,其敘事是圍繞著“臣下對君主盡忠,君主不聽諫而亡”這一主題進行的,有說教的意味。在敘事過程中,部分內容表現出其不合理的一面,如《趙正書》與《史記·李斯列傳》均有李斯獄中自陳“七宗罪”上書,其中一處《趙正書》寫到:“地非不足也,北弛胡幕,南入定巴蜀,入南海,擊大越,非欲有其王以見秦之強?”[9]192《史記·李斯列傳》則表述為:“地非不廣,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見秦之強。”[1]2561兩相比較,《史記》的記載較為合理。因為所謂的“入定巴蜀”,據《史記·秦本紀》,蜀之滅,事在秦惠王九年,乃秦將司馬錯所為[1]207,早于秦統(tǒng)一六國近百年,并非是李斯的功勞,《趙正書》的表述明顯有超越史實的夸張成分。像這種表述在《趙正書》中還有幾處,限于文章篇幅、結構不便在此一一列出。不過,幾處超越史實的夸張文辭,從風格來看其實更貼近于“縱橫家言”⑤,與那種為追求藝術感染力而故意忽略材料真實性的“小說筆法”還有段距離。因此,《趙正書》是否屬于“小說家言”有待商榷。另外,即便如某些學者所認為的《趙正書》屬于“小說家言”,其史料價值恐怕也不能完全否定。如班固雖然對“小說家”以“淺薄、非古語、依托”等語概括,但對屬于“小說家”的《周考》的注解是“考周事也”;對《青史子》的注解是“古史官記事也”[6]1744,明顯是把《周考》《青史子》作為信史看待。又如被認為是漢代以前“小說家”的《燕丹子》[10]1-35,講述的是燕太子丹派遣荊軻刺秦王故事,雖然在材料取舍、人物塑造等方面與《史記》記載不同,但并沒有偏離基本的歷史事實。那么,以此類比,即使《趙正書》為“小說家言”,其所述諸多歷史事件也未必為虛妄。

        因而,《趙正書》是否為“小說家言”與其能否作為認識秦末歷史的“寶貴新史料”似乎并沒有最直接的聯系,《趙正書》“為我們認識秦朝這段歷史提供了一個新的文本”這一判斷是恰當的。

        二、司馬遷秦史書寫中的“文本控制”

        誠如《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叁)》整理小組言:“在一些重大史事的記載上,《趙正書》與《史記》差異很大,例如說秦二世胡亥之繼位是由秦始皇死前認可,而非李斯、趙高等人密謀篡改遺詔??梢婈P于秦末歷史,漢初已有不同版本的記述流傳,《史記》所取只是其中之一,《趙正書》又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新史料?!盵9]187《趙正書》的相關記載確實拓寬了我們對秦末歷史的認知,但歷史的真相只有一個,對于《趙正書》與《史記》異質性記載,孰是孰非,從現有的證據來看很難有個確切的判斷。不過,《趙正書》的發(fā)現卻為我們檢討司馬遷秦史書寫中的“文本控制”提供了一個契機。

        所謂“文本控制”就是文本的鈔編者對多元資料來源進行整合,從而形成統(tǒng)一的文本敘事。司馬遷在秦史的書寫過程中面對著多元的文本來源,既有《秦記》這樣的官方史料,也有“百家雜語”,如《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其中很多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史料,且功能與語言風格各異。對這些文本,雖然司馬遷自己說是“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1]3300,但我們看司馬遷《史記》相關篇章的書寫,并不是資料的簡單串聯,而是匠心獨運地整理與構建,通過文本控制方式駕馭多元資料來源。對此,有學者通過比讀《史記》及其史料來源的方式,概括了司馬遷文本控制的四種方式:改筆、留白、補筆、綴合,認為通過這四種處理方式,作為“鈔者”的司馬遷成功駕馭了多元史料來源[11]。而我們通過《趙正書》也可看到司馬遷文本控制的痕跡?!囤w正書》與《史記·李斯列傳》均載有李斯獄中自述“七宗罪”上書,內容基本相同,但言辭有差異,為便于比較,現抄錄于下:

        《趙正書》載李斯獄中上書:

        斯且死,故上書曰:“……臣為秦相卅余歲矣,逮秦之狹而王之約。始時,秦地方不過數百里,兵不過數萬人。臣謹悉意壹智,陰行謀臣,赍之金玉,使游諸侯。而陰修甲兵,兵飭斗士,尊大臣,盈其爵祿,故終以脅韓而弱魏,又破趙而夷燕代,平齊楚,破屠其民,盡滅其國而虜其王,立秦為天子者,吾罪一矣。地非不足也,北馳胡幕,南入定巴蜀,入南海,擊大越,非欲有其王,以見秦之強者,吾罪二矣。尊大臣,盈其爵祿,以固其身者,吾罪三矣。更刻畫斗桶,度量壹,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者,吾罪四矣。立社稷,修宗廟,以明主之賢者,吾罪五矣。治馳道,興游觀,以見王之得志者,吾罪六矣。緩刑罰而薄賦斂,以見主之德,眾其惠,故萬民戴主,至死不忘者,吾罪七矣?!盵9]192

        《史記·李斯列傳》載李斯獄中上書:

        李斯乃從獄中上書曰:“臣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之地狹隘,先王之時秦地不過千里,兵數十萬。臣盡薄材,謹奉法令,陰行謀臣,資之金玉,使游說諸侯,陰修甲兵,飾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祿,故終以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六國,虜其王,立秦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廣,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見秦之強。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親。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廟,以明主之賢。罪四矣。更克畫,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罪五矣。治馳道,興游觀,以見主之得意。罪六矣。緩刑罰,薄賦斂,以遂主得眾之心,萬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盵1]2561

        通過對讀,《趙正書》與《史記·李斯列傳》中李斯上書當有一共同史料來源或為前后承用關系,但《趙正書》更接近原始史料或本身便是原始史料,理由有二:一是《趙正書》與《史記·李斯列傳》中都有李斯為相三十年的表述,事實上我們從《秦始皇本紀》的記載可知,秦始皇二十六年時李斯的官職是廷尉,秦始皇二十八年瑯琊石刻上李斯身份是卿[1]239-246。這個為相三十年用法明顯有夸大不實成分,但這種夸大不實的表述方式在《趙正書》李斯上書中數見,風格一致,而出現在《史記·李斯列傳》中顯得極不協調,當是司馬遷改筆時遺漏所致。二是對秦始皇的稱呼,成書于西漢早期的《趙正書》通篇稱秦始皇為“王”,很符合當時的情況。在西漢時期很多人不承認秦王朝的正統(tǒng)地位,不稱秦始皇為“帝”而稱“王”,如賈誼《過秦論》對秦始皇的描述是“秦王懷貪鄙之心”“秦王足己而不問”[1]278。但《史記·李斯列傳》李斯獄中上書稱秦始皇為“先王”顯然于理不通,因為司馬遷此處是作為一個職業(yè)史官在書寫前史,遣詞用句必須要立足于當時的時空背景,李斯面對秦二世稱“先王”而不稱“先帝”顯然是司馬遷的一個疏忽。實際上這種疏忽在《史記》其他地方也偶有出現,如《史記·呂不韋列傳》的紀年敘事基本以“始皇某年”進行,如“始皇九年”“始皇十九年”,但中間卻突然出現“秦王十年”[1]2512,應當是司馬遷在摘抄史料時忘記改筆。因此,兩相比較,《趙正書》中的李斯獄中上書當是《史記》李斯獄中上書的上位材料。

        雖然有所疏漏,但司馬遷的文本控制還是非常成功的。首先,《史記》的表述不似《趙正書》那樣夸張脫離歷史實際。如《趙正書》中李斯為襯托自己的大功勞,將自己始相秦時秦的領土、兵員描述得過于不堪,“秦地方不過數百里,兵不過數萬人”。實際上,李斯在入秦前,秦已擁有關中、隴西、上郡、河東、巴、蜀、漢中、南郡等地[1]2542,非“數百里”所能涵蓋;四處征戰(zhàn),也遠非數萬兵力所能承受。相較之下,《史記》所描述的“秦地不過千里,兵數十萬”就比較符合歷史實際。其次,《史記》的表述更為簡潔、文意更為暢通。如《趙正書》述第七宗罪“緩刑罰而薄賦斂,以見主之德,眾其惠,故萬民戴主,至死不忘者,吾罪七矣”,《史記》的表述為“緩刑罰,薄賦斂,以遂主得眾之心,萬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除了個別字的增減外,《史記》最大的改動是將“以見主之德,眾其惠”改為“以遂主得眾之心”。這一改動恰到好處,因為“緩刑罰,薄賦斂”作為一種德政,實施的結果是“眾其惠”,是不言自明的,用“見主之德,眾其惠”再表述出來顯得拖泥帶水,而替換為“以遂主得眾之心”,卻可以在巧妙的將“緩刑罰,薄賦斂”作用表現出來的同時又能無縫銜接后面的“萬民戴主,死而不忘”,可謂是精工細密。最后,在不傷文意的情況下去除一些字詞,如將“吾罪一矣、吾罪二矣……”的“吾”去除,使語句表達更具緊湊性。

        通過文本控制,司馬遷將李斯獄中“七宗罪”上書改造為較為合理的衍生型文本,而《趙正書》也讓我們切實認識到司馬遷史書創(chuàng)作中對“百家雜語”的選用及改造。不過,作為文本生成者的司馬遷對多元史料的整合并非是無障礙的,許多地方難以做到圓融,從而會留下一些“失控的文本”,而這些“失控的文本”更有利于我們認識司馬遷的秦史書寫。

        三、司馬遷秦史書寫中的“文本失控”現象

        “文本失控”是指:“文本的編鈔者在整合多元文本來源,或嘗試將某種意識形態(tài)植入既有文本的過程,往往難以真正彌合異質性文本的內在張力,文本常呈現割裂、重復、冗余、突兀、矛盾等多種失序現象,對于編鈔者而言,文本處于不同程度的‘失控’狀態(tài)?!盵11]司馬遷的秦史書寫中存在多處“文本失控”現象,其中一些矛盾的記載最具代表性,現摭取二例于下:

        例一,秦始皇生父。對于秦始皇的生父,《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為:“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于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1]223而《史記·呂不韋列傳》的記載是:“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悅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yè)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盵1]2508據《秦始皇本紀》,秦始皇的生父是莊襄王,而據《呂不韋列傳》,秦始皇的生父是呂不韋,且秦始皇是經他的母親懷孕十二個月才降生。

        例二,楚國最后階段的記述。關于楚王負芻被俘時間及楚國滅亡時間,《史記·六國年表》記載為:“(始皇二十三年)王翦、蒙武擊破楚軍,殺其將項燕;(始皇二十四年)王翦、蒙武破楚,虜其王負芻?!盵1]756《史記·楚世家》載為:“四年(始皇二十三年),秦將王翦破我軍于蘄,而殺將軍項燕。五年(始皇二十四年)秦將王翦、蒙武遂破楚國,虜楚王負芻。”[1]1737《史記·蒙恬列傳》載云:“始皇二十三年,蒙武為秦裨將軍,與王翦攻楚,大破之,殺項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虜楚王。”[1]2565《史記》的這幾處記載一致,即:始皇二十三年,破楚,殺楚將項燕;始皇二十四年,虜楚王負芻,楚滅。但《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卻與此有抵牾:“二十三年,秦王復召王翦,強起之,使將擊荊。取陳以南至平輿,虜荊王。秦王游至郢陳。荊將項燕立昌平君為荊王,反秦于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荊,破荊軍,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1]234據《秦始皇本紀》的記載,楚王被俘是在始皇二十三年而非始皇二十四年;楚將項燕死于始皇二十四年而非二十三年,與《六國年表》等的記載在時間順序上是顛倒的。

        以上所舉二例屬于典型的“文本失控”現象。例一中,《呂不韋列傳》的記載頗具故事性,多數人持懷疑態(tài)度,有學者分析應是有人想極力貶低秦始皇出身,意圖將其從秦國王族的血統(tǒng)中踢出去而編造的謠言[12]8。但目前還缺少有力的證據證明《呂不韋列傳》所載為偽。至于例二,依據《睡虎地秦墓竹簡·編年記》的記載“廿三年,興,攻荊,□□守陽□死。四月,昌文君死。【廿四年】,□□□王□□。”[13]7似乎《秦始皇本紀》違背了歷史事實,因為如若是在始皇二十三年虜楚王負芻,沒有理由在這一年只記楚大臣昌文君死而不將這件大事記載下來。而“【廿四年】,□□□王□□”的記載,雖然缺字嚴重,但上下文聯系,應該表述的是始皇二十四年虜楚王負芻事件。睡虎地四號墓出土的兩枚書信木牘對此可予證明,木牘信講述的是:名叫黑夫和驚的兄弟二人于二月辛巳給家人去信,說他們正在參加淮陽戰(zhàn)役,戰(zhàn)事激烈,但財用匱乏,需要寄送錢、衣[14]629。“二月辛巳”,據黃盛璋考證,為秦始皇二十四年二月十九日,秦始皇二十二年、二十三年皆無辛巳日[15]。由此可知,在始皇二十四年二月十九日,秦軍還未攻陷楚國都壽春,自然不可能發(fā)生始皇二十三年虜獲楚王負芻事件。

        真相的求得固然重要,但造成真相迷失的原因更值得關注。那么,造成前述“文本失控”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司馬遷對同一件事的書寫所依據的材料的不同。司馬遷的秦史書寫所依據的最有價值的史料是秦國國史《秦記》,但《秦記》“不載日月,其文略不具”[1]686。因此,對一些歷史事件的敘述就要借助其他的記載,甚至是“放失舊聞”[6]2735。前面提到的李斯獄中“七宗罪”上書,有學者就認為非官方記錄,而是后人托名創(chuàng)作[16]30。但是一些記載和傳說過于駁雜,在整合的過程中必須要有所揚棄,“擇其言優(yōu)雅者”[1]48便成為司馬遷的一個基本鈔錄原則。所謂“擇其言優(yōu)雅者”就是盡量選取可靠可信的記載,當然“言優(yōu)雅者”是基于司馬遷在占有大量史料基礎上所做出的的判定,《史記》許多記載確實做到了信而有征,班固稱述司馬遷“有良史之才……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善,故謂之實錄”[6]2738,對其評價極高。但是“言優(yōu)雅者”是否就是歷史事實,前面所舉例二“楚國最后階段的記述”已經對此做出了很好的詮釋,而接下來的一則出土文獻記載更具說明性。2017年出版的《岳麓書院藏秦簡(伍)》中有這樣一則材料:

        廿六年四月己卯,丞相臣狀、臣綰受制相(湘)山上:自吾以天下已並,親撫晦(海)內,南至蒼梧,淩涉洞庭之水,登相(湘)山、屏山,其樹木野美,望駱翠山以南樹木□見亦美,其皆禁勿伐。臣狀、臣綰請:其禁樹木盡如禁苑樹木,而令蒼梧謹明為駱翠山以南所封刊。制曰:可。[17]57-58

        簡文中的“廿六”,原簡“六”字形是殘缺的,整理者認為“六”也可能是“八”之誤[17]76。而查閱相關歷書,秦始皇二十八年四月確有“己卯”日[18]224,因此“六”為“八”之說可從。這條簡文和《秦始皇本紀》相關記載相左:

        (二十八年)始皇還……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風,幾不得渡。上問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庇谑鞘蓟蚀笈剐掏饺私苑ハ嫔綐?,赭其山。[1]248

        據《秦始皇本紀》,秦始皇因大風不得渡湘水,懷疑是湘水女神作怪,大怒,讓三千刑徒伐光湘山上的樹,與岳麓簡文記載的秦始皇因湘山樹美而加以保護的行為完全相反。兩相比較,岳麓簡記載較為可信。因為岳麓簡文鈔錄自秦始皇制書,屬于官文書,并且以律令的形式呈現,其史料來源更具權威性。且秦始皇東巡的主要目的是宣示秦德,因不得渡江便伐光湘山樹有違東巡目的?!肚厥蓟时炯o》記載的“赭湘山”事件明顯有貶損秦始皇的意思,當是“抑秦”觀念的反映。而司馬遷是在沒有見到真實記載的情況下抑或是在“繼春秋”[1]3296志向的主導下將秦始皇“赭湘山”事件鈔錄進《秦始皇本紀》,現在已無法考證,但由此卻可證明司馬遷所擇“言優(yōu)雅者”未必可靠。

        回看前舉二例之所以會發(fā)生“文本失控”現象,主要是因為司馬遷所依據材料的不同。一些衍生型文本依據的是秦國的官方史書《秦記》等,如《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的出身,《六國年表》《楚世家》《蒙恬列傳》記載的楚國最后階段。這些衍生型文本有個共同的特征就是記述簡略。一些衍生型文本則依據的是“言優(yōu)雅者”,如《呂不韋列傳》記載的秦始皇出身,《秦始皇本紀》記載的楚國最后階段。這些衍生型文本也有個共同特征,就是記述詳細,體現的是司馬遷對文本的構建。而在構建的過程中,司馬遷或由于疏漏、或由于價值導向造成衍生型文本間的矛盾現象,使生成文本處于“失控”狀態(tài),而歷史的真相或許就掩蓋在這個“失控”狀態(tài)之下,包括《趙正書》的相關記載。那么,包括《趙正書》在內的一些出土文獻材料,我們便不能簡單地以文獻性質而否定其史料價值,還要結合時代背景、文化心理等因素作綜合考察。從這個角度而言,對于司馬遷的秦史書寫,我們還需再評價。

        注釋:

        ① 趙化成:《〈趙正書〉與〈史記〉相關記載異同之比較》,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299-302頁;王子今:《論〈趙正書〉言“秦王”“出游天下”》,《魯東大學學報》,2016年第3期:54-59;陳侃理:《〈史記〉與〈趙正書〉——歷史記憶的戰(zhàn)爭》,日本中國史學會編:《中國史學》第26輯,朋友書店2016年版,第25-38頁;曾磊:《試談〈史記·李斯列傳〉與〈趙正書〉對李斯形象的塑造》,《古代文明》2018年第1期:89-94;高中正:《〈趙正書〉與西漢前期的秦末記憶》,《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8年第2期:171-176。

        ②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益陽市文物處:《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九號井發(fā)掘簡報》,《文物》2016年第5期:32-48;馬瑞鴻:《秦二世胡亥繼位說考辨》,《文化學刊》2017年第7期:231-234;鶴間和幸著,楊振紅、單印飛譯:《始皇帝:秦始皇和他生活的時代》,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版,第169-170頁。

        ③ 孫家洲:《兔子山遺址出土〈秦二世元年文書〉與〈史記〉紀事抵牾釋解》,《湖南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17-20;辛德勇:《生死秦始皇》,中華書局2019年版,第72頁。

        ④ 陳侃理:《〈史記〉與〈趙正書〉——歷史記憶的戰(zhàn)爭》,日本中國史學會編:《中國史學》第26輯,朋友書店2016年版,第26頁;辛德勇:《生死秦始皇》,中華書局2019年版,第138頁。

        ⑤ 縱橫家為打動對方,往往會危言聳聽,在所說的時間、地點、數量等項目上有所變動。

        猜你喜歡
        文本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重點:論述類文本閱讀
        重點:實用類文本閱讀
        初中群文閱讀的文本選擇及組織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2
        作為“文本鏈”的元電影
        藝術評論(2020年3期)2020-02-06 06:29:22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文化傳承與理解”離不開對具體文本的解讀與把握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電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從背景出發(fā)還是從文本出發(fā)
        語文知識(2015年11期)2015-02-28 22:01:59
        日本办公室三级在线看| 女人夜夜春高潮爽a∨片传媒| 国产精选免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成人av毛片免费大全|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日本一区免费喷水| 国产一级内射一片视频免费 |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久久久精品人妻久久影视| 欧美视频九九一区二区| 免费人成网在线观看品观网| 日本精品女优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 99久久综合九九亚洲| 日韩产的人妻av在线网| 日本韩国男男作爱gaywww|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小说 | 蜜桃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18禁止进入1000部高潮网站|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无码|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女同| 99蜜桃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av激情久久精品人| 久草视频在线手机免费看| 中文无码日韩欧|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信息| 亚洲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 狠狠摸狠狠澡| 巨熟乳波霸若妻在线播放| 一片内射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三级特黄60分钟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色播 | 精品亚洲日韩国产一二三区亚洲| 精品蜜桃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产精品_国产精品毛片| 国产95在线 | 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