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從古至今,不同的教師對于“教學”的詮釋各有不同,而我想用“若烹小鮮”一詞來形容。此句出自《道德經(jīng)》“治大國,若烹小鮮”。治國可以用烹飪比喻,需要掌握火候,油鹽醬醋料要恰到好處,不能過頭,也不能缺位。教學也如是,需要教師這位“大廚”懂得關(guān)注每一個學習者,推動扶持適時適度。
“細火慢燉”讓教學恒溫不減
溫暖的教學應尊重幼兒的感受、全力支持幼兒的想法,讓幼兒盡力感受生活。
案例1:大班的教室里多了一個“奇怪”的大箱子,里面的裝置像極了孵蛋機。這個裝置真能孵蛋嗎?怎么才能孵出蛋呢?要買什么蛋來孵呢?……幼兒的好奇心達到了頂峰。教師梳理幼兒的問題,鼓勵幼兒收集資料:孵蛋前要做什么準備?孵出蛋需要多少天?整個過程要注意什么?……幼兒努力收集各項資料。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幼兒發(fā)現(xiàn)不同種類的蛋需要的孵化時間是不同的、孵蛋的每個時間段溫度是不一樣的……在資料的幫助下,幼兒開始了孵蛋實驗,當看到小雞破殼而出時,幼兒不禁興奮地尖叫起來。
案例里的教師就像一名有經(jīng)驗的“大廚”,細細品味育人價值,讀懂了幼兒的困惑。指導過程中,教師不急不躁,給予了幼兒溫暖的支持,“細火慢燉”出了教學的真諦。
“加鮮入味”讓教學有滋有味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教育來生活。溫暖的教學,是教師要了解生活對于幼兒的意義,不再僅追求學會生活技能,還幫助幼兒在生活中親身體驗,從而學會規(guī)劃生活、知曉生活的意義、建立生活的信念。
案例2:大班幼兒每次使用盥洗室的紙巾時,紙巾都會隨著抽拉掉落在地。幼兒找到教師尋求幫助。教師說:“一直掉下來的確挺麻煩,你們商量一下,想一想解決的辦法。”于是幼兒圍成一群,像模像樣地商量、實踐起來。用膠水還是雙面膠?試試用透明膠?把紙巾扎起來?……幼兒“各顯神通”,體驗到了“靠自己”的成就感。有了一次成功的體驗后,幼兒開始“操心”更多班級事務,動腦筋解決了更多問題。
生活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激發(fā)生命活力、積極向上的過程。案例中教師積極觀察、欣賞并融入幼兒,讓幼兒與自我、同伴、環(huán)境相互作用,獲得的生活經(jīng)驗和形成的生活態(tài)度,將為他們未來成長、生活幸福、自我建構(gòu)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的智慧教學就像廚師烹飪過程中的“加鮮入味”,恰到好處、循序漸進,讓教學更加有滋有味。
“取其精華”讓教學溫暖升級
溫暖的教學是教師要把握良好的教育契機,運用教學智慧、教學情感,讓幼兒懂得與人為善,懂得表達共情。
案例3:疫情防控期間,由于不能聚集,師幼想要一起慶祝兒童節(jié)的想法很難實現(xiàn)。幼兒知道后都很失望。為了滿足幼兒的愿望,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如何在線上慶祝兒童節(jié)。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制作了兒童節(jié)禮物、錄制了祝福視頻,還聯(lián)系了快遞員叔叔,將一份份禮物寄到了同伴的家……
好的廚師要懂得取食材之精華,也要有取其精華的烹飪功底。聰明的教師亦是如此。教師把握住珍貴的教學契機,用智慧的教學方式使幼兒在特殊時期獲得了積極的社會情感體驗。教師的支持策略是溫暖的,師幼之間傳遞的愛意也是溫暖的。
細微中見真情,平凡中出真諦?!凹毣鹇裏酢睂τ變旱姆e極回應,讓教學恒溫不減;“加鮮入味”給幼兒成長機會,讓教學有滋有味;“取其精華”化困難為愛的力量,讓教學溫暖升級??芍^是“治大國若烹小鮮,暖教學潤物無聲”。
責任編輯:陳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