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若琦
探討老人長壽的因素,家人都說勤勞是一個重要因素。老人手腳勤快、干凈利索,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耕種勞作、收拾家務(wù),成了老人一生的每日必做“功課”,也成為老人一生不變不棄的習(xí)慣?!盎钜惶旄梢惶?,不能做吃等死。給家里做點(diǎn)事,也給兒孫做個榜樣,我身體好了,他們不操心費(fèi)力。”侯天耀老人樂呵呵地說。
多年來侯天耀早起習(xí)慣一直未改,每天五點(diǎn)鐘準(zhǔn)時起床,忙活自家的菜園、收拾屋子、做一日三餐。天天如此,一生不輟。即便已逾百歲高齡,老人依然勤快,洗衣服、撿碗筷。夏天的時候還要到處走走,沐浴陽光、說說笑笑,鄰居都說他是“活神仙”。
侯喜鳳告訴筆者,老人生活起居特別有規(guī)律。早起、早睡、中午午覺,睡得快睡得香,老人一直有精神頭。老人告訴筆者:“我睡前啥也不想。活這么大歲數(shù),知足。都成熟透的瓜了,哪一天瓜熟蒂落都是正常的。我是過一天少一天,活一天就清靜、開心?!崩先艘呀?jīng)看淡了生死。
在飲食上,老人一直都是粗茶淡飯,肉吃的不多。一頓三餐樂吃青菜,菜中稍放點(diǎn)兒鹽。從年輕到年老,老人每餐辣椒、蒜不能少。蒜切成蒜末,放點(diǎn)醬油和香油;辣椒蒸熟了吃,這讓老人一直有好的胃口。
老人一生都喜歡吃山野菜,孩子們經(jīng)常在市場上買老人愛吃的柳蒿芽、婆婆丁、刺五加葉和刺嫩芽等。據(jù)侯喜鳳介紹,老人嘴不饞,好賴不挑,吃好就行,從不暴飲暴食,也不浪費(fèi)一粒糧食?;蛟S簡樸惜福知足節(jié)制,讓老人長壽。
侯喜鳳告訴筆者,老人一輩子心善、扶貧濟(jì)困,毫不吝惜自己財物,看到鄰居、親友有困難就熱情相幫,也不求回報。早年災(zāi)荒,看到鄰居家孩子餓,他就把自家的糧食“偷”出來送給別的孩子吃,而自家的孩子也挨著餓。碰到委屈、困難,他都一笑而過,不后悔,不發(fā)怒。熱情、陽光、善良,讓老人活得坦坦蕩蕩、安然自在。
讓子女和鄰居敬佩的是,老人從不占任何人的便宜。他認(rèn)為吃虧就是占便宜。一輩子寬容、忍耐、甘愿吃虧,才修成了這樣的福德。
筆者到老人家采訪,看到室內(nèi)陽光明媚、和氣滿堂。老人就是家族的“寶”,看著、哄著、供著、呵護(hù)著,兒女都圍著老人轉(zhuǎn)。說話都平心靜氣,笑聲不時傳來,足可稱得上喜慶祥和之家。
老人非常念舊,天天念叨好幾十年前的事,說親人、說伙伴、說家鄉(xiāng),老人總有數(shù)不完的回憶。盡管女兒都聽了成千上萬遍,但為了讓老人高興,孩子們還是圍坐在老人身邊,側(cè)耳傾聽,還不時露出關(guān)注、高興的表情,老人也是笑得合不攏嘴。
活到這個年紀(jì),老人思路卻更加清晰,常常囑咐兒女晚輩出入注意安全?!澳銈兌计桨参也拍馨残幕钕氯?。你們再困難也要抱成團(tuán),互相幫襯,有什么困難都能挺過去?!眱号磔叧闪死先说淖畲鬆肯怠?/p>
老人的穿著很鮮艷,咋喜慶咋艷麗咋穿。筆者問老人為什么,老人說年輕時候條件差,很少穿新衣,如今到老了,掉進(jìn)福堆兒里了,想咋穿就咋穿,就要這份好心情。
侯天耀說,自己很幸福,每天都被子女們“寵愛”著。孩子們知道他牙咬不動了,每天的食物都會切得碎一些,煮得爛一點(diǎn);天氣好了,還會開車帶他出去看看、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