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翠,林 昊,武萍萍,張雅麗,任 建,徐 婷,董國玉,宰國田
(南通大學附屬南京江北醫(yī)院 a.內(nèi)分泌科;b.普外科,江蘇 南京 210048)
近30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增加,目前我國18歲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為12.8%[1]。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占總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2]。糖尿病腎臟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最令人憂心的慢性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3],以腎小球基底膜增厚、腎小管和腎間質(zhì)纖維化為主要病理表現(xiàn)[4]。臨床表現(xiàn)為尿蛋白增多和腎功能下降(腎小球濾過率降低)[5],最終可引起腎功能衰竭,進而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我國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DKD,DKD已成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及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5-7],且DKD已超過腎小球腎炎成為我國住院患者慢性腎臟病的首要病因[8]。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及預防DKD至關重要。研究顯示,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為反應性血管損傷性氨基酸[9],長期高Hcy可引起血管內(nèi)皮細胞受損,從而引起微血管疾病的發(fā)生[10-11]。研究表明,高Hcy血癥除了可作為腎功能損害的標志外,還可能在早期腎損傷中發(fā)揮致病作用[9-11]。本研究以南京江北醫(yī)院306例T2DM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高Hcy血癥與T2DM患者早期DKD的關系,以期及時干預,延緩疾病進展。
1.1病例選擇 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選取南京江北醫(yī)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收住的T2DM患者306例。納入標準:①年齡≥18 歲;②符合T2DM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伴有急慢性感染者; ②糖尿病急性代謝紊亂并發(fā)癥者;③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④惡性腫瘤患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根據(jù)有無早期DKD分為單純T2DM組(n=252)和早期DKD組(n=54)。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簽署告知書。
1.2方法 由內(nèi)分泌科醫(yī)生詳細問診以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糖尿病病程等基本信息,目前吸煙、飲酒情況,高血壓、腦梗死、心臟病等既往病史。測定所有研究對象的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身高、體重,并計算體質(zhì)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 BMI),BMI = 體重(kg) /身高(m2) 。所有研究對象均需空腹8 h以上,次日清晨采集肘前靜脈血,采集1 h內(nèi)立即進行低溫離心,送至實驗室進行檢測。需檢測的生化指標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cy, 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AU-5821 Chemistry System, Beckman, USA)檢測TG、TC、HDL-C、LDL-C。FPG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AU-5821 Chemistry System, Beckman, USA)。Hcy使用酶循環(huán)法檢測(AU-5821 Chemistry System, Beckman, USA)。取清晨中斷尿利用免疫比濁法(AU-5821 Chemistry System, Beckman, USA)檢測尿微量白蛋白,利用氧化酶法(AU-5821 Chemistry System, Beckman, USA)檢測尿肌酐,計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 creatine ratio,UACR)。
早期DKD定義為UACR為30~300 mg/g[12-13]。血清Hcy > 15 μmol/L定義為高Hcy血癥[14]。
2.1一般資料和實驗室資料 單純T2DM組252例,早期DKD組54例,T2DM患者的DKD患病率為17.6%。與單純T2DM組相比,早期DKD組年齡較大、糖尿病病程較長、Hcy水平較高、高Hcy血癥和高血壓占比較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和實驗室資料比較
2.2Logistic回歸分析 以 DKD為應變量(賦值:否=0,是=1),以高Hcy血癥(賦值:否=0,是=1)、Hcy(賦值:實測值)、糖尿病病程(賦值:實測值)、年齡(賦值:實測值)、高血壓病史(賦值:否=0,是=1)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高Hcy血癥、Hcy水平越高、糖尿病病程越長增加T2DM患者早期DKD患病風險,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T2DM患者早期DKD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Hcy是一種含硫氨基酸,主要來源于蛋氨酸,主要在腎臟和肝臟中合成, 70%在腎臟中代謝清除。隨著研究的深入,Hcy被發(fā)現(xiàn)是T2DM患者DKD的早期預測因子及疾病進展的獨立危險因素[15-19]。 Hcy可能通過誘導氧化應激直接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促進血小板黏附與聚集、促進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誘導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激損害腎臟足細胞、刺激腎臟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的表達等途徑加重腎功能衰竭,另外當腎功能減退后可引起腎臟細胞代謝異常,使與Hcy代謝相關的酶表達降低,Hcy水平進行性增加,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使患者病情不斷進展,嚴重影響預后[6, 20]。一項meat分析顯示Hcy水平與DKD患病風險及嚴重程度相關,大量蛋白尿患者Hcy水平高于微量蛋白尿及無蛋白尿患者,且微量蛋白尿患者Hcy水平高于無蛋白尿患者[21]。李圣琦等[17]研究發(fā)現(xiàn),與單純T2DM患者相比,合并DKD者Hcy水平更高,且Hcy與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正相關。另一項納入1 107例中國T2DM住院患者的病例對照研究顯示,Hcy水平每增加5 μmol/L,DKD的患病風險增加約4倍[18]。目前國內(nèi)較多研究顯示,早期DKD患者體內(nèi)Hcy水平顯著高于T2DM患者,提示 Hcy可作為早期DKD的預測因子[22-24], 但關于高Hcy血癥與T2DM早期DKD患病風險相關性研究尚少。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早期DKD組Hcy水平高于單純T2DM組(P<0.05),相較于單純T2DM患者,高Hcy血癥者早期DKD患病風險顯著增加5.361倍左右(OR: 6.361, 95%CI: 3.043-13.296,P<0.05),并且患病風險與Hcy水平呈劑量-反應關系,Hcy水平每增加1 μmol/L,早期DKD患病風險增加14.1%左右(OR: 1.141, 95%CI: 1.061-1.227,P<0.05),與 Li等[25]研究結(jié)果相似。一項納入183例中國T2DM患者的橫斷面研究顯示,早期DKD患者Hcy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且Hcy超過13.3 μmol/L者早期DKD患病風險增加67%左右,Hcy每增加4 μmol/L,早期DKD患病風險增加15%左右。高Hcy血癥對早期DKD患病風險略有差異,這可能與種族差異及高Hcy血癥定義不同有關。此外本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病程與早期DKD患病風險增高有關,與Wu等[5]研究基本一致,并進一步發(fā)現(xiàn)病程與早期DKD患病風險之間亦存在劑量-反應關系,糖尿病病程每增加1年,早期DKD患病風險增加6.6%左右(OR: 1.066, 95%CI: 1.012-1.123,P<0.05)。
然而,本研究尚存在不足:①雖然本研究納入的早期DKD組均為3~6個月內(nèi)排除感染或應激等情況下,UACR檢測結(jié)果3次中有2次達到或超出臨界值,診斷真實可靠,但是樣本量較小,未來可進一步擴大樣本量;②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研究,未來需進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③本研究中Hcy與UACR均采取單次測量值,可能存在偏差,后續(xù)可進行多次測量以減少偏差。
綜上所述,T2DM患者高Hcy血癥顯著增加早期DKD患病風險,且Hcy水平與早期DKD患病風險增加呈劑量-反應關系。因此,對于T2DM患者,應規(guī)律監(jiān)測并嚴格控制Hcy水平,以預防早期DKD的發(fā)生及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