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菲
在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是重中之重。而在小學階段,不管是英語詞匯的掌握,或是英語語感的養(yǎng)成,都離不開英語閱讀。良好的英語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有助于小學生英語學習,培養(yǎng)其自主思維能力。在新世紀,英語閱讀教學已是我國英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題。針對目前的英語教學狀況,培養(yǎng)英語閱讀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快速準確地完成有關的練習,就必須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持續(xù)的提升。
小學生英語最關鍵的是要做好閱讀和聽寫的練習,了解每個詞匯的具體意義,并掌握其具體的使用方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能力。目前,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老師往往會忽視對文本教育的研究,導致一些學生在英語閱讀上的欠缺,直接造成了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下降,英語水平?jīng)]有得到很好的提高,英語技能也無法有效提升。由于閱讀教學未能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致使部分學生對英語閱讀產(chǎn)生反感,放棄了英語學習。如今,英語已成為國際的交流工具,小學生若不能掌握英語,將會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小學階段,我們要把重點放在英語課本上。
眾所周知,只有掌握英語詞匯,才能使英語閱讀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注重詞匯的堆積,要從全局出發(fā),使學生掌握語篇的理解。尤其是在小學,由于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差,在學習中缺乏自主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做好英語教學的“引路人”,要對教學策略、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進行深入探討,將教學中的句子、語法、詞匯等內(nèi)容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掌握文章內(nèi)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英語非本民族語,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缺少有利的語言環(huán)境。任何一種語言都與本國特有的文化背景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英語也是一樣。由于英語環(huán)境的匱乏,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更多地關注對學生進行文本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文化背景的滲透,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不能充分發(fā)揮其主體性和主動性。
在我國義務教育英語發(fā)展的進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激發(fā)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使其更好地掌握多種教學方式。目前,大多數(shù)英語學校所教授的教材都是以閱讀教材為主,很難與之相適應,因此很容易造成教材使用效果不佳,從而影響到小學英語課堂的閱讀質(zhì)量。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目前市面上能夠完全滿足學生需要的課外讀物數(shù)量非常少,而且學校教材的種類也比較單一,閱讀范圍的局限、視野的狹隘、學習效率的低下,導致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下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不能包辦所有的教學工作,如教新單詞、教語法、評課練習,唯恐學生不能完全理解,就把知識灌輸?shù)綄W生身上。老師要正確定位自身,做一個教學的引導者,要給出方法,運用何種方式,“激趣”成功;如何運用圖片,結合語境,猜出文章含義;如何解決、突破重點難點;如何設計練習,鞏固學習成績,擴大知識面。老師們需要思考的就是這些問題。
練習的設計要分步驟進行,由簡單到困難。練習的設計要考慮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消化能力。練習的難度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的練習可以使每一個人都參與其中,所以練習的設計是很關鍵的。在初學者的閱讀中,設計一些簡單易懂的練習可以使學生獲得滿意的感覺,并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掌握了文章的主旨之后,再進行具有挑戰(zhàn)性的拓展練習,可以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情境教學是一種非常適用于小學生的教學方法。運用生動、細致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能從直觀的感覺中獲得知識,與學生的形象思維特征相一致。多媒體技術在構建課堂教學環(huán)境方面有著其他方法所不能及的優(yōu)越性。它能運用各種可視化的表現(xiàn)形式,將文字、圖片和動態(tài)相結合;通過視頻和其他形式的展示,創(chuàng)造一個更有活力的閱讀情境,使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得到提高,并創(chuàng)造出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老師可以通過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來展示關于Protect the Earth的細節(jié)。從沙塵暴等方面來判斷,我國的環(huán)境污染狀況十分嚴重。通過大量的白色污染,說明了使用塑膠產(chǎn)品所帶來的危險。在可視化的接口上,可以看到“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等閱讀內(nèi)容,圖文并茂。在視頻中,可以通過暫停來調(diào)節(jié)視頻的速度,重點英語單詞、短語和句子,會在停頓后用醒目的方法加以標注,以增強記憶能力。例如“paper,plastic,wood,coal;英文的單詞如 Earth,oil,the,the,and”,“We should not waste water”。像其他的句子那樣,要注意“should(not)+動詞”的句型。
另外,老師也能適時為大家提供有關環(huán)保新進展、我國高考分數(shù)等資訊,使閱讀變得更為豐富,并能巧妙地將不同的內(nèi)容有機組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生動有趣的閱讀情境。
閱讀不僅僅是看英文的句子,還要對所讀的內(nèi)容進行歸納和反思,真正了解所讀材料的具體內(nèi)容,所以在閱讀和學習中閱讀是很關鍵的。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傳統(tǒng)風格的文章沒有什么趣味,往往是單調(diào)乏味的,這就使學生很難進行有效的閱讀。運用信息技術改善閱讀過程,能明顯改善學生的閱讀能力[1]。
例如,在《The lion and the mouse》這一節(jié)中,老師也可以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呈現(xiàn)類似“Who woke the lion up?”這樣的情境。“Did the lion eat the mouse?”(Did the lion eat the mouse)?!癏ow did the men catch the lion?”,這是一句很有說服力的話。“How did the mouse help the lion?”,這是一種很好的體驗?!癢hat did the lion and the mouse become?”他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同學們的注意力顯著增強,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讓人看到回放課文的情景,假如同學們忘了問題,可以隨時呈現(xiàn);一旦出現(xiàn)大量問題,學生會難以記憶,常常會忘了教師在閱讀階段所提問的問題,而信息技術則能使問題繼續(xù)延伸,便于學生在閱讀中進行對比。
學生閱讀后,根據(jù)對難點問題的回答,對文章有更牢固的把握。教師可以利用課件設計一些交互性的交流問題,例如讓學生填寫閱讀的單詞和短語,或者基于多媒體系統(tǒng)或互聯(lián)網(wǎng)在文本內(nèi)容中顯示“Read and order”過程,以及相關疑難問題的互動展示,促進了學生對文章的回顧,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果。
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積累與發(fā)展過程。因此,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要讓同學們在業(yè)余時間里多讀些英語。運用計算機技術,教師可以通過制作教學視頻,如微型課堂,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師也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對大量的優(yōu)質(zhì)教學資源進行詳細的講解,并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和主題進行擴充。例如,在完成《An interesting country》這一節(jié)后,教師在微課程中詳細地介紹了有關澳洲的英文閱讀材料,例如“kangaroo”“koala”等,初學者們從所學到的知識中,對澳洲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本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和拓展學生的閱讀。
老師也可以將電子繪本加入到微課中。學生可以對閱讀部分進行全面的控制,迅速繞開單詞和句子,可以隨時停下閱讀詞典等工具書。在此階段,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
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最大的困難是缺乏足夠的挑戰(zhàn)性。與英語聽力、口語相比,閱讀、寫作更易使人產(chǎn)生厭倦感,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得到愉悅的體驗。信息技術是一種非??煽?、互動的技術,它能豐富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2]
例如,在學習了《A healthy diet》之后,教師要求同學們在群里進行交流,例如“Do you have a healthy diet?”有能力提供及時的回饋。在閱讀后,隨著討論與互動的增加,學生會更加專注于閱讀,并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融入到更深刻的理解之中。
在英語學習中,讀、寫、聽、說四要素的有效結合,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提高學習效率。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整合閱讀等因素的方法非常缺乏,主要是以朗讀為主,主要是閱讀和英語口語的結合。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在全面提升英語能力的基礎上,豐富讀、寫、聽、說的結合,提升學生閱讀的實際效果。
例如,許多英語 APP都提供了繪本閱讀的功能。在閱讀之前,學生可以先把閱讀繪本的內(nèi)容閱讀一遍。該軟件會朗讀,并能讓學生學會標準的音標,這對于提高學生語音語調(diào)的準確性也有很大的幫助。在完成閱讀后,該軟件會為不正確的拼音單詞做標記。如有良好的閱讀習慣,系統(tǒng)將會給予表揚等多種形式的獎勵,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閱讀圖冊也可以設定填空題,讓同學們可以直接鍵入。在此階段,信息技術的應用促進了閱讀、寫作、聽力與口語的有效整合。
為使同學們能夠更好地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或閱覽同學的課外閱覽,老師還可以在課堂上設置幾個閱讀空間,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覺性。一是建立一個講演平臺。組織英語閱讀小組,通過微信閱讀,讓同學們都能參加,包括英文故事、chant、riddle等,目的是提高學習興趣,提升語言自信。二是建立“閱讀社”。組織學生群,由優(yōu)秀的學生群為領隊,挑選一些有意思的讀物,例如英語笑話等,組織班級成員進行閱讀;交流課外閱讀心得、競賽促讀、改寫等,指導同學體驗轉移、相互借鑒、共同進步。三是開展“閱讀達人”的評選活動。堅持每年一次的“閱讀達人”的評選,通過學生自評、同學評、小組評,從多個方面評選出優(yōu)秀的學生,評選出“故事大王”“閱讀之星”和“閱讀迷”。對小學生而言,這些榮譽是最好的、最優(yōu)的激勵,能提升學生的閱讀熱情,也可以使學生保持旺盛的閱讀激情。
小學生正處在一個特殊的語言表達階段,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和重要階段。閱讀在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課堂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運用信息技術來營造閱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