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榮朝
中國近代史上,要說齊家治國平天下,集學(xué)問、謀略于一身,那得首推曾國藩。他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理學(xué)家、文學(xué)家、書法家。著有《曾文正公全集》近千萬言留存于世。就是這樣一位學(xué)富五車、才高八斗的曠世奇才,卻常對人說自己是個笨人。
曾國藩說自己笨,其實不算是自謙!從他秀才考了六次來看,的確不太聰明。梁啟超評價他“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并時諸賢杰中,稱最鈍拙”。他讀書,第一段不會背,絕不進(jìn)行第二段;一本書沒看完也絕不看下一本。據(jù)說小偷去行竊,適逢他正在讀書,一遍又一遍地讀,小偷都會背了,他仍在讀,氣得小偷憤然離去。
曾國藩有一癖好,就是喜歡寫挽聯(lián)。挽聯(lián)是啥?就是給死者治喪時撰寫的對聯(lián)。它既要講究對仗、平仄,又要把死者的地位、身份、情操,乃至一生的事跡、成就,言簡意賅地概括出來。如此勞心傷神,曾國藩卻樂此不疲,一天不寫心里就難受。誰家死了人,數(shù)他跑得最快。生活中哪能天天死人?無可寫之死者,他便寫活人。親戚朋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他寫了個遍。為此,好友湯鵬與他絕交。給活人寫挽聯(lián),恐怕他是空前絕后第一人。正是基于他的筆耕不輟,日積月累中楹聯(lián)水平大為提高,最后贏得了“楹聯(lián)圣手”的贊譽。有副對聯(lián)這樣稱贊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敢于承認(rèn)自己笨,其實是一種胸襟、智慧和格局。柏拉圖說:“不知道自己的無知,乃是雙倍的無知?!闭^笨鳥先飛早出林,說的就是這個理兒。文徵明,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十一歲才會開口說話,九次科舉不中。但他知笨而奮發(fā),到晚年,詩、文、書、畫無一不精,被世人稱之為“四絕”。
人們往往知他而不知己,這最可怕。明明自己笨拙,卻自以為是。對他人,說三道四;對自己,避重就輕。生活中的家長里短,夫妻間的你是我非,大多緣于此。如果雙方都能“吾日三省吾身”,知其愚笨而相互退讓與寬容,那便是風(fēng)清月明、朗朗乾坤。能曬自己缺點的人,多少需要點兒勇氣,沒有誰喜歡聽別人說自己蠢笨。所以,敢于直面自己笨拙的人,常懷勤謹(jǐn)之心;自以為聰明絕頂?shù)娜耍咨湙M之態(tài)。五歲能詩的神童方仲永,最終泯然眾人。相反,口含石子而朗誦不止的德莫森,終成希臘偉大的演說家和雄辯家。
我們常說自知之明而不說他知之明,充分說明自知的重要。知笨而不止步,做好笨功,用上笨勁兒,自然勤能補拙。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完善自我上,琴棋書畫融于指間,經(jīng)史子集裝于心中,笨后而智聰,懵后而目明。即便成不了曾國藩那樣的國之棟梁,起碼成為品以正、行以方的人格楷模,豈不善哉?